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民俗风情 >> 正文内容

西北传统民俗燎疳节PK情人节

2012年03月26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家乡在泾川,出来将近20年了,再也没有“燎”过“疳”,小时候,找老人剪很多的剪纸,挂在门口,晚上在大门口一起烧掉,然后用扫帚拍打火堆,大人们兴奋的看着地上的火星,是荞麦花还是小麦花,是什么花预示今年的丰收。

  “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这是在西北地区流传久远的一句民谚。今年燎疳节正好是阳历的2月14日,与情人节正好在同一天。是过传统民俗节日——燎疳节?还是过洋节——情人节,成为这些地区的人们这些天热议的话题。

  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东部地区(陇东:平凉、庆阳等地)过大年,一般要延续二十多天的,在这段日子里,大家尽可以热闹一番,也跟着讲究一番,直到正月二十三“燎疳”后,才算过完了年。

  “燎疳”习俗遍布于宁夏、甘肃、陕西、陕北等市县,还流传于山西、山东部分地区。正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堆柴火,夜幕降临,万家篝火,照彻西北大地,可谓是大西北的篝火节。

  传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火烧燎,才能驱毒灭病。傍晚时分,家家门前堆放一堆硬强的柴禾,有的人专门戳掉喜鹊窝用以燎疳。天黑后,家家大门前挂上灯笼,灶前点上油灯,先由家长敬过灶神,再把灶神像和两边对联及香裱端在盘子里,放在大门楼上烧掉,叫“送灶神”上天,接着燃放鞭炮,送灶神时把在灶神两旁的枣山留下,直到春耕第一天,在地头上敬过土地神才吃“枣山”,然后开犁耕地。

  送去灶神后,全家人都要走出大门外,共同燎疳。先由家长在柴禾内放上香裱和几个纸炮,再放一小撮盐。点燃柴禾后,烈火熊熊,纸炮噼哩咆唠,别有一番煞气。待大火燃过后,全家人依次在火堆上跳过去又跳过来,连续燎跳三次。大人燎跳时要提上装有刀、碗、筷、勺、擀面杖等灶具的水桶,表示把灶具也燎得干干净净。俗传,人们用燎过疳的灶具不会得传染病。幼儿可由大人抱着跳燎。待柴禾全化成火籽后,家长便用铁锨扬火籽,叫“扬五谷花”。扬后,地上是一片火星儿。这时,大人和男孩子都拣来小土块,蘸上水或唾液,再粘上火星儿,往很远的地方扔去,一扔,一条火红的弧线飞出,十分好看。边扔边大声喊着:“扔蝎子哩!”“扔蚰蜒(蜈蚣)哩!”“扔红眼子(红眼病)里!”传说这样可以把五毒虫怪扔得远远的,人们不会害红眼病,也不会受五毒的伤害。扔完大一点的火籽后,留下的小火籽,由大家用双脚踏灭,表示消灭了鼠害,直至全部火籽被踏灭才算燎疳活动结束。这一天,所有人和牲畜都歇息一天。“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意思是过了正月二十三,年事已毕,就开始春耕准备了。

  “燎疳”也叫炼疳(陕西部分地区)、散疳(甘肃庆阳)、燎臊疳(甘肃平凉及宁夏固原地区)、跳疳儿和跳火(甘肃白银)、燎百病(陕北)。 “燎疳”习俗早在清代就有文字记载,西北各地地方志都有记载。清代光绪年间《甘肃新通志·平凉县志》记载:正月二十三夕,剪纸人刺孔遍身,当门焚草,子女皆绕人跳跃,已而焚纸人,曰“燎疳”。

  民俗学家认为,西北燎疳习俗中最有特色的文化事象——焚烧疳娃娃,文化本源与上古时代的焚巫意识和周礼时代的束薪、包茅等禳解思维相关,是在神巫相通的宗教理念和“替代弭灾”的巫术观念下,形成的一种风俗模式。燎疳者通过“燎”和“焚”两个层面的活动,在精神上达到了目标实现和心理平和,这是燎疳习俗中透露出的农耕文化意义,也是民族群体繁衍壮大的内力所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一农耕文化文化背景下的传统民俗,虽然在西北农村依旧得到了沿袭、继承,但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由于燎疳要点燃火堆、柴草,在冬春时节风势又大,很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城市里一般都是禁止燎疳活动的,燎疳节也就成为了一些中老年人儿时的记忆,年轻人更是对其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知不解。与此同时,2月14日的情人节这一西方的传统节日,却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由于能表达共同的人类情怀,这个洋节已逐渐被中国的年轻人所钟爱和接受。

  2月14日,你打算过燎疳节还是过情人节?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