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社区文化 >> 正文内容

金兀术后代“藏”在甘肃泾川

2013年02月04日 来源:西部论丛 点击数:

  本文摘自《西部论丛》2009年第03期,作者:路生,原题:金兀术后代“藏”在甘肃平凉

  由甘肃省平凉市赶往泾川县城的国道上,车速慢慢降了下来。此时,九顶梅花山向我们缓缓绽开了它的“花瓣”,而我们似乎也嗅到了那来自九顶梅花山的芬芳。

  公元1115~1234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及世系十帝在东北建立了金朝,立国120年。这120年里,金朝和许多朝代一样为今人留下了许多难以破解的历史谜团。

  史料记载,金兀术的长子完颜亨自幼随父征战,智勇过人,金熙宗时,官至一品。但金兀术的长兄宗干之长子完颜亮(海陵王)因是长门长孙未能嗣位而心怀不满。兀术死后,海陵王为平章政事、右丞相兼都元帅,终于弑熙宗而自立。为保皇位,密杀“性耿直、才勇过人”的完颜亨。1161年,海陵王被杀,兀术弟宗尧之子世宗完颜雍继位,随后追复完颜亨官爵,进封韩王,并将完颜亨迁葬于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境内九顶梅花山下。如今,随韩王完颜亨迁葬而来的完颜氏守陵人,已在这九顶梅花山之下生息繁衍了800余年。

  在距泾川县城不远处,汽车向北转弯,驶过泾河大桥,前行不久,位于河坪上的完颜村便近在我们眼前了。完颜村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完颜家族守陵人的“神秘部落”。一间间青砖瓦房遮挡不住那一口口不知何时被住户废弃的窑洞,这二者一新一旧,同时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分明在向我们讲述着这个被称为“中国大地上最后一个女真部落”的沧桑往事。

  进入村庄时,我们似乎并没有发现这个北方的小村庄与其他的村庄有什么不同。村民居住的平房和当地汉族百姓的住房并无二致,典型的坐北朝南式的泥土房子。家家户户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院落被主人打扫得干净明亮,在屋檐上还挂着一串串已经风干的红辣椒,让人完全可以从内心深处体验到火红火红的感动。

  然而,我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村庄与外界其他村庄不同的地方:这里的小伙子一个个虎背熊腰,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极具军人风范。当他们坐下来的时候,两只厚重的大手放在双膝上,腰杆挺得笔直,严肃认真地看着某一个地方,仿佛是随时等候着某位人物发号施令。难道这就是女真人驰骋于马背、从白山黑水间越过草原呼啸而来的军人风范的千年遗传?

  这个村子里的姑娘们身体也非常结实,她们有着典型的“国”字形脸,脸蛋就像红透了的苹果,笑起来落落大方,清脆而又响亮的声音带着些许高傲总会传得很远……这难道就是800年前女真格格的作派?

  女真习俗仍是信仰和娱乐的方式

  在一位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一位老人,他向我们讲述了800年来这个小村里苦苦沿袭下来的女真风俗。

  “老疙瘩”为满语,意为“小兄弟”。每当喜庆时,两人或多人盘腿席地正坐,有几个人先斟几杯酒,大家共同高唱富有欢乐音调的词曲。如《扬燕麦》:“满满的呀,斟上酒呀,酒三杯,我与英雄的你呀,争啊,争高低。第一杯酒呀要敬给我长辈的(长白的)老祖宗;第二杯酒呀要敬真诚的(征程的)银术可(英雄);第三杯呀,咱们干上干。”之后,每人先干上一杯酒,再猜拳,谁输谁喝,高潮迭起。又唱:“一马车呀三马车,上面坐着三朵花。”对唱:“她是金花银花和梅花,我的老疙瘩呀、老疙瘩,左邻右舍把你夸,你喝完一杯我再夸。”

  “老疙瘩”拳类似现在的“螃蟹拳”,是调和饮酒气氛的一种游戏。与汉族人不同的是,完颜氏人划拳多以唱作答。悠悠历史长河,难以磨蚀认祖归宗的民族情感,隐蔽的怀旧思乡只有此时才被表现出来。

  猜拳行令是一种娱乐方式,但让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是女真完颜氏人还信奉圣母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七月十五,完颜后裔们要分别在圣母娘娘庙和三圣宫庙里跳神或唱大戏,祭奠圣母娘娘。这位圣母娘娘是何许神灵?当地有两种传说:一说是金兀术的小妹白花公主,一说是努尔哈赤的救命恩人——紫薇夫人。传说,她们不远万里经受磨难,从关东途经中原,长途跋涉至大西北,为保佑多灾多难的完颜众弟子,坐化于九顶梅花山,修仙成果。每当众弟子遇有灾祸苦难,只要求助于圣母娘娘,定能有求必应。因此,女真完颜后裔们便于九顶梅花山下修有圣母娘娘庙,敬奉至今。

