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时事关注>评论|观点 >> 正文内容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调研报告

2013年05月04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自2012年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筹办伊始,再至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这一迄今为止国家批复的唯一以文化为主题的发展战略平台落户甘肃后,我们几度深入甘肃腹地,对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调研。期间,我们和各地文化主管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走访了部分骨干文化企业,并随机对当地民众的文化消费进行了调查,对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判断,经过调研组共同探讨和研究,形成此报告。

  一、抓住“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有利契机,以“新丝绸之路文化”推动甘肃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已走过十个年头,在取得巨大成绩同时,“文化垃圾”现象也让人触目惊心。我们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回归理性轨道,发展的动力将从投资转向消费,发展方式将从数量规模型走向质量效益型,文化产业“大洗牌”时代来临。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居于落后位置。产业规模小,实力弱,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发展文化产业困难重重,如要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大潮中“突出重围”,“异军突起”,必须需要借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重大契机方能实现。我们认为,甘肃“华夏文明”的战略定位是独具优势的,不仅是甘肃文化发展上一个里程碑,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节点,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甘肃,恰恰可以利用文化产业滞后的后发优势,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机遇摆在面前,如何抓住这一契机是当下甘肃文化产业大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深入挖掘甘肃的文化资源并确定主攻方向是破解文化产业难题所在。我们研究后发现,新丝绸之路文化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甘肃最优质的文化资源。因为,我们建议,甘肃应以“新丝绸之路”文化为核心,扛起“华夏文明”大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理由如下:

  甘肃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被誉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伏羲到女娲,从西王母到泾川瑶池,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周先祖、秦先祖、唐朝李氏先祖,还有农耕起源的先祖、中医药的先祖等等,都起源发生在甘肃。此外,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三国文化等亦是甘肃璀璨的文化“明珠”。在众多的文化资源中,丝绸之路文化无疑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丝绸之路有“世界文化的大运河”之称,享有“推动古代世界历史车轮前进的主轴”美誉,承载着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中国与欧洲、北非的贸易文化交流史。它最核心一段位于甘肃段,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大概涉及到33个国家,在国内有十四五个省参与了这段历史,留下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遗存。举世公认,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希腊、还有伊斯兰,在地球上交汇的唯一地方就是在甘肃敦煌。

  我们看到,甘肃珍贵的文化资源是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历史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文化资源只有通过创意策划,商业运作,并最终在市场上创造产值才能称为文化产业。判定是否符合文化产业资源标准的条件至少有三点:第一,惟一性;第二,普世性;第三,丰富性。惟一性强调的是核心竞争力;普世性强调的是国际性;丰富性强调的是可开发性。以此为判断标准,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唯有丝绸之路。

  首先,丝绸之路是以长安为起点,一出长安就是甘肃,无论南丝绸之路,还是北丝绸之路都必先走甘肃,这就具有了惟一性。其次,丝绸之路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敦煌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这就具有了普世性;最后,汉武帝“打通”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历史成为整个中国历史最核心的部分,不论是写佛教还是写文化,写军事还是写贸易,写经济还是写社会,写文学还是写艺术,实际上就是写丝绸之路的历史,这就具有了丰富性。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80%的地方主管文化的官员具有不同程度的保守和落后意识,反对文化产业的提法和建设。代表性的观点有:甘肃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时机不到;文化是花钱的,强调公益性,不能追逐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就是“文化运动”,劳民伤财等。理念决定行动。我们认为,甘肃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来自政府官员的巨大阻力,是否能够破除主管文化领导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自闭”意识将是决定甘肃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可以预期,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萎缩,不得不更多地考虑民间投资文化产业,更加关注依靠市场内生动力发展文化产业。过去那种政府“哺乳”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不再可行。“政策红利期”行将结束,如何将“输血机制”转换为“造血功能”,真正以制度创新推动发展,形成一个新的“制度红利期”,成为发展的关键。这也是甘肃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实际。

