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社区文化 >> 正文内容

泾川老照片之二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 点击数:

   闲翻资料,抖出了一组泾川县城的老照片。拍摄时间大约在1971或1972年,拍摄地点是在巷子街(解放路)最高处的山顶上,原是五张一组的“接片”,因技术问题,这里只能单幅上传。

   人们画泾川或拍泾川都习惯从泾河北岸向河南岸看。原因是南面不但有县城,还有高峰山、萧寺山、鞍耳山等景观。最主要的原因是王母宫山是一个大众登临游览处,在山上面看泾川正是这个方向,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泾川受众的习惯性方向。

   但从南面向北看,如这组照片的拍摄方向,就总让人不习惯,不自然,有种陌生感,新奇感——这也是我当初爬上山顶时的最初感觉和拍摄的最初冲动。 

   照片一:远眺宫山——这个方向是泾川人出北门常能看到的方向,没有什么新鲜处。值得提及的是,近景中的那一排柳树就是“芮丰渠”,它建成于民国33年(1944年),原来渠畔有个碑亭全石砌的,由当时的省政府主席谷正伦撰文,解放后碑毁亭存,儿时的我们经常到那里“耍水”(玩水,比游泳要差一级),后毁于“文革”。而照片中间的那条小路,就是现在的泾崇公路。

   照片二:北门外——县城北门外景色。

   照片三:合志沟——照片近景的一圈弧形建筑物,把上下景物分割成了两半,它就是县城有名的“合志沟”。白色处是河床,平时水很小,只有爆发山洪时才会汹涌澎湃,深灰色的一圈,是石彻的护岸。沟的上游,58年修了一座水库,后来报废了,原因是危库,质量不能保证,劳民伤财!

   合志沟的东面(照片上部)是县城的主要区域,西面(照片下部)是沟河床,很窄小,宽度约50、60米,建筑物较少。但在这几张照片上(下面几幅同样),看到的沟西民宅却很多,鳞次栉比。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这些都是“巷子街”的民房。“巷子”是一条盘山而上的街道,紧临合志沟,由于拍摄点在山的最高处,反映在平面上高低落差就消失了,看不到了,使人误以为沟两边全是平坦的地势和密匝匝的建筑。

   合志沟只所以有名,是因为60年代以前它是县城唯一的大市场,蔬菜、粮食、牲畜、旧货、杂物都在这里交易,也有杂耍、说书的艺人在这里作埸。仔细看,护岸有一断裂处通往城内,其实这是一座桥,镜头太远看不清楚。桥东的街道叫“山货巷”,顾名思义就是卖山货农具的,非常热闹。桥西的沟岸上原来有一座龙王殿,殿周围全都是摆地摊的,挤的水泄不通。龙王殿在58年被拆毁!

   照片四:闫家沟和上街顶——“上街顶”是老百姓叫的“小名”,大名是“南大街”。出县城南门(到“文革”后才折除)向太平关是一段很陡的山路,南大街就是这段路的开头处。可惜照片上是看不到这条街道的,它被合志沟边的建筑物遮档住了。但街道的一个分岔——“闫家沟”还是很清楚,就是上山的那条蜿蜒小路及四周的景致。

   照片上虽然看不见南大街,但街道尽头的两处建筑物却很清晰,一个是泾川老剧院(当地人称“戏园子”),就是右边山脚下的那个三角形露天舞台。在59年以前,它是泾川最新式,最时尚的剧院。白天、晚上都唱戏,不像“马号”、“三元宫”传统剧埸,是要收钱的。另一个是剧院右边的几栋大建筑物——南关小学(中街小学二部),三、四年级时我曾在那里读书,记得操场是在一个高台上,到那里要经过一段很徙的台阶,1988年回泾川时我曾特意旧地寻访,有两首歪诗以纪其事:

   泾川· 南关小学

   (一) 校舍依稀似旧时,操埸仍须独登台。三十年间一恍过,犹遇同窗述衷怀。 
   (二) 圪瘩关下小学堂,旁有剧坛正作埸。放学先不回家去,结伙看个罢罢戏。

   照片五:文化会堂和西场——“文化会堂”是照片中间,也是县城实际中心的那处高大建筑。说它“中心”,一是因为它建在旧衙门的原址上,那条小街就叫“衙门口街”,二是它是县城人的文化娱乐中心,演戏、放电影、开大会都在那里。说它“高大”,是因为它建于“大跃进”中,落成于59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它是县城最高大,最辉煌的标志性建筑!

   “西场”则是照片下部,也就是合志沟西边的几排有平房的院子。为什么叫“西埸”,已没人考据了,我私下总认为它可能是旧时操演军队的地方。但在我记事起,这里已不是一个“埸”,而是一家综合机械厂了。

   每当看到这两处地方,总使我感慨万千:

   1982年年初,老父亲办完了退休手续,但是他却闲不下来,泾川县剧团排了一出新戏,准备参加省上调演,但有几埸布景年轻的美工师却拿不下来。于是团长找到父亲,请他务必要帮这个忙,父亲无奈,只好答应。但又感到自已老了,有些力不从心,问我是否能帮他一下?我便利用“五·一”假期回泾川帮忙,工作地点就借用的是“机械厂”的一处工房。

   谁知两个月后的7月份,他就撒手人环了。泾川文化部门准备在当年的“十·一”期间为他举办遗作展览,9月间我回泾川筹措展品,此时,泾川剧团调演已经结束,正在“文化会堂”作汇报演出。某晚我也去了,当一场“佛堂”的戏拉开大幕时,高大庄重的金身弥勒端坐于莲花台上,两边十八罗汉各俱神态,栩栩如生,经幡拂动,香烟缭绕……正是父亲设计的布景之一。此时,场下观众“轰”的一声燥动,人声鼎沸,群情激越,久久不能平息……我想他们一定在议论:郭老已经走了,可他的作品还在……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