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寻根专栏>张姓寻根 >> 正文内容

张轨后裔:泾川(安定)张姓郡望简说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1990年秋,我见天去县图书馆翻书,无意间见到柏杨著《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上下两部,无意间翻至皇帝籍贯部分,又无意间看见“张轨,今甘肃泾川人”字样。泾川也出过皇帝吗?柏杨认为:中国从黄帝至溥仪的4643年间,共建立了83个王朝,有559个帝王,张轨及子孙排名第302至308位。此后的10多年间,我无意间又在许多文献中,碰见张轨及子孙之史。1992年,我写了《泾州出过皇帝吗?》(又名《张轨:泾州出的皇帝》),先后在我1996年出版的《泾州之秘》、1997年出版的《泾川与古今名人》、2002年出版的《泾川与世界遗产:西王母圣地》三种书中收录,又在1992年的《西王母旅游报》发表。

    来泾寻根的张应民先生说:张艺谋、张维庆是他的本家,他们的先祖从泾川迁至临潼,他们都是泾川人

    2002年4月23日,华北油田高级工程师、著名谱学家张应民先生率临潼、宁县的几位张姓本家,拎着摄相机、照相机,从临潼寻根至宁县早胜,又从早胜寻根至泾川丰台张观察村一带。时逢县物价局局长张玉斌回到老家张观察村,便领着他们来到定居县城的我家,张应民先生说,你出过有关张轨的书,也姓张,是县政协原主席、县志主编吕立君老先生介绍的,我们要你为写清泾川张姓历史尽些力。张应民先生送了我《田市张氏家族谱》,知道了他们的先祖在明代从泾川至宁县定居,明洪武三年,先祖中的弟兄俩从宁县到临潼乘麦,见关中富饶,麦割罢便落了户,弟兄俩的子孙繁衍了20多代,至今有116户,人口居临潼田市镇“张、刘、任、校”四大姓之首位,成为田市镇最大的家族——张家户。还有17户迁往西安,20户迁往国内外各地。当代世界著名的电影导演张艺谋、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和张应民先生同辈。张应民先生说,艺谋、维庆多次携全家回田市看望族亲。对明代以前泾川张姓至张轨时代的续谱大事很关注,但是,明代以前,他们从泾川何村何乡到宁县,不得而知,是否是张轨后裔,需要研究。一年多来,张老先生与我书信、电话来往不断,先生对我寄于厚望。经过努力,已知张轨是泾川人无疑,目前正寻觅从晋至明代600多年间泾川张姓族谱。近日,张应民先生给我来信,更明确了他们这一支张姓的脉源:“我们田市张族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宁州(县)店头村迁来,这已确定无疑。店头村张姓由宁县早胜南面的白马庙迁来,但不知迁移时间。白马庙张姓由泾川逃难而来,但何时由泾川何乡何村逃什么难,不得而知,但我们是泾川人,已确定无疑”。

    张轨是十六国前凉的奠基人,因为出了张轨,安定(泾川)张姓有了郡望

    张姓在中国为第三大姓,仅次于李姓和王姓,人口总数近1亿。张姓始祖名挥,是黄帝之子少昊的第五子,他发明了弓,在狩猎时代可谓功盖天下,黄帝封他一个专管制造弓的官,叫弓正,又赐他张姓(意即张弓),张挥即张姓的始祖。山西太原王故村有台骀庙,台骀是挥之孙,王故村便是张姓的最早居住地。春秋时,晋国是张氏的主要历史舞台,西汉时,张氏遍布中原、关中等8个郡域。安定张氏出自西汉赵王张耳之后。

