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社区文化 >> 正文内容

张怀群:文化发现与文化自信

2011年11月14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早在四年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就作为标题介入具体事例而进行疾呼。而最主要的是,早在四年前,具体事例的承载者张怀群先生已经以珍贵的“文化自觉”“持续建构着地方文化自信”。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发表、出版了几十本、数百万字的地方文化书库,使泾川尤其在地方文化研究方面的规模、成果、影响力和实际应用走在了平凉、乃至甘肃前列。在今天这个叫响“文化自信”的历史阶段,为地方事先营造了“文化自强”的气场……

张怀群:文化发现与文化自信

  这是一个信息为主导的全球化年代,因势介入的资本投入、市场运作、媒体跟进浩浩荡荡地重塑着人们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新认识。当同一化和碎片化的文明呼啸而来,人们守望本土文化的眼球和语境因此变得茫然和口吃,文化自觉和文化坚持(或文化耐心)亦由此显得尤为珍贵。而作为平凉地域的作家和地方文化研究者,张怀群先生无疑是沉静的,他以自己的艺术心性,潜心于文学创作、文化发现和文化创新,以“把文学天分极尽张扬,把生存地域间的文化遗产尽力保护应用”两个路径,持续建构着地方文化自信,成为平凉新世纪的历史叙事者之一。

   作为地方文化的爱好者、关注者,我对于张怀群先生的更多认识居然基于互联网这种新的视觉切入。当我试图解读他的这种艺术心性的时候,才发现网络所链接的张怀群先生与他庞大的著述群相比,仅为一线脉络而已,需要我做的,只是真实记录便可言明他的一切了。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张怀群先生开始以文艺作品活跃在平凉文坛,至今近三十年间,他在《人民文学》、《文艺报》等百多种报刊发表作品1300多篇,出版散文集、小说集、纪实文学集、剧本集、诗集《见夜》、《动性》、《你的造化》、《遗产的陇东》、《放飞新思絮》、《泾州之秘》、《泾州写真》、《泾川小吃录》《回中之旅》、《静静的汭河》、《张怀群散文集》、《千年万里》、《女儿山》和论文集《泾川与世界遗产:西王母圣地》等14部著作,360多万字。其散文代表作《一分钟》、《陇东女人》、《见夜》、《老秦腔》、《面对乏味》、《大气篇》、《小地方》等流传广泛,近万家网络媒体予以转载,并在几十家文摘报和选集等传统平面媒介中入选,获奖数十次。他9年前写的《放飞新思絮》在结构、思维、语言、表述方面,创造性的运用了全球化视觉下全新的散文表达方式,成为今日话语策略的一个预先镜像。编撰出版的《回中诗选》、《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文化》、《泾川与古今名人》、《泾川古今散文选》、《泾川民间故事》、《泾川民间谚语》、《泾川歌谣》、《泾川文史》、《中国西王母万碑林入刻作品大典》等10部著作共计260万字,与地方文化遗产一道定格在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库中。先后发现、挖掘、研究、推介了泾州大云寺、泾川与西王母、泾川完颜、泾川与柳毅传书、泾川百里石窟长廊、陇东原生态民间信仰、泾川地缘与皇甫氏遗产等文化遗产品牌,同样在上万家网络媒体中大量传播,凝炼萃取了古泾州和关陇历史文化的辉煌。

  无疑,张怀群先生是有史以来泾川籍出版文学专著和文化遗产研究著作最多的人,或为“第一人”,解构这种第一的元素也由此弥散开来。张怀群先生第一个把被人们遗忘了的14粒佛祖舍利供养圣地用一篇长文写出来,从2000年开始在《今日泾川》、《平凉日报》、《丝绸之路》、《甘肃日报》发表,把《隋文帝舍利塔诏》、《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千字铭文完整发现、推介给社会,使这一文化遗产成为平凉文化名片之一。第一个研究提出泾川王母宫和庙会是国内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和历史最悠久的西王母庙会,提出西王母是和平、博爱、和谐、美学文化源头之一,并得到海峡两岸认同。第一个挖掘出汉乐府《上之回》、《全唐诗》内的《回中》诗等数百首先秦至清代写泾川与西王母的诗歌编注成《回中诗选》出版。第一个把泾川民间故事、谚语、歌谣集成出版,两次获国家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奖。第一个提出《柳毅传书》泾川是因、洞庭是果,原发地北在泾川、南在洞庭。他的《泾川是柳毅传书原发地之一》的论文在发行量500多万份的《中国集邮报》和《中国邮政报》等十多家媒体发表后,促成了2004年国家邮政局批准在泾川举行《柳毅传书》特种邮票首发式。第一个撰文提出泾川是金室完颜后裔聚居区,文章被广泛转载后促成了中国金源文化节内涵的完整和连接起阿城--泾川金源文化纽带。十年前第一个把几十种泾川小吃用散文集的方式表达,使淡忘了的泾河上游面食文化被人们重新记起并重入市场。第一次提出组合思维下的泾河川百里石窟长廊,发现512个窟龛,把泾川数万件(处)佛教文化遗产整合,使佛教文化圣地品牌内涵更加博大丰厚。十多年前,他征集了二十世纪末国内、港澳台代表性书法家上千人为泾川西王母遗产题书,是编辑出版多达38印张的大型地方文化主题书法集的第一人。对十六国皇帝张轨、北魏胡太后、改革中国佛教徒服装款式色彩的南梁尼净秀等一大批泾州籍历史人物的本来发现,为尊重历史、重新认识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如果说张怀群先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人们眼中以近乎于“苦行僧”和“拼命三郎”式的执拗,倾心于文学创作和文化发现是来自于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耐心的话,那么在文化创新上,他又策应了这个时代图景所需要的属性选项。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旅游市场、弘扬空间为第一标准,不断、反复地向外界传播、推介泾川的文化遗产,用积极富足的准备状态,吸引、组织国内民俗界十多位权威专家到泾川举办了99泾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研讨会;2005年至2006年,先后参与在泾川、台北举办了两届海峡两岸西王母论坛,在海外发表了《泾川西王母祖祠“十最”》等论文,通过这些创新性的大型文化平台和结构科学、论证充分的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把泾川西王母文化遗产以强势的姿态推向了海内外,直接促成了华夏故土地图在泾川西王母祖庙取土,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王母祭祀仪式”申报提供了具体内容,使泾川、台湾间的西王母之旅越加活跃畅通。

  在今天这个资讯年代的繁华声浪中,一大批具有原创力的文化人加入到尖叫的娱乐文化消费的制作当中,静寂但却价值无限的地方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精华的退行危机日益显现,而张怀群先生正借助于现代技术的运用,加速调度、梳理、创作着又一批新作。文化遗产论文集《西王母祖祠圣地泾川--从祖国腹地一个县的田野调查和应用保护看中国西王母文化遗产之无垠》、《佛祖舍利供养圣地泾川:丝绸之路上佛教中国化的一个始点》、《陇东民间信仰原生态--以全球化的视觉直击》,散文集《大陇东》、《张怀群散文精选》和三部诗集已以文本的形式存放于他的电脑硬盘之中即将出版,令人期待。尤其难得的是,文化遗产这个关键词是新世纪初渐热的,他却把文化遗产概念下的具体工作,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做了,而且今天以这种前瞻的姿态持续做着更多的工作。我们相信,张怀群先生这些扎根在地方文化原野中的著述和工作的价值将会不断因应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增值。在他的笔下和辛勤坚持中,一个日渐成熟的文学立场和一笔无限增效的地方文化财富正顺着日益强盛的文化大繁荣时代的时势,应验着马克思的名言: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