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古今之缘 >> 正文内容

历代韩王

2011年04月09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对皇子封藩。朱元璋一生共有26子,早逝者二,其余24子全都封为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多者万九千人,隶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候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 韩王朱松,明朱元璋第二十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国开原。史称其“性惠敏,通古今,恭谨无过”(《明史》卷118) 。朱松为朱元璋称帝后,周妃所生。朱松十岁封王,当时京城在今南京,距开原十分辽远,视为荒辟之地。虽然开原已为韩王建府,但因朱松年小且体弱,一直滞留京师,迟迟未赴藩国。1398年朱元璋死,长孙朱允炆即位,因欲削藩,开罪众多身为亲王的叔叔,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诸王以诛奸为名发难,推翻了皇帝,由朱棣取而代之,是为明成祖。明成祖上台后,汲取封藩教训,将一些亲王罢革,一些改迁别处。韩王朱松因未参与朝事藩事,而得身免。

  永乐五年(1407),朱松病逝,是为韩宪王。其子韩恭王袭王位,改藩陕西平凉,并于宣德五年就藩来平凉,在平凉传十世,即恭王、怀王、靖王、惠王、悼王、康王、昭王、端王、宣王及末一代韩王,先后延续213年。

  按明制规定,亲王之子除袭封者外一皆封为郡王,其余子孙按支派亲疏皆封为将军、中尉,全都由国家供给,至嘉靖时,平凉计有亲王1、郡王19、镇国将军40、辅国将军79、奉国将军212、镇国中尉259、辅国中尉77、奉国中尉3。王、将军、中尉共690。王的女儿封为县君,县君的丈夫为仪宾。有全俸仪宾394、半俸仪宾163。当时,环城9里,从西门到东门,“夹街阴阳,无不朱垣户而筒瓦者”,都是王爷与将军的府第。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观此景象,赋诗曰“春风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唯有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历代藩王无所事事,倒是对佛道十分虔诚。静宁进士王源输曾在《平凉竹林词》中写道:“东欢浮屠起七层,禅房罗列起禅灯,韩藩好佛人多化,处处经声处处僧。”今日可以看到的东关宝塔,就是昭王妃为纪念昭王所建。崆峒山的凌云塔与东关延福寺塔形状相似,又都为明代所建,或许也与韩王有关。史书有记载的,历代韩王在平凉城内外曾建有崇福寺、南庄寺、韩二府寺、韩六府寺、褒四府寺。同时,崆峒山盛时的八台九宫十二院,也多为韩王所建。明代韩王在平相传11世,212年。除第一代韩宪王死于南京,葬于南京牛头山,末一代韩王国亡下落不明外,葬于平凉者应有9个韩王60个郡王。再加先韩王来的安惠王,平凉应有亲王、郡王的坟墓70座。如此之多的韩王墓,今在何处呢?《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明安惠王墓在府城西北,韩怀王墓在府城东8里,韩靖王墓在府城东北40,韩惠王墓在府东南10里,韩悼王墓在府东南6里,韩康王墓在府东南7里,韩昭王墓在府东南8里,韩庄王墓在城东南,韩敬王墓在府东南9里,襄陵王墓在城西北20里,乐平王墓在城东北43里,褒城王墓在府东20里大岔里,通渭王墓在府东20里蒋家山,平利怀简王墓在城南10里,汉阴王墓在城南3里。入土为安是王孙们的理想,但在他们身上很难实现。几百年来,由于窃墓者频频光顾,加之明末李自成义军公开挖掘,韩王墓保存完整的所剩无几。  韩王的王妃墓也是颇具规模的。位于四十里铺镇曹村北山台地的乐平王妃墓葬,负山面水,冢在上层台地,高有两丈,方约三四丈;下层台地楞坎处掘有两洞,直接贯穿墓圹前顶部。墓圹用青砖白灰箍成,厚过两米、砖长40公分,宽17公分、厚6公分,砖圹宽约6米,长近15米,高在7米以上,最里边圹壁上有一小洞,四壁涂有灰皮,两扇石门高宽在3米以上,门楣上方有一根约长四米左右的四方石条。

  平凉已发现的墓葬还有:泾川县王村乡完颜村的韩恭王及夫人墓(墓志铭保存在该县博物馆  内)、大岔河附近的韩怀王妃墓志、南塬韩康王墓志。南门外汉阴王墓。现存平凉市博物馆的有“大明韩康王圹志”铭盖一件,“韩怀王妃郭氏圹志”一件,圹志云:“郭守真,兵马指挥郭英之女,世居京兆,以姑为韩怀王妃,遂徒居平凉,母故氏。天顺四年三月十三日生,自幼天性柔慧,容止端庄,成化十二年四月内选为彰化王妃,成化十三年九月十五日进封为韩王妃,子四女三,成化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七日卒,享年二十又七。弘治二年二月初二日庚寅葬于平凉城之东十里许翠屏山。”圹志铭盖书篆字、圹志铭书楷字,均为沙岩石,长宽各76厘米,厚13厘米。南台挖掘出的奉国将军旭检同淑人孔氏合墓志,镇国中尉融鲈公墓志铭,长宽均为52厘米,厚8厘米。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