    张姓郡望自汉魏以来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古代有5部姓谱记载张姓,《唐贞观八年(631)条举氏族事件》提到了唐初的张姓郡望,唐宪宗时(806——820),杜宝撰写的《姓纂》,列出了清河、安定、范阳、太原、南阳、敦煌等43个张姓郡望,这是按照合族聚居而“丽甲当时”的标准选出来的。北宋祥符(1008——1016)年间,陈彭年的《广韵》列有14个张姓郡望: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等。反映的主要是唐末五代以前的情况。南宋绍兴三年(1133)邓名世、邓椿年父子的《古今姓氏书辨证》所定张姓郡望有9个。元明之际的宋濂(1310——1381)的《张氏谱图》说:张姓有安定、范阳、太原、南阳、敦煌、武威等43望。唐至明代的5部谱籍记载张姓郡望,其中3部都列出安定,并且位置都很靠前,可见安定郡在历史上地位之重要。

    近现代学者对安定张氏的研究成果颇丰,谢均祥编著的《中华百家大姓源流》(1998年版)说:“安定乌氏张氏,出自张耳第15代孙张烈”。程有为编著的百家姓书库《张》(2002年版)云:安定张氏,安定郡乌氏张姓家族是西汉赵王张耳的后裔,魏晋时“家世孝廉,以儒学显”。张烈,曾任外黄县令。他的儿子张显(一说张温)官至太官令,主管皇帝膳食。孙子张轨,西晋时任凉州牧,是十六国前凉的奠基人。邓洪波的《中华姓氏通史·张》(2002年版)云:曹魏时期,西汉赵王张耳的第15代孙安定乌氏人张烈,出任外黄县令,成为地方父母官。张氏“家世孝廉,以儒学显”。到张烈的儿子张显,官至太官令,主管皇帝御膳。孙子张轨出仕西晋,为凉州牧,将凉州开辟为安定张氏的乐土。张海瀛《中华姓氏谱·张》(2002年版)再次肯定了安定郡望张氏是张轨之后,“曹魏时期,张耳15世孙安定乌氏人张烈,出任外黄县(今河南杞县东)令,成为当地父母官。其子张显,曾入皇宫主管皇帝御膳。张显子张轨(公元255——314年),字士彦,永宁元年(公元301年),被任命为护  校尉、凉州刺史。他到任后,经过数年努力终于稳定了凉州政局。张轨之后,张氏家族占据凉州长达70多年。安定张氏,自张轨起,始扬名天下,成为望族”。
从以上四例记载可知,当代谱学界已公认安定张氏即安定乌氏张轨家族。

    张轨,晋安定乌氏人,年少时与皇甫谧为莫逆之交。他与子孙建立的前凉王朝,在317至376年,立国70多年,传位3代,共七任君,七王一帝,建都在甘肃武威,疆域为今甘肃南部、青海东部,亡于前秦。张轨被追为太祖,谥号武王,子张寔、高祖,明王。其弟张茂,太宗,成王。其子张骏,世祖,文王。骏子张重华,世宗、恒王。重华子张耀灵继任;重华兄张祚再任,威王。重华子张玄靓,冲王。骏子张天锡,最后一任王。

    张轨是安定乌氏人,乌氏县在魏晋前置平凉西北,魏晋时已迁至泾州东,张轨无疑是今泾川人

    在已有的文献中,对张轨的籍贯多称为“安定乌氏(今平凉西北)人”。但古今文献的作者均忽略了或不知乌氏县历史上曾数迁,也无张轨出生时乌氏县在何地,就应是何地人的历史观。幸好平凉已故著名史学家祝世林先生的《平凉古代史考述》说:“张轨他也是乌氏人(魏晋时乌氏县已迁至泾州东,应是今泾川人)。”

    祝世林先生考证说,“东汉时,六十余年的   汉战争使地区辖境遭受十分严重的破坏,北地、安定、陇西三郡两次内迁。安定郡自高平迁至   阳,东汉永建四年,安定郡未迁回高平(今固原),而留在临泾。因高平战争仍在继续,临泾接近三辅,比较安全,也可能在十几年战争中受害较轻,从此开始了以泾川为这一带政治军事中心的历史。郡的治所既然未回旧治,西边较远的县自然也不敢回旧治,就侨治在新的郡治周围了,这八个县的布局是:临泾在今泾川县水泉寺古城,乌氏县在泾川县东,高平县在泾川南……”

