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荐书堂>《朝圣之旅》 >> 正文内容

——1999:泾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研讨会纪实﹙1﹚

2012年08月18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从1990年郭叶子率团在回山下摩崖石刻处拜回山母娘起,1991年就有台湾女子和家人朝圣团陆续来泾川,影响大的是9月11日,有台北松山慈惠堂、台北瑶池宫、台湾炉下团体朝圣团120余人来泾朝圣。当时,回山顶还是一片平地,瓦砾、残砖、碑座遍地,但那是祖庙之基,当地人谁也不敢在此耕种,旺长着以蒿子为代表的野草。从清同治二年(公元1368年)到1990年,每年三月二十日、除夕、正月初一、清明、七月十八、十月一日,还有你怎么也调查不清的日子,在每个无名的老百姓心中都是神秘的,特殊的,刻骨铭心的,寄托着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苦不堪言的愿望,把伤心之至,或生离死别,或寄托永远等心病都拿到此处来治。无论是战争年代,或是大灶时期饿肚子,和后来的吃不饱但能活下来,还有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并不知道这山顶的奥妙的年代里,只要遇到上述的那些日子,一般是在深夜,人们总要在此望着西部烧纸,冥币在当时并不易买,木刻版也被毁坏了,就把钞票铺在纸下用力推拿,留下印记,印记其实是怎么辨认也辨认不清的,这就是纸钱。香在那时可以买到,叫卫生香,紫红色的,极细的,百货公司有卖,味极其香的驱赶蚊子、清除污浊空气的长长的紫红色香。

  有心人,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大体知道的人,道听途说、一知半解的人,纯粹不知道的人,有意无意路过山顶,都会在一些日子的早晨看见一推一推的纸灰,这是遇到了风和日丽的时候,灰在那里还存在着,这都是公众祭祀的日子的特征。还有不是公祭的日子,那肯定是某人父母的祭日,或因事故、疾病早亡的亲人的遇难日,他们也在这里化纸焚香,减轻生离死别留在心底深处的痛苦。

  1991年9月11日的祭祀活动中,台湾女子和家人寻根团的负责人和团员中的地理先生、文化宿耆免不了和泾川当地老年人、熟知王母宫历史的人们,当面动议复原王母宫古建筑群的诚意,一语出口,众语合拍,多少年想说的话突然出口了,这是多少次在梦中出现的多次想说但不敢说认为是白说的事,这怎么可能呢?但大家理清了记忆,冷静地面面相觑,这是真的,不是梦,现在可以复原了,什么责任也不用负,不用提心吊胆,不会有障碍的。

  而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回山瑶池里住着刘紫阳道长,他给当地老百姓看病是出了名的,更多的是乡下妇女把手伸进窗子,他把了脉,用毛笔开了处方,从窗口递出来。他收藏有许多字画、文稿、古籍、古董。泾川县城南门合子沟有刘姓大户人家,耕读传家,家道殷实,家规严厉,这家有七八岁的少年,叫刘玉林,还留着毛改,他的爷爷出门,总是手托刘玉林,刘玉林是爷爷的尾巴,一天,常常出现的情景又出现了,爷爷领他到瑶池沟刘道长道房里,刘道长看了一眼刘玉林的面相,和他抬首投足的习惯,便从柜子底拿出如现在八开纸大的一本册子,厚如锅盔,红纸条贴在封面正中,写着“共成善果”四字,楷书字写得古风浓浓,刘道长说:“把这个册子给你,只有你能把这东西保存下去。”

  刘道长又不停地摸刘玉林的毛改,“好娃”。

  他和爷爷回到家里,大概知道了册子中的内容,是清朝光绪七年泾川县官员们倡议要复原王母宫的事,册子里说,先进行募捐,让大家都出银子,把钱积到一个基本数字之后,就敢开工建设了,已经捐了银子的人,把他们十几个二十几个字的官衔写了上去,如“钦加督军门衔记名简放总镇陕西提标前营游府绰勇巴图鲁常捐银一封”。最令他爱看不止的,是一张画,名《回山王母宫旧图》,这是用毛笔和颜料画在宣纸上的画,作者不知是谁,把回山上108座庙的大部分都画出来了,在建筑物的上方,把小红纸条贴了上去,再用毛笔写上建筑物名,因为一张纸的限制,画到瑶池沟的沟北为止,沟南齐森森未画,但可以想象出肯定有不少建筑,沟北是从山下画到山上,回山上几乎都是建筑物,最大的是重檐大屋顶,最多的是三间殿,亭子、山门、牌楼不少。现在的王母宫,并未按此图复原,现在从事古建筑规划设计的年轻教授、院长们,20多岁即动用电脑的小青年们,并未见过这张图。刘玉林十几岁时,把这个册子交给了泾川县文化馆,后来移交泾川县博物馆,按在册文物保存至今。

