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人文信息 >> 正文内容

李商隐的“泾川情结”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与晚唐另一著名诗人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开创了晚唐艳情诗派,对后世影响颇大。李商隐一生共创作诗歌600多首,其中以政治讽谕诗见长。他的政治讽谕诗借古讽今,颇有深度和广度。但探究李商隐的一生,无论从政、为文,无不凝结着他特有的“泾川情结”。

     李商隐自幼天资聪颖,16岁时便著有《圣论》、《才论》两篇古文,在当时颇有名气。他的才学受到牛党人物令狐楚的赏识。令狐楚曾在唐宪宗时出任过宰相,很有文才。他收李商隐在其门下,与他的儿子一同学习,并亲自指点他们作章奏的诀窍,李商隐学成并超过了其子。为了感谢前辈的教诲,李商隐曾作谢意诗一首,诗中有句“自蒙半夜传衣后,不慕王祥得佩刀”,俨然以为得章奏秘传,不难做到宰相。此时的他少年英姿,对仕途充满了天真的幻想。公元837年,李商隐借助令狐楚的儿子的推荐,考中了进士。就在这一年赏识他的令狐楚死了。

     在仕途上暂时顺利之时,李商隐却在婚姻上遭受屡次打击。就在令狐楚死后的第二年,他赴泾州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驻今泾川县,镇守今泾川、梁原、灵台等地),受王茂元器重,并娶王氏女为妻。李商隐曾在《樊南子文集》中写到“往在泾州,始受殊遇;绸缪之迹,岂无他人。樽空花期,灯尽夜室;忘名器于贵贱,去形迹于尊卑。语皇王致理之文,考圣哲行藏之旨,每有论次,必蒙褒称。”可见,李商隐在王茂元府受到了特殊的礼遇和赏识。在同王茂元的女儿交往中,李商隐曾为王茂元女儿作诗一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复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首诗写在泾川,主题鲜明,写自己与王家小女心心相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成为写爱情的千古名句。后来,在同榜进士韩畏之等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但他哪里知道,当时唐王朝内部以牛僧儒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的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王茂元当时是被划入李党派系。从此,李商隐便陷入唐朝后期历史上著名的“朋党之争”的漩涡中,一生不得脱身。这便是他一生仕途坎坷而诗歌成就巨大的原因所在。

     李商隐入王茂元幕后,便被牛党斥之为“背恩”、“无行”(《旧唐书·李商隐传》),极力加以排斥。他一生的仕途可以说是原地踏步。

     仕途的坎坷,打击、压抑,怀才不遇的郁闷,使李商隐感时伤怀,借古讽今,抒发情感,这反而使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晚唐极点。他广泛涉猎各地的历史文化,其中泾川“西王母文化”对他影响颇大。他的《安定城楼》一诗,就是他初入泾州王茂元幕府时,受牛党的攻击而作的。诗中的安定城楼就是泾川的唐代古城。“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竞未休。”可见当时古泾州城气势雄伟,景色秀丽,诗人以古讽今,真实地再现了他怀才不遇和受牛党恶意攻击的处境。李商隐对于泾川情深意浓,他在汲取“西王母文化”精髓的同时,又不断丰富“西王母文化”内涵。《瑶池》就是诗人以周穆王拜会西王母的历史传说为题材写出的绝妙篇章,在当时被人争相传抄模仿,至今脍炙人口:“瑶池阿母依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渴望有人赏识、怀才不遇的心情。《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则是直接描写泾川王母宫回中山的:“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相暖不知;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帷;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浪笑柳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从诗中不难看出,晚唐时期的回中山景色非常秀丽。他还写过一首《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尽管此诗不是直接写泾川的,但却反映出诗人受朋党排挤和对前途的伤感。

     李商隐的艳体诗派开创了宋词的先河,他是我国历史上享有盛誉的文化名人,但他首先应该是属于泾川的历史文化名人,因为他的一生无论从政、为文,都时刻体现出特有的“泾川情结”。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