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民俗风情 >> 正文内容

民俗之打发女子

2011年04月23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打发”一词,在《汉语大词典》里解释为:使离去;发付,发放;送给,施舍;应付,回复或度过、消磨的意思。而在平凉方言里“打发”特指嫁女,民间俗称“打发女子”。

   “半瓶子”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老家大秦村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上的小村落。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除了贫穷、饥饿,惟一算得上“甜美”的回忆,就是看村里人家打发女子过事的情形了。而给女子陪啥嫁妆,则成了平凉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的“晴雨表”。

   直到今天,平凉民间打发女子最主要的仪式就是“晒嫁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相对贫穷,打发女子所陪嫁妆除了生活必需的被褥、毛巾、箱子等物,再看不到其他的“奢侈品”。虽然嫁妆很简单甚至是简陋,但千百年来平凉人陪嫁妆的民俗却一代代传承至今,并且随着时代生活的变迁,嫁妆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着。

   在平凉各县区农村,结婚看嫁妆是一件很隆重的仪式,也是新郎、新娘两家人的脸面。一般是女方在婚期的头一天待客,提前要准备嫁妆。过去的嫁妆通常是木制家具,如三门柜、穿衣柜、写字台、梳妆台、火盆、木盆、餐具、被褥等,现在条件好了,一般的嫁妆是冰箱、空调、洗衣机、电扇、组合家具、电脑、电视、摩托车等。而在城区,现在打发女子陪嫁妆不光有生活用品,个别有钱人家人家还给女儿买辆汽车或送一套房子做嫁妆。

   如果说“晒嫁妆”体现娘家的经济实力,那“晒手艺”则是体现女子的心灵手巧。对于那些前来看热闹的大姑娘小媳妇来说,除了看看人家的嫁妆都陪了一些啥东西之外,最让她们上心的还是新娘子的刺绣手艺咋样。源远流长的民间刺绣遍及陇东地区农村家庭,其刺绣艺术千百年来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当然,嫁妆里面也少不了刺绣,如鞋垫、枕巾、绣花枕头、绣花鞋、绣花手帕等等。可以想象,时光倒回去几十年,在一个透着古色古香的古居里,房内的花床上端庄地坐着一位顶着红布的“新娘子”,床上摆满了嫁妆:枕头、被褥、鞋、披肩……所有这些都是刺绣所成。还有用黑、黄、红、白、蓝等颜色线所绣的“喜鹊探梅”、“十二生肖”的刺绣憨态可掬,栩栩如生,“蝴蝶”翩翩起舞,活灵活现,“米老鼠迎亲”玲珑可爱,生动活泼,寓意吉祥……

   在我们平凉,过去抑或现在的刺绣活大多出自农村女子、媳妇之手,她们把身边、生活中最常见、最丰富的材料,不管是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还是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至人物故事,都作为取材范围,通过一系列平绣、锁绣、补绣、纳绣、挑花、剪绒、打结、锁边、圈金等不同针法和不同工序,形象逼真或是抽象含蓄地一点一点绣制出来,达到出神入化的完美效果。刺绣种类繁多,取材广泛,品种有服装、坐垫、鞋面、袜底、枕顶、肚兜等。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门传承了数千年的民间技艺在平凉城乡已经不多见了,嫁妆里也很少再见到刺绣品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凉城乡女子出嫁美容化妆,都会去城里的美容美发店“拾掇”一番。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没有现在这些条件,女子在结婚前必须要“拔脸”,也叫“开脸”。女子出嫁前,要请来本家的婶婶、姑姑或嫂子来梳妆,对新娘子的脸部进行修饰,一般为拔汗毛、细眉毛、齐鬓角、涂胭脂。“拔脸”有一套奇巧的技法,用一根近一米长的棉线,拧成一活结。“美容师”用牙咬着线的一端,右手执着另一端,左手虎口在线的中间叉开,把线张开的口子贴着脸部,三点协调着用力,来回拧着,一起一落,一张一缩,借助线交叉、闭合、拧动之势,渐渐拔掉汗毛。使鬓角、脸面光洁娇嫩。“半瓶子”6岁那年,小姑出嫁,大姑为她拔脸,小姑疼得龇牙咧嘴,眼泪哗哗往下流,我在旁边也跟着哇哇大哭……

   说到哭,在平凉民间素有“哭嫁”习俗。打发女子出门那天,出嫁女子则是“一脸愁容”或“满脸泪花”,有些女子还会放声大哭,人们把这哭称为“哭嫁”。“哭嫁”是衡量出嫁女子孝顺与否的关键。哭父母养育之恩,哭二老无人照顾,哭兄弟姊妹要分离,哭自己要嫁的人不是那个意中人……总之,“哭嫁”的理由有很多,但哭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你可以号啕大哭,可以嘤嘤啼泣,可以泪眼朦胧,可以掩面呜咽,但如果你不哭或不作难过状,很有可能被人笑话。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哭嫁”习俗也逐渐淡出了平凉人的视野。

   任庚,打发女子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很大变化,但不变的是儿时的记忆和民俗文化绵长的生命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