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发展规划 >> 正文内容

泾川“十二五”之九 — 改善民生推进和谐

2011年12月09日 来源:规划局 点击数:

  突出改善民计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

  一、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1、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对接,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规范劳动就业市场,鼓励和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以创业促就业。

  2、大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大力实施“绿证”培训、阳光培训工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扩大建筑、装潢、餐饮、家政等传统领域的劳务输出规模,继续扩大“果都泾川人”劳务品牌。加强技能培训、管理、信息服务等全方位合作,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动员和引导在外务工、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农民回乡创业。

  3、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率。稳步扩大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将城镇无保障群体逐步纳入参保范围。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制度融合,实现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省、市级统筹和新农合制度,实现城镇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并轨。

  4、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特殊困难群体救济等为主要内容,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建立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到2015年,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居民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十二五”期间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建设项目

  1、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新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4个乡镇就业培训服务站1200平方米。总投资998万元。

  2、残疾人托养中心项目。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400万元。

  3、县乡镇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15个,建筑总面积1200平方米。总投资240万元。

  4、社会福利中心项目。新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儿童福利院600平方米、流浪儿童救助中心450平方米。总投资3244万元。

  5、中心敬老院项目。在北塬、川区各建中心敬老院一处,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总投资1004万元。

  6、老年公寓项目。新建老年人生活服务楼1幢3000平方米。总投资600万元。

  7、公墓区项目。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配套建设火化厂、殡仪馆、公墓管理所。总投资800万元。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完善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全面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新建幼儿园18所以上,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均建办1所县级标准化幼儿园,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巩固“两基”工作成果。健全完善特殊教育机制,确保2015年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0%。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进程,确保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0%以上。着力打造教育核心竞争力,泾川一中进入全省示范性高中前列,教学质量排名稳定在全市前列。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达到3000人以上,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招生比例逐步趋于合理。积极完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2、优化教育布局。坚持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努力扩大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和服务半径。调整优化学校布局,逐步推进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村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建办标准化学校67所,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鼓励城区学校结对帮扶农村学校,重点学校联合带动一般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重点建设项目

  1、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项目。新建54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用房等30.6万平方米,体育场17.8万平方米,体育馆2.4万平方米。总投资8.6亿元。

  2、泾川一中、五中扩建、新建项目。泾川一中新建体育场20000平方米,体育馆6000平方米,泾川五中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38983平方米,体育场20000平方米,体育馆6000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

  3、幼儿园建设项目。新建18所幼儿园校舍4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

  4、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新建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和实训用房19300平方米。总投资5906万元。

  5、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征地16675平方米,新建校舍4000平方米,教学康复训练设备200台(套)。总投资800万元。

  6、泾川四中建设项目。新建校舍27558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


  3、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建设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到2015年,教育总体发展进入全市前列和全省一流水平。

   三、着力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巩固深化“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成果,大力实施粮食持续增产工程、农林支柱产业增收工程、现代农业建设工程、企业科技创新工程、技术更新改造工程、新产品、新项目培育开发工程、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工程、信息网络工程、农产品深加工增值工程、科技人才培训工程等“十大科技工程”。多层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项目,农业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建立科技示范乡、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企业。加大科技宣传与培训,着力开展科普活动,有效开展科技下乡、进社、进企活动。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十二五”时期,建立100至150万元科技发展基金,科技投入占GDP比重达到0.3%,科技“三项费”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1.5%。

  四、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1、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实现医院与医保信息系统对接。到2015年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覆盖率、收益率均达到90%以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所有困难家庭。

  2、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以农村和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为主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院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新建县传染病医院、社区服务中心,逐步扩大现有医疗机构的规模。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加强中医药专病专科建设及人才引进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3、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继续在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公立医疗的公益性质。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技术、设备准入机制,合理规划医疗机构布局,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管理运行机制,适度提高医护人员工资待遇,对承担基本公共医疗服务职能的乡村医生给予适当补助。改革现有乡村医生管理制度,建立能进能出的村医执业制度,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技术服务水平。

  4、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和优生优育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等“三项制度”,全方位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打击计划生育违法行为,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严格控制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努力构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科学规范、优质高效”的计生服务体系,创建全国综合改革示范县和国家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事业重点建设项目

  1、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项目。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总投资280万元。

  3、急救中心项目。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总投资240万元。

  4、中心血库。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220万元。

  5、传染病医院。新建门诊、住院综合楼一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

  6、红十字会业务综合楼项目。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

  7、中医康复理疗中心项目。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总投资240万元。

  8、乡镇卫生院污水、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在13所乡镇卫生院建设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面积15880平方米。总投资3176万元。

  9、村卫生所建设项目。建成73个标准化村卫生所。总投资876万元。

  10、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设施项目。为县乡计生服务站配备技术服务设备302台(套),为4个中心服务站配备流动服务车4辆,新建生殖保健中心2000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


  五、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1、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先进县”、“特色文化之乡”创建活动,建设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家书屋工程,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2、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挖掘西王母文化内涵,开发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泾川特色、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艺精品。举办特色广场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省市民俗文化艺术博览活动,不断提升泾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务,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实施南石窟寺维修、城隍庙维修保护、县博物馆安防消防设施和陈列展览等项目,做好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联合申报工作。制定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公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命名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4、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快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城北体育中心。提高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和农民体育水平,广泛普及大众体育,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十二五”期间文化体育事业重点建设项目

  1、图书馆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

  2、文化馆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1100万元。

  3、博物馆建设项目。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总投资1240万元。

  4、城北体育中心项目。在城北新建标准化综合体育馆1处。总投资1.8亿元。

  5、影剧院。在城北修建数字化影剧院一座,建筑面积4000平米,设置座位1000座。总投资1.2亿元。


  六、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

  1、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预防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多层次的社会矛盾调解网络,积极防范和妥善解决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建成县公安指挥中心和司法行政办公大楼。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2、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保障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严格执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检测和管理,全面实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健全食品标准体系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健全生态安全体系和应急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实施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系统工程,提高对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的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

  3、积极倡导精神文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居民的科学、文明素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力度,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注重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加强科普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有效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大力推进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