  目前,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已经确定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的工作布局。我们认为这依然是一个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过去中国十年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表明,以财政支持,投资驱动,政策优惠之路发展文化产业在实践中的确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显现了它的副作用,就是各地普遍高涨的“文化运动”。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发普遍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几乎千篇一律,都包括影视基地建设、发展动漫产业的内容,根本没有任何现实针对性,也无实效,这是违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万物皆有则,超过一定限度必然会造成产业竞争力下降。我们在基层调研文化产业时发现,全国各地大到省会城市,小到地方县区,凡是搞文化产业园区的,几乎都有建设影视城的设想,但成型的不多,能够正常运作的只有十四五家,还有十几家不成规模,已经立项通过审批的影视基地有110多家。结果显示:目前国内80%以上的影视基地处于亏损状态,15%的影视基地勉强持平,仅有5%的影视基地可以做到微利。2012年我国全年动漫产量已达26万分钟,居世界首位,大大超过了动漫大国日本,但是真正有市场品牌号召力,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产品却严重缺失。

  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下,我们认为文化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总结过去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认清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走出一条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是甘肃实现文化大发展的繁荣的惟一出路。我们以为,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不能搞条块分割,必须要有一个统领,它只能是“新丝绸之路”。

  二、以“古(文、世)源”文化为核心,借“新丝绸之路”重塑中国新形象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落地为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一良机面前,如何认识新丝绸之路的价值既考验着领导的智慧,也决定着甘肃文化产业的高度与未来走向。我们认为,要突破甘肃地域意识,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层面,以“古(文、世)源”文化为核心,重新审视新丝稠之路的价值。

   1.具有国家战略性质,代表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外交

  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我们看到,十八大以来,国家最高领导人特别重视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的会见时说,“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说明,文化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特别是源头文化更具凝聚人心的力量,也最能走出国门,被世人认同和接受。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新丝绸之路”应主打“古源”(即文化的源头)或“世源”(世界文化源头之一)牌,以便展开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对话。其中,“古源”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传承,“世源”文化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交融,体现的是一种“文明”对话精神,内含“和而不同”的“和谐”发展观。这就使新丝绸之路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美国“三片”(即薯片、大片、芯片)横扫全球,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强大的体现,起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西强我弱”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西方世界存在大量“丑化”和“妖魔化”中国的舆论,使中国在国际主流声音中处于“失声”或“小声”的位置。为改变这一劣势,中国文化需要“走出去”,更需“走进去”。因此,“文化外交”承担着塑造中国国家良好形象的作用。甘肃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所在地,不仅是展示甘肃文化的“窗口”,更负有中国文化的“折冲樽俎”之责。

  如何能避免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文化“外宣”和“输出”的反感和抵制,寻求一个多方共同接受的“中国文化”,是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命题。以寻求文化源头为抓手,重走“丝绸之路”,能够迅速增加和丝绸之路经过的33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加强彼此友谊与多方合作,并带动其他国家如英国、美国的加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文化外交之效。

   2.展示多元文化,消弭差异,体现一种大国风范

  新丝绸之路的核心是古(世)源文化,那么它就突破了国界。21世纪的人类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新丝绸之路内含这一主题。从历史上讲,丝绸之路是一种文化和商业的交流,它是一种和平的交流方式,为人类带来了福祉,至今仍有大量遗址流传于世。从现实讲,恒久不变的古艺术是世人共同珍惜的文化资产,新丝绸之路强调的是一种文化交流,确切的讲是一种古代艺术交流,它是丝绸之路流经地区共有的文化资源,以此展开交流与合作不会被合作各方认为是一种“文化侵略”,而是把各方最优质文化资源的一份共享。这样一来,新丝绸之路文化就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属于其它33个国家和地区的。那么,新丝稠之路就成为全世界的一个文化盛事。尽管是全世界的,但中心却在中国,这是不言自明的。

  提倡新丝绸之路文化,实际上是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倡导的是一种多元文化。以此为契机,甘肃可以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现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当代文化,以展示中国的风貌。

  当前,在国内,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不讲诚信,公德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极易引发国内社会危机,国际上易致他国对中国的批评和攻击。以文化为手段,可以体现出中国的一种和平气度,传递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是一种善意和友好的讯息。它能迅速消弭彼此间的隔阂,增强彼此间的信任。

