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民俗风情 >> 正文内容

用一个字形容甘肃人

2013年05月25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亲,如果让你用一个字形容甘肃人,你会选哪个字呢?

  前日,秦玉龙发了一条《一个字形容甘肃人》的微博,用一个字概括形容了甘肃省14个地州市人的地域性格特征和群体禀赋,乃一家之言,不代表群体观点和立场。微博原文如下:庆阳人“诡”,平凉人“憨”,天水人“灵”,定西人“土”,兰州人“嘫(音ran)”,白银人“软”,金昌人“硬”,临夏人“争”,武威人“滑”,张掖人“绵”,酒泉人“冲”,嘉峪关人“拧”,陇南人“实”,甘南人“木”。

  我们甘肃平凉人把憨厚之人称为“瓜子”,即傻子。

  憨,《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傻气,痴呆,引申指不顾一切地执着。如“憨劲”。也可理解为:质朴、朴实。如“憨直”、“憨厚”。

  在微博里,很多平凉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说平凉人“二”,有人说平凉人“瓜”,有人说平凉人“山”,有人说平凉人“蛮”,有人说平凉人“善”,有人说平凉人“黏”,有人说平凉人“懒”,不一而足。

  早前,秦玉龙曾经写过一篇文字,对平凉人的群体性格特征用了另外一个字加以解析——“犟”。而“犟人”的性格特征,是以“憨厚”为基础的,即单纯、热情、实受、包容,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个致命的弱点:一根筋,认死理,缺少变通,还有那么一点点放不下的自尊心和虚荣心。

  所谓地域性格,是指一个地区因地域环境、人文和经济发展不同,人的性格也会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对当地人的性格有较大影响。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不同地域的人。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同地方的人才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憨”,在平凉方言语境中,也可解读为“瓜”,可以毫不讳言地说,“半瓶子”就是一个“憨瓜”。据奶奶说,我小时候才瓜呢,拿灰耙子捣挂在墙上的广播,想看里面说话的人长啥样子。结果广播捣烂了,却没看到人,挨了一顿打。还有,小时候惹麻达了,看我妈捞笤帚疙瘩准备捶我,撒腿就跑,不是朝外跑,是朝窑脑里跑,撞到墙上没处跑了,就抱头求饶…… 

  还有一个小故事,足可以说明平凉人的“憨”。我给这个故事起名为“平凉最敬业的城管”。一天中午,正值下班高峰期,平凉城区红旗街某银行门口,一个推着自行车卖草莓的小贩和一个年轻的城管正在争夺一台秤。城管说:我本来都回家了,我们领导下班看到你了,打电话叫我来,我是打出租车过来的,你不要为难我撒。小贩说:你把秤还给我,我就走。双方僵持了一会,小贩松手了,城管把秤收走了。这里没有褒贬,因为不管是那个卖草莓的小贩,还是那个敬业的城管,都表现出了一个特质——憨。

  憨厚的平凉人,不喜欢别人胡倨,可自己却因为有点小自卑,动不动就会给人倨一下。这种所谓的倨,绝对不是胡倨,而是瓜倨。就像钱越多的人不会卖派自己钱多,肥胖的人不会卖派自己肉多一样。很多平凉人理解的倨,只是一种“怕人看不起自己”的拿作而已。

  憨厚的平凉人,给人的印象是相对保守,凡事满足于“中不溜”,拙于口才,不会做大生意,出远门不习惯,习惯了小打小闹,安于现状。平凉人没有湖南人的强悍,没有四川人的坚韧,没有陕西人的愣劲,没有江浙人的精明,没有北京人的自以为是,没有上海人的斤斤计较。平凉人就是平凉人,很憨很简单,很真很屌丝。

  尽管有人认为,“憨”而“犟”的平凉人,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没有统领全局的强悍,“能不够”与怯懦相伴随。不敢扬声大笑,不敢大开大合,不敢釜底抽薪,不敢背水一战,玩也玩得不展拓,捏捏摸摸,前顾后盼。就连谈恋爱,也少了一点浪漫的色彩,太过现实和呆板。

  秦玉龙以为,“憨”绝对不是“瓜”,它应该是平凉人引以为豪的一种“德性”。憨,就是我们常说的“实受”。实,既为老实、实在、诚实。受,则是能忍受,能包容,宽大为怀。

  因为,地域性格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发展的。随着甘肃这些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随着甘肃人的眼界越来越宽,原先的地域性格也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世事咋变化,我们依然是“做人憨厚,做事精明”的甘肃人。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