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民俗风情 >> 正文内容

活跃在泾川的古庙会

2009年12月17日 来源: 点击数:
 

  泾川县清州治,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也是出使塞上的重要驿镇。康熙、雍正时期,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农业、手工业、商业逐步发展起来,乾隆年间达到了繁荣鼎盛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城市商贸也活跃起来。商贸的发展又促使带有迷信色彩的一种集市形式——庙会也相应增多。商人们对修庙(包括舞台)唱会戏,大力给以扶植资助,以吸引农村及外地人开展物资交流。庙会的增多,戏剧的商业化随之兴起,戏会、班社相应而生。据《城隍庙布施碑》中记载,道光年间泾川县已有县戏会这个组织。泾川县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白班长”、“杨班长”等戏剧世家的形成,无不与这一时期兴盛的庙会有关。商业、庙会、戏曲三者有着极其紧密的依存关系。

  过去由于历史的偏见,清代戏剧班社没有发现完整的记载,而遍及泾川每个自然村的庙会(舞台)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明当时庙会十分活跃。就泾川城区来说,自清代延续到民国后期的古庙会就有18处之多。从正月十五开始,月月都有,有时一月达两处庙会,一直唱到八月十五以后天冷了才停下来。演出达80多天,平均不到五天就演一场戏,演出达170多场。可以推测,每年活跃在城区的戏曲班社不下六七个。这对一个不大的县城来说够活跃了,也吸引了不少商人。如当时农历三月二十日(西王母宴会)瑶池庙会,远道而来的有长武、彬县、庆阳、镇原、宁县、崇信、灵台、华亭、平凉等商人。民国时期,从瑶池庙会延续、扩大到“大操场”骡马会,会期长达半月之久。庙会对当时泾川的商业、戏曲、城区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