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经济建设 >> 正文内容

在升腾中精彩蝶变的泾川城镇化建设

2011年01月07日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点击数:

  徜徉在泾川县城,只见宽阔平坦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规模宏大的橡胶坝碧水盈盈,独具一格的彩虹桥飞架东西,把王母宫山和县城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融合着西王母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回中广场上歌声飞扬,漫步其中的市民怡然自得,一派和谐景象;风格迥异的生活小区让居民倍感舒适贴心……这一切,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深切地感受到,泾川县城变样了,变得更绿、更美、更靓了。

  近年来,泾川县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的目标,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建设,多项目推动,大打城镇开发攻坚战,使全县城镇化建设冲破制约发展的藩篱,破茧而飞,精彩蝶变,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壮丽画卷。

  城乡规划绘就美好蓝图

  “城乡规划,是把昨天与今天的魅力延伸到明天和未来,搞好城乡规划,是为泾川的明天负责……”这是泾川县决策者的共识。

  “思成者智,智者善谋”。 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城镇建设怎样彰显自己的特色?泾川县结合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蓬勃的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从城乡规划“破题”,努力做出城镇开发建设的完美答卷。为了使全县整体规划能够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彰显山水、生态、文化魅力,真正凸显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泾川县多次邀请省内外的专家学者来县上实地考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囊团”作用,为城乡规划“把脉问诊开方”。县上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泾川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新规划把县城定位为“我国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传播要地,平凉市的东大门,以发展农副产品精加工、旅游疗养、商贸流通为主的生态园林化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19.64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设面积9.69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结构为“一山、两带、七区”。 城北新区在做好《城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委托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城北新区站前路、文明路、朝阳西路街景设计和县体育中心、泾川三中、国税局综合楼、中医院迁建等城北重点开发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2008年以来,全县共完成王母宫和大云寺景区规划等城镇区域规划20余项。

  新的规划,新的定位,让泾川城镇开发建设的思路更加明晰,城镇开发铺开了新的画卷。

  功能完善奠定发展根基

  如果说高起点的规划是泾川城建工作蝶变的初蛹,那么随之而来的大手笔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破茧而起的开始。化蛹成蝶,需要蓄积力量。泾川县通过“向上争项目、财政补缺口、民营资金投”等方式,多途径凝聚发展力量,筹集建设资金,不仅破解了资金制约的“瓶颈”难题,也积蓄了发展后劲。近三年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实施回中广场建设、城区街路改造、水源地重建、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个,县城综合功能全面改善。

  在基础设施改善中,回中广场建设无疑是最大的亮点。2008年,县上投资2800万元,新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市民广场和别具一格的水景观演区下沉式中心水景池,铺设了木栈道,实施了融汇西王母文化的浮雕、图腾柱以及景墙工程;投资2300万元,在王母宫山脚下选址修建了汭河橡胶坝,新建了瑶池景区广场和游客中心。回中广场的建设,不仅实现了山、水、城、景的完美搭接,也让市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2010年,泾川县饱蘸浓墨续写了基础设施改善的精彩一笔。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县上投资1.26亿元,按照“适度超前、立体推进”的原则,实施了街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了泾州街、中山北街、新建街、青年路、农林北路和新建街南路“三街三路”改造工程,安装红绿灯4处,设置街道护栏1200米,实施了街路标线工程。经过改造的街道秩序井然,面貌焕然一新。与街路改造相互映衬的是市场搬迁。长期以来,青年路全段几乎被瓜果、小吃摊点占领,致使行人举步维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周围群众对此颇有怨言。针对这种情况,泾川县决定对这里的市场进行整体搬迁。缺乏资金,县上创新发展思路,以城养城,借鸡下蛋,吸纳社会资金4500万元,依托美罗城住宅小区开发,按照住宅开发配建公共设施的模式,实施了市场配套工程,新建商业门店161间6818平方米,统一配建钢结构阳光板小吃摊位40个,硬化铺装地面1400平方米,建成了占地21.63亩的综合市场,实现了原来位于青年路市场,占道经营商贩摊点的整体搬迁。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区供水问题,投资4587万元实施了城区水源地重建和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征地46亩,完成了10眼水源井钻探,架设电力杆线13公里,埋设供水管网26公里;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完成泾州街、中山北路等供水管网改造3733米,修建供水检查井20座,预计春节前县城居民就可以吃上新的自来水。

  城北开发拓展县城空间

  在泾川县城北新区,你会看到气势恢宏的大云寺高耸入云,新建成的职教中心别具特色,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上车辆来回穿梭,职教中心、泾川三中、县中医院等设计新颖、独具匠心的楼房拔地而起……如今,城北新区已成为泾川一张新的靓丽名片,向行人展示着泾川的新气派、新层次、新景观。

