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教育职场>教育 >> 正文内容

我所看到的山东课改

2011年03月11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的确,我们的学校教育期待着一场革新,我们的课堂教学渴望着一次精变,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翘首等待着一次空前的解放。对于身临其境广大师生来说,这种破茧而出的愿望由来已久。但是,打破传统的体系容易,建立全新的模式艰难,破易立难的困扰让我们的改革始终迈一开步子。为期一周的山东考察学习,让我们仿佛找到了打开新课程改革之门的钥匙,给我留下了许多冲击和震撼。走进山东,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新课改理念;进入校园,才看到什么是高素质师生;观摩课堂教学,才明白什么叫突出学生的主体在位。总之,相比之下,我们对新课改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对新教材的研究还需要更加深入。尤其是在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们更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下面谈谈我自己这次学习的一些粗浅的感受。观念的冲击

  原来,我认为我们的观念并不落后,对新课改的认识还比较到位,到了山东,听了杜金山校长和李炳亭先生的报告,才猛然觉得,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还很肤浅,理解还非常概念化,还没有真正触及其实质。

  首先我们对现代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深刻。原兖州一中校长杜金山先生对“现代课堂”的阐述更让人豁然开朗,他说,“现代课堂”的特点就是高效课堂,而“高效”只是糖衣,“现代”才是其实质,是让教育回归生命的本质,是教育的重新唤醒和重新回归,因为我们的传统教学已经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现代课堂要实现三个还给: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实现四个回归:即回归育人,回归主体,回归科学,回归制度。实现三个解放:即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解放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实现课堂的大变革。“生进则师退,”杜校长说,“要呼唤我们的孩子进入课堂。”他通过“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来说明传统课堂的低效和育人环境的恶化。调查表明,传统课堂学生的“精力流失率”在35.5%,而高效学习率只有49.9%。也就是说,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只教了六成的学生,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虽然身在教室,但心不在课堂,他们处于一种痛苦、煎熬、焦虑的状态,教学效率低下,育人环境极度恶化。要改变这种现状,杜校长认为“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全部奥妙”,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老师的心态是当代学校的一种功底。”我们要增加课堂的魅力,把孩子吸引过来;转变学生的角色,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要以宽容、包容、肯定、接纳、赞扬的心态看待学生,“课堂的精彩在错误”。

  其次是对学习主体和教师角色的认识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李炳亭说:“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就是课改。”他甚至大声疾呼“老师在课堂上占用学生学习时间是不道德的”,他认为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哑巴、懒汉、忍者、大忽悠”。他说:“师之无道就是阻止自学,代替包办。”他要求教师不要做知识的“二传手”,主张学生直接与知识对话,实现“一传手”的转变。的确,时代的巨变,让知识不在是教师的专利,让学生不在是懵懂的玩童,他们有条件获得知识,有能力探索智慧,有欲望自我发展,我们做老师的还有什么理由不放手?

  尤其没有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的重要性。李记者认为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自学,最低层次是能说会道,教学的艺术就是“利用学生”。学生是教学的第一资源,教师是第51名学生。他说高效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高效课堂的核心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他总结的课堂三不讲原则是:会的不讲;想想能会的不讲;想想不会,合作能会的不讲。“学会”一是要学会自己不会的,二是要学会老师不会的。老师在课堂上“销声”是以学生在课堂上的“有声”为前提的,如果师生都无声,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无效课堂。所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让学生的心真正回到课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当然,这里还要有必要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来保证。

  要制造安全的课堂。要树立参与无错的观念,让学生体会到我参与,我精彩,我享受;不要让他们感到我参与,我犯错,我挨批。只要老师真正关注学生,主体就不会缺失;只要真正实现互动,课堂就会有生成。师生双方都要有备而来。不仅教师要有备而来,学生也要有备而来,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才能获得对话资格。互动双方要享受互动,老师要享受,学生也要享受。课堂的震撼

  课改的理念如果不走进课堂,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是我们还没有真正进行课改。课堂是学生生命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只有课堂上快乐了,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课堂上充实了,学生才能体会到生命的充实;课堂上精彩了,学生才能享受生活的精彩。所以,课改也就是“改课”,即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不要认为,只有老师教了,学生才能学会,“先学后教”比“先教后学”效果更好。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展示,互相碰撞,互相生发,就会有取之不尽知识活水滚滚而来;老师不教学生反而学得更多、更活,更有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不要想方设法“管住”学生,而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全心全意“调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激情参与,真实互动,倾心投入。无论是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还是作为新课改旗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确让人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新气象。走进山东,我对现代课堂形式和高效学习方法,有了更加真切地体会。山东的课堂,学生真的成了主角,课堂真正成了“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表演,尽情的展示。他们从容的讲解,积极的补充,大胆的质疑,自由的发问,真实的辩论,让课堂充满了学习的氛围,流动着思维的活力。学生们人人注意力集中,个个精神专注,高度投入。一面自己思考标注,自主学习,一面听取别人的讲解的,补充纠正,既紧张又兴奋,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既有积累又有探究,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都很高。为期一周的山东考察学习,让我感受到了课堂改革带来的震撼。

  一是震撼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我的课堂我做主,展示对抗都精彩。”这是他们的口号,也是对他们的课堂的学习活动的真实描述。在兖州一中的语文课上,学生依据《导学案》预习的非常充分,他们学习的是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上课前讲台上的两面黑板都已经写满了各学习小组自学的结论,课堂上主要是各组代表上台讲解,并根据自己小组的理解,明确重音、断句位置,示范做朗读表演。其他小组还可以质疑、挑战。当然,把自己当成主角的同学们是“艺高人胆大”“得理不让人”的,活动中抢了别人的问题或者是“技压群雄”者时有发生,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几个同学为了争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海子的形象而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一方说海子应该象美国西部牛仔潇洒闯天涯,一方说海子应该是中国朴素农人隐逸对田园。几番辩论之后,依然是你喜欢你的林妹妹,我钟爱我的宝姐姐,最终也没有达成一致。其实,这一刻,结论已不重要,对同学们来说,值得回味的是,我们曾经快乐着海子的快乐,悲伤着海子的悲伤,体验了生命的感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知识的交锋和思维的碰撞,伴随而来的是“痛并快乐着”的生命体验。我想,用心参与的同学是会永远记住这一切的。

  二是震撼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这是我的学生所不能做到的。也是我最羡慕山东课堂的地方。一上课,所有学生都进入了学习状态,“全力以赴,激情投入”,没有一个人游离于课堂之外,没有一个人心有旁骛,没有一个人不动手。这是让人最感动的,我觉得这是昌乐二中教学成功的所有奥妙。由此我悟到,教师全身心投入而学生不投入的课堂,是低产出的课堂,只有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课堂才是高产出的课堂。我观摩的一节语文课上的是文言文,课文是《指南录后序》。课堂学习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先是全班起立,各小组合作学习指定内容,每个学生都口里在读,手中在写,书上勾画、注解详细认真,还不时在组内发问。接着是由一个小组一人窜讲大意,明确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讲清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分析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其他同学都用心听,用笔记,随时发问,课堂真实而的活力。然后是其他小组同学补充、质疑,难点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说到了,该注意的地方也全都指出来了,甚至比老师讲得还全面。最后是另一小组学生整体翻译。全部过程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做点拨,解疑。更有价值的是学生提的问题都能抓住重点,切中难点,有探究性,显然是动了脑子的。有的同学还能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别人共享,为同学提供学习方法指导。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