  这张图静静的在光阴的呵护下,尘封着,在1991年,被刘映祺副县长拿了出来,台湾朝圣团负责人肯定看见过,重修回山王母宫经理会就成立了,首任会长是雷发雯,副会长是刘映祺、王国栋,理事有樊国亭、宋忠鹏、刘斌文、李洋生、李思正、张定国、张克亮,干事是毛昌谋、王喜焕。

  1992年起,雷发雯、樊国亭、宋钟鹏等募捐者遍访陇东许多县,在1992年三月二十庙会上,一下子扯开极长的黄色横幅,宋钟鹏以隶书小字,书写着捐者姓名和钱数,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横幅上的名字密密麻麻。

  从1994年农历九月十二日立的功德碑上看,捐资不足百元的有32个单位(其中有外区单位1个),共捐1377元。个人有6717人,共捐资31659.76元、台币400元。捐资百元以上的两岸单位、个人710个,还有泾川县邮电局捐电话通讯工程16200元,泾川县乡镇企业进出口公司捐大殿柱灯5000元。可见当时的钱真是值钱,6717人捐了3万多元。

  1992年农历七月十八日,西王母大殿破土动工。

  2004年农历九月十二日,西王母大殿竣工,同时竣工的还有三皇殿、五帝殿、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

  盛大的、人们久违了王母宫131年的开光大典,在泾川县城和山顶举行。

  到1999年,东王公大殿包含地宫赫然入目。

  1999年早春,民俗专家王知三在平凉和我说起办海内外西王母研讨会的事。

  1999年4月1日,我在平凉金桥宾馆写《放飞新思絮》,是和老领导、著名作家张光复先生合作的。此时,王知三从静宁来平凉三泰公司与我商讨成立民俗文化中心,他说在泾川开国际研讨会,要请海内外的人。第二天,在三泰公司继续谈,我们认真策划,想象力和胆识是空前的,当时人们不敢想的禁区也不怕,大胆的构思落在纸上,形成了方案。三泰公司在红旗街自来水公司附近的街面上。

  泾川县的领导很快拍板。

  8月 11 日,我和在《今日泾川》编辑部工作的魏海峰、王勇峰等,向海内外专家们发出几百封预约函。

  当时我们还无手机,桌上的座机从此无多少空闲。国庆节后,王知三入住泾川宾馆,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平凉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当时,他把民俗遗产挖掘保护确定为后半生奋斗的第一目标,最繁忙的是不断用电话邀请学者们,有的一听就表示要来,过几天说不来了,过几天又要来,最后还是来不了。

  最难的是请钟敬文理事长,他已90多岁了,非常关注历史上第一次以西王母为主题的民俗研讨会,还顾及到神话,他异常兴奋。当时,人们认为西王母就是民俗,民俗的内涵就是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宗教以外的精神活动,主力是不识字的和识字很少的最普通的下层老百姓,很难叫出他们的名字,或许祖祖辈辈传承,但大家永远记不住他们的名字。

  请人是最费力的事,一个甘肃省的泾川县,在国内外学者心中并非大名鼎鼎,它的辉煌在汉唐,从商周建城到清代还是州治所在地,民国以前的全国读书人谁不识泾川,但90年代的领军学者在70岁左右的,多是50年代上的大学,其时泾川成县,王母宫在清同治年间就被毁了,当代人谁还能知道它?

  我和王知三到兰州、在程士荣、柯杨、郝苏民、潘玉君、曲直、彭金山等教授的家里向其汇报、衔接,通过郝苏民教授联系到了贾芝先生,他表示要来泾川,这使我们喜出望外。

  我关注着海外联系情况,在平凉朱护红、朱红礼处印制了青瓦色的邀请函1000份,魏海峰以钢笔行草写信封,每天都发出许多正式邀请函,共向海内外发出近千封。给美国、波兰、法国、德国、新西兰、日本、新加坡和台湾、香港的学者发信不少,他们大多都来了贺信、贺电和电子邮件贺信。美国哈佛大学考古学教授、人类学系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张光直博士在病中回了信:

  张怀群先生·《今日泾川》报社执行总编·泾川县·甘肃省·中国

  尊敬的张怀群:

