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安居梦圆

2011年11月07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昔日望楼兴叹的城市低保户,住进了单元楼;破旧不堪的农村危旧房,变成了漂亮美观的小康屋;又窄又烂的老胡同,变成了新模样……近年来,泾川县紧紧围绕“住有所居”这一目标,大力实施城市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让城乡弱势群体圆了安居梦,享受到了公共财政带来的温暖阳光。

   低保户住进“单元楼”

   “全家人住上了新房子,自己都觉得长精神了,以前不爱说话,现在我见谁都乐呵呵的。”老张的变化,是从住上单元楼开始的。今年42岁的老张名叫张帮剑,是泾川县街道办东街社区居民,夫妇俩都身有残疾,靠摆摊、做零活谋生,一个女儿正在读高中。坐在自家的新房里,老张掰着指头告诉记者:由于经济原因,10年时间里搬了4次家。这些年来,全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一套适用的房子。今年年初,老张的梦终于圆了。他们家成了县上首批廉租房入住者之一,属于自己的52.8平方米的廉租房,通透明亮,冬暖夏凉。老张夫妇俩高兴地说:“新的住房一室一厅,厨房、卫生间等设施齐全,家门口就有公交车站,出门不远就是广场,方便得很。”

   包括张帮剑在内,众多家庭梦想成真的背后,凝聚着该县党和政府为群众办实事、谋幸福的情怀。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手续办理缓慢、审批程序繁琐的问题,县上将所有保障性住房项目手续办理,全部纳入联审联批,建立审批“绿色通道”。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5709.35万元,已建成投用4幢336套廉租住房,城区3幢162套、城东6幢435套廉租住房已建成主体,受益群众逾千户。

   农村危旧房“大变脸”

   顺着宽阔笔直的柏油路来到党原乡柳寨村,一排排整洁美观的小康住宅、阡陌纵横的乡间公路映入眼帘。这个曾经在人们印象里是“进村道路遍砂土,雨天出行满身泥,家家住着土坯房,年底结算没有钱”的小村庄,通过整体搬迁工程和危旧房改造工程的实施,人居环境发生了大变化。

   走进村民柳红科的家,热情的主人引领我们参观他布局合理、宽敞明亮的“大五间”,院落干净整洁,室内摆设装饰一新,电话、冰箱一应俱全,做饭用的是沼气,既环保又节能。他高兴地说:“整体搬迁修了新房,环境好了,心情也好了,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没有啥两样。”

   该乡党委书记吕忠武介绍,近年来,通过县上大力扶持、引导,当地农民依靠养猪、养鸡、种果树起步,逐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农民的腰包鼓了,最大的意愿就是盖房子。如今政府不仅补贴资金扶持群众改造危旧房、建新房,还注重科学规划、环保美观,让乡村彻底改变模样。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远处的村落,都以青砖、青瓦、白墙为主体色调风格,仿古式建筑还融合了现代元素,前庭后院的布局,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突显了陇东特色,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农宅建设新品牌。

   在南塬飞云乡毛家村,我们也捕捉到了同样令人欣喜的镜头:柏油路、新房子,与郁郁葱葱的树木相映成趣。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支书毛春满很是感慨:“以前是破窑洞、窄胡同,多亏了政府的扶持,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

   近年来,泾川县按照“规划先行、适度集中、产业配套、节约土地、体现特色”的原则,坚持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以点带面,实施了以“示范村、中心村、改造村”为重点的农民新居建设工程。为了发挥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县上采取“县上补助引导、农民投资大部分”的办法,使农民“有钱花在了盖新房上”。目前,全县建成了6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新建、改造小康住宅1.02万户,占全县农民住户的24.7%。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