  这些都不过是存在于这个中国大地上最后的女真部落里的一种独特的民俗而已,在这个普通的村庄里,类似的风俗还有许多,如跳神、小孩游戏时玩战马攻城等等。但真正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在这个村庄里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秘密一:是山还是陵

  “九”在我国是一个至高的数字,而“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高度超过了“九”。

  站在泾河南岸的山头上,向北望去,只见九顶梅花山的黄土山包绵延曲环,九曲相连,形如一朵盛开的花蕾,而通往山间的道路像是梅花的枝干。

  泾河缓缓地从河谷的川地里流过,虽说如今已羸弱得几尽干涸,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忘记它为中华民族孕育出的灿烂文化。那像梅花的山、那像枝干的路,使它在我们的心里又多出了几分温情。然而,随后的采访却让我们大为吃惊——平凉师范学校的张怀宁副教授告诉我们,九顶梅花山可能是人工堆积起来的九顶秀丽圆润的山包!

  张教授产生猜想的主要原因是,完颜家族后裔在九顶梅花山下守陵800多年,却不知韩王(完颜亨)墓窨在何处。这么多年过去了,尤其是近几十年人们平田整地,也没有发现韩王墓。他由此断定,韩王墓并不在完颜村所在的田地上,而在九顶梅花山下。与他持有相同观点的泾川县政协副主席张怀群告诉我们,完颜亨被杀七年后,海陵王又杀了完颜亨的王妃、次妃以及已成人的儿子,完颜亨的家属这才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随后逃离。当时,金的境地北与蒙古、西夏,南与南宋且多战争,比较安定的地方便是西部边陲的泾川。兀术父子在关陇经营了多年,许多旧部留守在关陇一带。《平凉县志》中有徒单合喜的记载,而完颜亨的母亲与妻子皆为徒单氏。1161年,正是在亲友以及徒单氏的帮助下,完颜亨的墓才被迁到了九顶梅花山下。因完颜亨生前为芮王,因而守陵人也称其墓为芮王坟。现今,九顶梅花山下就有芮王坪、芮王嘴等地名。

  秘密二:守陵却不知陵在何处

  在女真完颜村附近的芮王嘴,我们看到了两块石碑,是完颜村民自发于几年前立的。一块是韩王完颜亨的,另一块是金朝末代皇子完颜承麟的。今年81岁的完颜邦老人告诉我们,祖辈口传太平乡簸箕湾有完颜承麟墓,他孩提时,年年除夕都要去那里祭祖,村里都要杀几只大肥猪。他还说,簸箕湾山形如簸箕,人往往会被那里气势恢弘的山水所震撼。墓在其中,纳风聚气。但因为距完颜村路途较远,交通不便,加上那里已退耕还林,种树种草,怕引起火灾,不让烧香点火,举行祭祀活动。因此他和家族里的同姓成员便商定将完颜承麟的坟迁到了村子附近的芮王嘴。

  问及韩王墓时,老人却向我们讲述了另一位“韩王”。完颜亨墓迁至九顶梅花山下200多年后,朱元璋第20子朱松被封为韩王,其子恭王就藩来平凉,传十世,共200多年。韩恭王死后,看准了九顶梅花山的风水,便葬于九顶梅花山下。于是,这九顶梅花山下便有了两座韩王墓,上演了历史戏剧性的一次巧合。

  完颜邦老人说,解放前王子墓(韩恭王墓)就被盗了三次。解放后,生产队打开了墓室,是砖箍的,一墓室壁厚为12层青砖,横6层,竖6层,生产队用这些砖盖了公房和学校。老人还说,墓道有三道门,他和几个社员进到第二道门时,就感觉到呼吸困难,不敢再进,只好将墓重新掩埋了。

  陪同我们采访的兰州满族联谊会副会长完颜玺也是完颜村人,研究完颜家族历史已有数十年。他告诉我,他很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说曾有几个盗墓人挖开了王子墓,进入二道门,忽然有一股凉风将其中的一个盗墓人掀翻在地,并当场毙命,其他几人被吓跑了。他这些年来一直在琢磨此事——王子墓的墓道究竟有多深?能掀翻人的凉风从何而来?外观的坟堆以及坟堆下的墓道会不会是个假象,而真正的墓室是在九顶梅花山的山座下?完颜亨之墓会不会也是这样?

