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名吃特产>泾川名吃 >> 正文内容

泾川罐罐蒸馍

2011年09月07日 来源:朱小军 点击数:

  从我记事起,父母已是村子里做罐罐蒸馍的把式了,靠此营生,一家人度过了那个艰难困苦的岁月。

  罐罐蒸馍,形如上大下小的坛罐,故得其名。每个馍重约二两,馍皮光泽透亮,吃在嘴里酥活。更让人称奇的是掰开一看,馍瓤层层叠叠,恰似含苞欲放的蓓蕾,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谁见了都会忍不住啧啧几声的。即使出锅好几日的馍,其品格也不会有丝毫的走样。

  蒸罐罐馍极其讲究选料与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家乡阳山地里出产的小麦精丝大,和得面柔,蒸出来的馍口感也好。和面的水也要用村里的井水,矿物质丰富,香甜可口。有了上等的面粉和优质的水,只是万事开了个头,精工细作还在后面呢!

  经过和面、发酵等几个基本工序之后,就到了揉面环节,揉面是个极费体力的活,要把一大团面放在一个如同门扇大的案板上反复的用双拳挤压,视情况不时蘸些水,一番捶打之后,把大面团揪成一个个小块,经验老到的人揪成的面块大小几无差异。将馍揉成形如罐状后,再小心翼翼地一个一个摆放在用高粱箭杆做成的箅子上,箅子上要铺一张浸湿了的粗白洋布,每个箅子最多盛25个馍。冰凉的馍要放在农家火炕上泛,炕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要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大约泛十五分钟后,就能进锅了。

  馍皮为何那么光鲜呢?这里面可有秘诀了,在箅子的中央搁个耐火的小瓷碗,里面点些硫磺,火焰是淡蓝色的,发出刺鼻的气味,真是神奇极了,用硫磺熏出来的馍皮就是别样的晶莹剔透。馍蒸在锅里,刚开始要用炭火猛烈的烧,直到锅盖缝里持续不断的冒出浓浓雾气,才能减弱火力。

  上世纪80年代,村子里家境殷实的才能用得起鼓风机,绝大多数家户做饭都用风箱。拉风箱绝对是体力与技术融为一体的活,什么时候要接二连三的拉,什么时候又要四平八稳,很有讲究。蒸罐罐馍从放入锅里到出锅总共需冒三大气,第一次尤为关键,叫着“一气呵成”。把风箱杆拉长了连续往复地抽推,不得有任何懈怠,时常,这猛地一阵子便把拉风箱的人搞出一头汗来,过了这一关,后面就松活多了,悠哉游哉地拉就行了。

  我不禁想,拉风箱真像人生进行曲,该快时慢不得,不然即使以后跑步前进也难以弥补落下的路程。风箱拉不好就会将馍僵死在锅里,馍在锅里蒸上大约半小时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了,伴着硫磺燃烧味一同散发出来。等弥漫在锅盖上的浓气散发的差不多了,馍就可开锅了,开锅时需要有两人来协作完成出锅仪式,一人提箅子两端的细绳,另一人要赶紧把已备好的一块粗白洋布罩在正冒着团团热气的罐罐馍上,罩布的这一动作必须麻利,必须在未出锅前进行完毕,等馍出锅见了天日,再做就功败垂成了。这最后的罩布和新娘子顶盖头真有些暗合,或许馍馍也有羞脸。

  上学读书,跳出了农门,成了城里人,就再没吃过原汁原味、出自自家锅里的罐罐蒸馍了。穿梭在茫茫街群中,每当看见买蒸馍的店铺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父母半夜三更就起来蒸罐罐馍的情形,想起那个艰难但却冒着热气的岁月。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