  我已收到你邀请我前来参加会议的信。因我有病,不能应你的邀请前来参加会议。但在会议之前,我会给你发一封贺信。

  你最亲密的/张光直/研究工作教授/1999年9月28日于美国哈佛大学”

  第一次组织如此大规模的会,我有总指挥、秘书长等头衔,我的名字和报社名称、电话号码一时间使用频率极高。筹备会上,在汇报前的一刹那,大脑竟然有轰然一种感觉,就是晕,血压升高。后来,每天清晨都在县城的环城路上跑一周,反而精力旺盛,不知疲劳。从9月1日起专门做这件事,设计、策划、印刷邀请函,其实上面的文字要起草精确才看你的水平,才熬人。要计算行程,还有天气、住宿、成本、财务、礼仪,还有主题学术报告,必须把泾川的悠久历史和中国西王母深藏在甘肃泾川的本来全方位面世,这对泾川以外的人来说,都不知道,只是我和泾川许多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写这些报告和研讨会必须的一切文字,才是耗费神与力极大的最难的难关。忙到9月30日,黄金周实行了,本来是最关键的工作时间,这7天对我是度日如年,假期里,人们在尽情享受安逸,我们每天在工作。

  会场选在泾川宾馆南二楼大会议室,会徽是陈龙设计的,鲜花从县内租来。会场布置与运转、日程安排的内容是主体工作,还有民俗考察活动、蟠桃会、王母宴开发、一大批民俗遗产认定。

  10月17日,报到工作开始,一批一批迎接客人,程士荣主席首先来到,他刚下车,伸手要讲话主题稿,我即刻坐在大厅对面的所长办公室里,以平时的记忆,用10分钟时间写了4500多字的文字稿。程主席立即坐在他的房间,逐字逐句进行修改。

  兰州的教授们同乘一辆面包车从西部来泾川,泾川县在第一天就派专车赴兰州迎接他们。又派了泾川当时所有的小车,去西安机场迎接贾芝、乌丙安、陶立璠、杨亮才、叶春生、叶涛等从东部来的客人。

  当时的312国道正在修路,车在路上赌一两个小时是常事,外地专家来泾川,交通现状让他们不可思议,心急如焚,车走不了,被堵的车队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几位教授只知道在泾川下车,过路的长途班车到温泉宾馆即让他下车,他进去一问是在泾川宾馆报道,当时手机还不普及,已是凌晨三四点时分,只有步行,待走到泾川宾馆,天已快亮了。

  当天晚上,贾芸以88岁高龄,平安到达泾川。晚餐以后召开预备会议,大家格外真诚的讨论,当宣布次日晨去瑶池取圣水仪式参加人员名单时,不知是什么念头,名单只让一部分人去,大家一致不同意,最后决定全体都去。台湾的学者坐航班到西安已是华灯初上了,不知他们是如何挡住过路长途班车来到泾川的,到泾川也是三四点了,我因忙到无法相谈之境,至今不知下飞机坐班车的情节。

  10月18日,在用过泾川小吃为主的早餐后,泾川温泉的7位训练有素的礼仪小姐,在张学俊指导下,列队在泾川八景瑶池夜月亭前等待,代表们乘大巴来到这里,太阳还未露出夸父峰,温度湿度如春,人有暖意融融的心境,每个人都感到了庄严神圣,瑶池亭方圆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充溢着温馨而又古意浓浓的气息,亭子承载着古人留下的嘱托,泉中水无言的涌动,无喧哗奔腾的夸张。亭子上挂着“泾川西王母瑶池圣水取水仪式”横幅,7位礼仪小姐象征七仙女,一字型站在横幅下,我和新华社记者曲直、英国学者杰恩、王知三取水,用葫芦舀水,倒进圣水瓶,圣水瓶由在场的所有官员、学者双手传递,最后送给贾芝先生,贾芝先生送给泾川县县长刘全裕,大家如具体地从几千年前把西王母文化传到了今天,都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把中断了几百年的文化活动,终于在今天衔接,身临其境且参与了的人都如释重负。泾川县县长刘全裕接了旗与水,把圣水供在会场主席台一侧:郝苏民主持开幕式,贾芝宣布研讨会开幕。

