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社区文化 >> 正文内容

麦客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 点击数:

    一顶黄土色的麦秆草帽,遮着黄土色的多绉的脸,一根旱烟锅别在腰里,一把槐木镰挑着一件土色的棉袄,脚蹬麻鞋赶路,人成弓形地佝偻着。在渭南,在宝鸡,在八百里秦川的每个县城村镇的显眼处,那么黑压压青幽幽地出现。

    陇海线上,东下的火车,整辆整辆地载着他们,他们不买车票,列车长惹不起他们。西兰线上,西上的卡车,整车整车地载着他们,他们围着司机,司机惹不起他们。

    麦客,他们是年年岁岁为陇中做的广告,看见这面广告,人真想哭。

    没见过割麦子的人,不知道他们的程序,他们用手、脚唰唰放倒一大片麦子,从右向左,从右向左。日头最毒,他们出活最多。

    四月里,千万麦客下陕西,如水一般流着。有雨困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便遇灾难;喝水,能把一眼泉喝干。吃饭,能把一个村子的现成面粉吃尽。睡觉,能把一个城镇所有的建筑物前遮雨的地方和街道睡满。

    谁也惹不起他们,中国麦客是世界上最团结,最心齐,粘合力最强的群体之一。

    他们是背日头最毒,吃得最狠,出力最多,耐力最大的人。那脸越黑,胡子越硬,面目越凶,大手大脚,高大强壮的50岁左右的大汉,必是割麦的行家里手,必是麦客中的冠军。

    麦客的阵容,是中国农业经济的显示器。

    这是世界上,中国西部一块黄土地上产生的英雄。多少年了,多少代人了,多少人下过多少趟陕西,没有人计算过。

    应该记载下来,吃他们吃掉了多少自带的炒面和陕西的长面、缠勺头面、彪彪面、馒头、椽头、旱烟。割,他们割倒了多少亩麦子,统计不清了。

    他们的操作程序,那么一摔儿一摔儿着麦镰,该能拍摄出多少不朽作品,他们的气力,他们背日头的耐力,消耗的热量,如果能用吨计算,有多少吨啊!

    还很少见一位大画家,为他们作画,这很可惜。他们出现在画面上,是很美的。

    回去的路上,他们在黑天半夜赶路,漫着花儿,这是世间多么动听的乐曲。在他们经过的地方,应该放水放粮,放车放行,尽管对他们仁慈一点。

    中国麦客下陕西,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显示器。

    他们是要年年出去的,不出去就心慌,这是他们的秉性吗?

    陕西是出麦子的地方,麦子的存在,就是麦客的存在吗?陕西引诱着他们,麦子引诱着他们,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帮雄壮的好汉吗?这是一支移动力最强、最守纪律的铁流吗?他们的功劳,应该和麦浪一样,如金子般的宝贵。金字塔般的麦垛,就是他们的墓碑吗?应该把他们写进历史,让他们变成一本书,变成一张画,变成一首歌,变成一尊雕像。

    应该快一点把他们记录下来,趁着现在他们正在涌动着的原始的人文浪潮,走进了现代文明的生活。因为这是中国麦客,也是中国农业文化的显示器。

    人黑,晒彻了,回去割自家的麦子,那么轻松,一天三亩如玩儿一样,他们算得上东方的硬汉子。

    这些和黄土一般颜色的麦客,他们演绎着东方硬汉子的美。

    他们的打扮,长相,动着的状态,分不清时代的特征。

    麦客,只有中国的西部才有。麦客,大概好多人还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他们用一月两月玩命的劳动,换来二百三百块钱,一桌普通的饭钱。

    后来,他们学会了抢时间,乘火车汽车。以前,他们步行,是一步一步走完上千里路的,他们讨着饭去,讨着饭归,夜里漫着花儿。

    14岁的,50岁的,69岁的。中流是50岁的。瘸着腿的,时刻努力赶上队伍。

    弯腰,他们的腰弯得最彻底,他们的臂力最健,抗麦毒污染的能力最强。

    海碰子也没有他们苦,因为收获比他们丰富,能抓到白珍珠,还有鱼。骑手也没有他们苦,因为他们有大群大群的牛羊。只有他们是最廉价的劳动力。煤黑子也比他们强,有人为他们歌过,唱过,画过,千家万户温暖之际,会想起他们。麦客,谁知道呢?吃麦会想到种麦人,谁能想到割麦人呢?

    当一个称职的麦客不易,不易如去南极探险。

    这些出生于甘肃中部苦焦地方的麦客啊!

    他们是铁,铁流,不怕火。他们是化不了的铁,有铁的力气,铁的耐力,铁的饭量,铁的性格。他们被晒得发烫,人们躲得远远的,人们接受不了。

    铁的颜色是他们割麦后的颜色,阳光下在雨中随季节而变化的颜色。

    他们渺小的如同一颗麦粒,那么轻易地被溶掉、化掉、漏掉。但他们同样是种子,希望他们播下的长出的是钢铁的康拜英的洪流。

    这里太干旱了,是这里出了铁,溶化了铁,铁散发着热量,把雨水吸光了。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