  近年来,按照县城“北扩、东展、西延”的发展思路,泾川县把城北综合开发作为城镇开发的战略举措,积极扩大县城的容量和规模。城北新区规划总面积5130亩,以商贸旅游为主导,分为大云寺旅游开发、行政办公、文教科研、商贸服务、仓储工业及居住6个功能区。按照新区规划,新建一纵道路、新城西路、文体路、朝阳路、科技路、民和路等6条街道全长 4100米,移动土方23万立方米,安装排水排污管道16400米、道牙8200米、路灯216盏,铺设人行道彩砖21000平方米,建成绿化带9892平方米,柏油罩面35600万平方米。以大云寺景区、职教中心、泾川三中开发建设为龙头,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大云寺景区建成了舍利塔、大门、钟楼、鼓楼、碑亭和接待、管理、服务三个中心。围绕发展社会事业,新建了职教中心教学综合楼、公寓楼、科技楼,县中医医院门诊楼、业务综合楼,社会福利院、城区计生服务站等工程。2010年,县上在争取项目支持的同时,多方筹集资金1.32亿元,建成了中山大桥,开建了泾川三中、档案馆综合办公楼、体育场等建设工程。同时,采取招商的办法,实施了城北集中供热项目,目前已安装315千瓦变压器1台,埋设电缆240米,修建围墙360米,安装20吨锅炉2台、烟囱30米,建成钢结构锅炉房1幢,埋设供热管道4500米,基本贯通了朝阳路东西主供热管道和科技路、民和路南北向主供热管道。

  如今,城北新区累计开发面积1113亩,建成了“三纵三横两桥”路网框架,建筑总面积达到10万多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泾河为轴线,南北对称、合二为一的县城新格局。

  村镇建设凸显辐射效应

  走进泾川县南北二塬的农村,你仿佛走入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那整齐美观的小康屋,造型新颖的二层小楼,那如茵的草坪,房前屋后密植的花木,那宽阔笔直的柏油路……这一切无不向人们展示着该县别具匠心、精益求精的村镇建设成果。

  村镇建设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泾川县坚持把村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超前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抓点带面,切实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近三年来,全县共计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400多项,完成各类投资5.12亿元,全县14个乡镇和1个开发区累计建成街道57条85.5万平方米,其中柏油街道68.4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市场43处22.89万平方米,建成排水排污渠道6.9万米,集镇绿化18.5万平方米,新建人饮工程9处,建成小康住宅工程102万平方米,农业人口平均每年以7800人的速度向城镇转移流动,全县小城镇和中心村聚集、辐射、带动、示范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树立“小城镇、大战略”思想,凝集合力促发展,抱团建设新村(镇),使泾川县村镇建设“处处花开别样红”。当记者沿着一条平坦整洁的柏油路,走进泾川县康家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坐落整齐的新型民居,新修的村委会漂亮美观,文化大院墙面上烧制精美的宣传画令人耳目一新,村卫生所、村小学、便民商店、榨油房环列左右,农民休闲有了好去处,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成了他们的“最爱”……泾川县先后实施的高平镇街道东扩工程、党原乡北街开发、玉都镇民俗区、城关镇民俗小吃一条街、丰台乡市场改造、党原及合道街道开发、飞云乡综合市场等重点开发工程。集中建成了党原乡丁寨、玉都镇康家、高平镇原尚、王村镇墩台、泾明山底下中心村建设等重点村庄农宅,挖掘了文化内涵,彰显了农宅建设特色,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着改善。

  管护并举提升县城品位

  县城开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要让百姓得到实惠,让市民生活的更舒心。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一个城市环境良好的第一特征。泾川县突出“绿”字做文章,按照“点线面结合、平面与立体结合、增绿与补绿结合”的思路,全方位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共栽植街路行道树 5000多棵,完成县城道路绿化面积16.73万平方米。广泛开展了“花园式单位”、“花园式住宅小区”创建活动,完成了回中广场、滨河公园等10处大型公园广场绿化,实施了王母宫山、南北两山等防护林建设,绿化面积达到177公顷。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5%,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8.0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43平方米。为了让县城更“亮”,县上投资300多万元对城区13条主要街路400多个建筑物实施了楼宇亮化工程,形成了以街路路灯为背景、广场公园景观灯为补充,沿街楼宇亮化为点缀的县城夜间亮化景观格局。

  县城建设“三分建、七分管”。泾川县建立健全县城管理联动机制,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市容环境管理,擦亮了县城“名片”,提升了县城形象。近三年全县拆除规范青年路等沿街广告牌匾1260多面,处罚车辆乱停乱放、乱摆摊点980多处,整治学校周边摊点210处,取缔泾州街、青年路周边“跳蚤市场”,严管泾州街和安定街,依法处理新建街等乱排污水的餐饮门店26户,乱摆乱放、乱泼乱倒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2010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的布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 “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开发建设将按照“老城抓改造、新城抓突破、整体抓提高”的工作思路,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道路、供水、供热、供气、绿化、亮化、排洪等方面项目10大类35个,完成投资15亿元,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6%,把泾川打造成宜游宜居的国家级园林县城和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如今的泾川县城,在城镇开发这股强有力的东风吹拂下,已完成了它的精彩蜕变,化蛹成蝶,正张开美丽的翅膀,迎接明媚的阳光和美好的新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充满生机、活力、魅力的新泾川将在泾河岸边崛起。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