    在《平凉古代史考述·外编》的“平凉地区及有关各县历史沿革总论”中,祝世林先生又说:“东汉时发生长期的   族反汉战争,安定郡从高平迁至美阳,迁回时郡治未回原来的治所高平,而是留在接近三辅的临泾(水泉寺),将原在今平凉市境的乌氏县迁至泾川的东部”。“因为新县志所记乌氏县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乌氏县作简单解释:乌氏县战国时所置,原在今平凉市附近。其东移始现于《魏书·地形志》,时泾州领五郡,乌氏县属安定郡,如在原地就应属原州长城郡,故知其已经东移也。经查考,我以为东移的时间应是东汉”。

    《外编》在《泾川的历史人物》一节中说:“乌氏人张轨(前凉的创业者,乌氏已于东汉迁至泾川),也应是泾川人”。

    凡历史上属安定乌氏、安定临泾的人物籍贯,史书多以最初郡县治所属地注为今地,从此不再改变,这是错误的,只有把各朝代各县县治的迁移情况弄清楚,才能准确断定每次迁移后的今地。好在即将出版的《平凉地区志》将采用祝老的全区沿革新说。依此为据,张轨是今泾川人,是确定无疑的。

    泾川张姓现状:几乎都住在“塬”上——最丰产的农业区

    以1996年版《泾川县志》论,泾川张姓为全县第二(次于王)大姓,王姓5639户,张姓4185户。全县33万人,共7000多户,张姓约2万多人。全县共有255个姓氏。

    全县张姓户数占第一的乡镇有三,高平镇(共74姓)、荔堡镇(共112姓)、合道乡(76姓),均处一望无际的塬面,自古稳产高产;而川道以杂姓居多,山区大多住着人口极少的姓氏,如亢姓、力姓。历史上著名的泾州大姓还有胡、席、梁姓,现在多住在塬边、半山半塬、半川半山间,且均为数百户或百户以下。高平地处312国道旁,塬阔土厚,自古以集市闻名,至今有3万人出入赶集;荔堡更是万人以上的大镇,农、商、工均发达,富庶;合道乡塬面更广,地处著名的古道“合道”旁。除三乡镇以外,玉都镇有整村张姓的村数个,与丰台相邻。丰台则有“张观察”以姓冠名的整村张姓等村子,荔堡有“张茂才”为村名的整村张姓的村子。高平镇胡家峪村,塬地极多,整村千多人均为张姓,但村名以“胡”为村名首字,是否是泾州大姓“胡”减少后,张姓代之。

    这个现象说明,张姓人生存、发展能力强,所居之地都是耕地面积(塬地)广阔的好地方,宜农宜商宜交通,而未在山区小川间,山村间几乎无群聚张姓。

    宁县店头村也是农业发达之地,从泾川张姓一支由泾川到店头到临潼“一马平川”间赶麦场而不回原籍看,证明泾川张姓“自古就往好处走”。

    凡郡望,必人口众多,实力雄厚,泾川张轨后裔哪里去了?

    在古代,郡望即名门望族,“或以德行义举,或以功名勋业,或以人多势重,或以资财巨富而称名于地方。”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郡望,43望也不是张姓的全部。张应民先生认为:“张轨家族从曹魏时期到泾川距今已1800多年,在泾川一带肯定已是个非常巨大的家族。张轨及其子孙在前凉执政,大多数还应该生活在农村。如今,大多数生活在泾川的张姓人,应该说和张轨家族有关。”

