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古今之缘 >> 正文内容

世纪国宝背后的故事—泾川佛骨舍利

2012年06月28日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的“中华的文明———世纪国宝展Ⅱ”吸引了海内外的众多观赏者,来自中国内地15个省、50余家博物馆的213件国宝级文物真品令人叹为观止。本报记者经过深入采访,揭示了———世纪国宝背后的故事。

  释加牟尼真身舍利重见天日

  在展厅里有一个十分神秘的小屋,每位参观者要排队进入,每次限进一人,每人只能停留30秒。其实,即使你进入小屋,透过落地磨砂玻璃上那个一尺见方的透明玻璃窗,也只能看到一个小小玻璃(古代又称琉璃)瓶而看不到瓶里的东西,因为按照有关宗教规定,装在小瓶里的佛教至高无上之物———14粒佛祖释加牟尼真身舍利,是不可以拿出来展示的。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满怀崇敬和虔诚进入小屋。

  这次展出的佛舍利及石、铜、银、金套函,是1964年在甘肃泾川县大云寺塔基出土的。原来,公元601年,隋文帝大兴佛事,14粒舍利被高僧送往泾川,在大兴国寺建舍利塔和地宫供养。690年,武则天敕令各地建大云寺,大兴国寺原址也要兴建一座大云寺,原塔基下的舍利被取出,用当时最珍贵的珠玉宝石做成铜、银、金棺,并以琉璃瓶盛放14粒佛祖舍利,再配以石函,于公元694年重新放入地宫,建塔供奉。历史上经过多次洪水等天灾,佛祖舍利不知去向。1964年,当地农民无意间发现了已经1200多年湮没不闻的佛祖舍利。

  展览现场,刻满精美花纹和秀美字迹的舍利石函周围也总是围着不少人,顶上正中刻着“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四周刻“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铭末有建塔官员和僧众的姓名,纪年为“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字迹均清晰可见。

  值得提醒的是,小屋磨砂展柜中那个装佛祖舍利的不起眼的琉璃瓶也是唐代的原物,如今它仿佛土捏泥塑,形状也不复规整,但琉璃在唐代身价不菲,等同黄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