  这种猜想又为完颜古墓增添了一大谜团。但有一点,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完颜村的完颜氏是完颜守陵人的后裔,他们世代为金代的韩王守陵,而非明代的韩王。然而,金代的韩王墓又在九顶梅花山的何处?谜底期待着世人揭开。

  秘密三:重要史料藏于完颜井

  一条巨大的沟壑将九顶梅花山下的坪地分为东坪与西坪。在由东坪去西坪的路上,有一口古井,完颜村人称其为完颜井。如今,完颜村一些人吃水仍要去井里取。“文革”期间,为使一些文物免遭破坏,完颜家族人将完颜石碑藏在了这口井的井壁中。当地民俗专家张学俊告诉我们,要想解开完颜古墓之谜,极有可能会在这口古井里找到答案。

  我们来到了完颜村村长完颜怀绪的家,见到了“宋金兀术世代遗像”(当地人称“影”)。史料记载,“影”以布制于金代,朽于明代,后复制。其长9尺,色彩鲜艳,笔画精工。我们看到的“影”是完颜村人后来仿制的。“影”上以金太祖为中心,有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哀宗、袭宗和末主的像。

  每年除夕,完颜村全体守陵人后裔会在这“影”前密祭,祭后将其密藏……

  亲如兄弟的民族融合

  金统治平凉地区110年,与南宋和西夏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一度使关陇地区战火纷飞。我们眼前不远处有一个叫四道岭的地方,正是当年的完颜马场,河南岸不远处的一处坪地如今依然叫军坪……历史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远去了,在它变作史书里的文字之后,还将自己当年的影子留在了这方土地上的一些地名里。

  平凉泾川,金朝大定时为安定郡。800多年前,宋、金、元之间曾在这一带发生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激战。史料记载,当时,在关陇一带最着名的战争便是金兀术与庄浪籍宋将吴氏三世在和尚原(宝鸡)、仙人关(大散关)的战争。1134年,兀术率50万之众向和尚原发起三次猛攻,在徽县、武都、成县、天水、凤县、陇县激战二月余。1164年,金又以十数万大军攻静宁、隆德,这是女真人进驻甘肃的开始。安定这一地名中也许包含着些许当时金人以胜利而自诩的成分。然而,随着后来金国的衰败与覆灭,由东北而来的完颜守陵人开始了向普通老百姓的转化,接着为避免元灭金后“惟完颜不赦”的“杀头之灾”,开始自称汉族,并隐姓埋名,直至努尔哈赤在东北统一女真各部,其后裔建立清朝。

  今天,完颜家族当年的这些守陵人不断生息繁衍,已使泾川县境内九顶梅花山下的完颜村成了一个外人眼里的“神秘部落”,并使以完颜村为中心的周边地带成为全国最大的女真完颜后裔居住区。

  800多年来,完颜氏已在很大程度上认同了汉族文化。据说,以前女真完颜村是不允许外姓人进住的,如今已被“解禁”了,他们与汉族人长相相差无几,与汉族人共饮一水,同餐而食,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姐妹。

  平凉完颜后裔并非全是守陵人

  在泾川,女真完颜后裔聚居的村子有三个,其中两个是我们采访到的王村镇的东沟与西沟村,这两个村子向北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叫完颜洼的村子,也是完颜后裔聚居的一个村子。今天生活在泾川的完颜后裔并不全是守陵人,他们的祖先是800多年间分批来到甘肃的。第一批到来的时期大约在1115~1120年,这段时间金朝占领了平凉,在泾川生活下来的完颜家族为金朝驻守边疆的士兵;第二批是1167年完颜亮(海凌王)与完颜亨之间的斗争结束后送完颜亨的陵寝来甘肃,并在泾川守陵,这些人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完颜守陵人的后裔;第三批是金朝的末代皇帝完颜承麟(金哀宗)兵败在河南蔡州(今蔡县)自缢后,跟随他的士兵抬着他的灵柩昼夜兼程,一直向西,最后来到了泾川,并在这里定居。完颜承麟的灵柩迁移泾川大约发生在1234~1235年,此时蒙古军队已占领了中原的大片土地,女真人只有向西撤离才是最安全的,当时他们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送陵人之所以将完颜承麟埋葬于泾川,是因为他们到达平凉一带后,听说完颜亨的墓在泾川,并有守陵人,此后他们便同完颜亨的守陵人一起定居在泾川,一直繁衍生息到今天。

  当历史凝固成书本里的文字,并距时间永不停歇的脚步声越来越远的时候,历史就需要人们一次次反复重读与审视,并赋予其新的理解与诠释。

  从1115~1120年,为金朝驻守边疆的士兵开始在这里生活;到公元1161年,迁葬完颜亨的守陵队伍从大东北千里迢迢来到大西北;再到公元1234年,金朝残余军队抬着金哀宗灵柩一路向西的悲壮之旅。女真完颜家族与平凉泾川这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历史无言,沧海桑田。今天,泾河里的流水虽已不复当年模样,但流水的声响却与千年之前完全一样。这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已经被人们遗忘的故事:一个在马背上骁勇善战的民族下马之后,握住锄柄而渐渐淡忘了自己的手曾经挥枪舞剑。

  然而无论如何,中国大地上最后一个女真部落依然,最漫长不过的是泾川那群女真完颜人隐姓埋名的800多年守陵史。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