    泾川人,无论姓氏,说起自己的籍贯,大都说从山西大槐树下来,和中国许多人说法一致,张姓也这么说。如果说张姓在山西得姓,是有根据的。但大多数人说是明代从大槐树下来,则仅仅是一个说法而已。我认为,泾川虽历经战乱,在东汉有过举县迁往  阳以及数次迁县的历史。但在每一次战乱迁移中,张姓人不会迁得一个不剩,相当的人应是生活在泾川的。而明代从山西确实有人迁到泾川,但目前的泾川张姓和其他姓氏也不是全部从明代迁来,明代之前泾川大地上不可能无一家一户。

    要把泾川张姓的族谱,从东汉记至今日,还需一番气力。而全国张姓的其它42郡望都从黄帝时代把自己的历史写到了现在。这主要是自明代以后,泾川张姓中的优秀人才都迁往外地了,而泾川出的读书人明显比邻县少,没有人才记自己的历史;二是明洪武年间的大水,一次性淹没了泾州古城,从商周至明代的泾川(郡、州、县)历史文献档案一夜之间被湮没殆尽;三是曾有仁人志士续谱,终因无发达的经济、交通条件,难度太大,几欲续而中止;四是泾川地近长安京   泾川人见惯了“浪花淘尽英雄”,漠然历史成为本能成为性格,现代人对三代以上的祖先,多连名字也不知,其它更不知,这已是习惯。人们并未因此而汗颜。关键只有一点,凡经济发达地区必文化发达,凡文化发达,必有力量、有人才写清一个地域间的历史。泾川在明代以后,什么都欠发达,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其实,泾川张姓历史需要写清的只有600多年,从黄帝至魏晋时代已很清楚,从明代至今大体清楚,不甚清晰仅在魏晋至明代之间。这一阶段的历史之秘,可能有前人写清了,或许就躺在北京、台湾及大都市的大图书馆的书海里,需要去下功夫寻找,找到一个线索就有重大突破。

    同时要这样看问题,我们今天写泾川张姓历史,决不是炫耀张姓出过唯一的皇帝,正好是泾川人;也决不是泾川张姓出了张艺谋这样的世界名人,而大作文章。攀龙附凤已不是信息时代人的风度。大家都很忙,没有狭义的浪    虚名、光宗耀祖的功夫。这仅仅是一个责任:每一个地域把自己姓氏的历史写清楚,从现在上溯至姓氏出现时,是对中国历史、人类历史、中华文明史和人类文明史的贡献,把这些拾遗补缺的事完成,小康社会才不会有缺撼。当然,泾川出了皇帝,出了张艺谋,这是泾川无论面对5000年历史,还是面对10万里世界,都是值得永久永久自豪的事。近现代,泾川考出去了成千上万的张姓大学生,泾川张姓在全国各地和海外成就大业者,正春风满面,如日中天;学问满腹,手不释卷的老前辈在泾川内外都有,我吁请大家在方便与不方便时,都留个心,能把相互所知的历代家谱信息公开,泾川张姓郡望及张轨后裔的历史,泾川张姓之间的关系及共同的历史,很快会说清楚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都能完成,明代以前和以后的泾川张姓历史肯定能大白于天下。张应民先生来信还说:“(明)程文绣篡修过《泾川张氏宗谱三卷》”,是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刻本,属《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北宋张达及子张中孚、张中彦及子孙多入仕为官,是金代著名的宰相之家,《金史》有传,他们是徙自安定的,关注他们的世系,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收信不久,恰遇祖籍丰台张观察村的张延平先生从海外回乡探亲,他的父亲张雨卿先生为少将,生前长期做外交官。父子俩为泾川设立了两项奖学金,为家乡公益事业贡献巨大,延平先生现在多个国家经营企业。我即请他寻找《明代张氏宗谱三卷》,他在台湾悉心查找,得到几十条资讯,已知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数量最多的单位。还有在北京就读、工作的泾川张姓青年们,正在认真负责地在首都各大图书馆查找。这一历史之秘,揭示之日不会太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