  乌丙安、陶立璠、柯杨、杨亮才、叶春生、叶涛、梁白泉这些大家即席演讲或宣读论文。泾川所有县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都在听讲。一两个小时内,耳边回旋着西王母文化是中华、世界文化的精华,泾川走向世界,世界走向西王母娘娘的故乡。陕西已把旅游做火做大了,相比之下,这里还是欠发达等历史性信息。开幕式后,西王母蟠桃会接着举行,泾川宾馆院子里,林业局布置的泾川西王母蟠桃会的会标,把神话里的记载变成了现实,泾川苹果、红枣、核桃、黄梨、柿子、柿饼、葡萄让人一看即有口涎产生,大家放开胃口品尝。西王母蟠桃会上,当年的赴会人物不过如此经历,重要的是蟠桃会成了现实的行为,而不是再猜想蟠桃会到底是什么内容。大家刚刚取了圣水,又亲身参加了蟠桃会,亲口尝了圣果,这已是两大荣幸。

  下午的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上海、辽宁、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英国、台湾的专家学者根本不能轮流发言,谁先拿过话筒谁就讲。这次研讨会,讲述最多的是西王母是一个神话形象,袁珂先生在成都因病住院,极为稀罕泾川西王母研讨会,他的助手贾雯鹤8月6日就发来贺信:“西王母神话在中国神话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对此的研究还不系统全面,也不够深入,你们能举办这样的专题研讨会,不但对地方文化建设很有好处,而且对神话研究也甚有贡献,祝会议成功!”

  过了些日子,又收到袁珂的贺信:

  “平凉(泾川)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发祥地之一,至今尚有许多有关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流传民间,是以印证古籍记载的不诬。如今又召开“99泾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研讨会,”这将更有利于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作重新深刻的认识。为此在病中敬祝大会成功,收获丰富,硕果累累,扬中国神话之辉光,劈西北旅游之胜景。

  1999年9月8日袁珂口述于成都市四川省人民医院,贾雯鹤谨记”。

  钟敬文先生签名题句:挖掘西北神话资源,丰富祖国民艺宝库。又签名写了贺信,(见电子版)在开幕式上已全文宣读,成为会议主题或调子,但以当天的发言来看,大家对西王母的了解和认识,仅仅是常识性的,《山海经》的记载成了权威,虎齿豹尾成了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大家的发言都是重复的,就用那么一些材料,虽然论文都很长,内容都是大同小异:

  汉以来古籍屡言羿求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妻嫦娥窃以奔月。 

  西王母有三青鸟供其给使而为其“取食”。

  “舜之时,西王母来献白玉馆。”

  《尔雅.释地》说:“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西次三经》说:“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 ”

  《海内北经》说:“西王母梯几而戴胜仗,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山虚北。”

  《大荒西经》说:“西海之南,流沙之宾,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发如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在《汉武故事》中,西王母又变成一个年约 30、容貌绝世的女神。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称她是“瑶池金母”,开种蟠桃,3000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开寿宴,诸仙前来为她上寿,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台湾学者、教授、凤德玉宝殿堂主黄雪香发来贺信:

  贺 电

  静宁县文联王知三转

  ’99泾川西王母民俗学术研讨会:

  遥祝’99泾川西王母民俗学术研讨盛会成果丰硕,嘉惠未来!

  台北伏羲文化研发筹备中心 李 耕

  1999年9月3日

  贺 辞

  书贺’99泾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研讨会

  民俗文化实乃一切文化的源头活水

  世界孔子学会创始人

  萧炼人恭贺

  孔历二五五零年仲春谷旦

  贺 信

  甘肃省泾川县《今日泾川》编辑部张怀群先生转“’99泾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研讨会”:

  谨以最诚挚的心情,祝愿大会顺利召开!!

  我个人因赴越南从事考察工作(’99年10月9——12日),心悬台湾大地震之震灾,急于返回台湾,故不克转赴泾川,参与盛会,向海内外民俗前辈当面请益,深感遗憾!但仍衷心祝贺大会圆满成功!!

  我们后会有期。

  台湾·中正大学副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陈益源庆贺

  1999年10月8日于台湾

  贺 电

  致 甘肃省泾川县人民政府 刘映祺副县长 转

  泾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

  诸位海内外学者钧鉴 大家好

  承蒙邀约 未克前往 甚感遗憾 灵母圣示 凤德全体 诚惶诚恐 虔诚诚恳

  祝福大会 一帆风顺 马到成功 富贵吉祥 万事如意 祝贺诗词 秉持圣教

  共同勉之

  诗曰

  西 开 灵 语 传 圣 道

  王 基 道 统 万 世 扬

  灵 元 气 存 精 气 神

  母 祖 慈 航 广 结 缘

  台湾台北县三重市凤德玉宝殿 全体同贺

  备注:此次盛会若有录影带全程录影和相关报导文章,请赐寄本殿以飨本殿全体信众,万分感谢!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