   3.借力高端平台,设计国家新政策,撬动文化金矿

   “新丝绸之路”建设是一种国家战略。我们认为,甘肃应借力新丝绸之路这一国际平台,打造中国的“文化特区”。我们建议,甘肃省应向国家申请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等,创造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境内外企业入驻,真正按市场方式竞争。比如可以通过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利用和广东对口支援的关系,引进广东民营企业的资本。此外,鄂尔多斯、江浙地区的等民间资本都可以引进来,甚至海外资本也可以进入。这是一种市场的选择,既能克服地方官员的阻力,也能使甘肃当地百姓享受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同时还能使甘肃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

  三、打造三个平台,以“新丝绸之路”展开文化“对话”

  对“丝绸之路”这一文化资源的开发有三种模式:一是“旧瓶装旧酒”模式;二是“新瓶装旧酒”模式;三是“新瓶装新酒”模式。“旧瓶装旧酒”模式是一种文化复建模式,就是按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丝绸之路路线,重新打造旧日的货物、交通、建筑等。它是一种简单的“复古”,“文化”价值不大,经济价值更无从体现。所以我们不建议采取这种开发模式。“新瓶装旧酒”模式是通过一种形式的创新对“丝绸之路”这一文化主题进行多维度开发。比如以影视基地等方式挖掘和开发文化商品。根据前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看到全国各地挂着自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甚至科技部等多个“集聚区”、“示范区”、“实验区”牌子的文化产业园区难以为继的残酷现实,认为通过建设影视基地等文化产业园区的模式来推动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不主张采取这种模式。“新瓶装新酒”模式是无内容和形式都要创新的一种开发模式。比如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艺术节基金会等机构成立国际学术机构,开展学术研讨会,赋予丝绸之路新的文化内涵,按现今的需求打造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路,极具挑战性,它的思路不是解决建设多少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问题,而是把甘肃最具竞争力的文化资源变成一种商业模式,通过自身造血机能实现经济变现,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我们推崇的模式。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应打造三个国际性的平台。

   1.搭建一个国际学术平台

  丝绸之路牵涉国家众多,因此需要集中全世界学者的智慧,共同探讨丝绸之路文化。敦煌学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显学,因而成立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顺势可为。其中,在国内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参与,国际上由丝绸之路所经过国家的著名高校加入,也可以吸取美国、英国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入。新丝绸之路国际学术平台可以聚集学界人气,永久会址可以选在甘肃敦煌,分论坛可以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分别举办。通过这一国际学术平台,文化甘肃必定会出现一个国际知名的新丝绸之路“敦煌论坛”。世界范围内不同学者可以借“敦煌论坛”展开对话和交流,促使世界眼光聚焦甘肃,关注中国,思考未来,提高中国的亲和力和国际担当责任,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2.形成一个国际性的节庆活动平台

  甘肃文化资源众多,但还没有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成功模式。实际上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来看,也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按此思路,我们可以打造很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来全面拉动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如以《寻求古源文化——新丝绸之路之旅》为主题可以举办一系列活动:新丝绸之路汽车拉力赛、新丝绸之路文化青少年传承基地、新丝绸之路国际青年节、新丝绸之路国际艺术巡回大展、文化国门——新丝绸之路专题展等,这些活动投入低,产出大,可以带动甘肃旅游产业、餐饮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等全面复苏和繁兴,有利于提高甘肃的国际知名度,更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

   3.培育一个国际教育平台

   “新丝绸之路”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载体。它实际上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对华夏文明保护和传承问题,而是对华夏文明的创新与发展问题。我们认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从教育入手,才能具有实质性的效果。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多国共有的文化资产,新丝绸之路文化是中国最容易和国际对接的文化,文化无疆界,通过它,促进世界和平可以充分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为此,我们建议在甘肃培育一个国际性的教育平台。比如新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新丝绸之路(敦煌壁画)艺术中心、新丝绸之路(国际)夏令营中心等。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甘肃是一个有着历史传统的省份,我们相信,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感召下,必定通过创新之路,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是一个旧邦新命的国家,也会凭借“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并非坦途,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为此,需要顶层设计高瞻远瞩,中层政策执行到位,下层参与尽心竭力。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