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为民法规 >> 正文内容

2023年生态循环农业整县建设试点工作要点

2023年07月18日 来源:泾川县人民政府网 点击数: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的开局之年。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县建设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环境节用保育“三项任务”,不断健全完善生态循环农业机制体系,加快形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格局。

一、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高效发展

(一)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牛产业坚持小群体大规模与适度规模经营同步推进,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工程,新建千头养牛场1个,提升改造经营主体5家,扶持王村、党原等12个乡镇脱贫户及“三类户”购买平凉红牛1124头,到年底,全县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7万头和2.97万头。深入推进“护园强果”行动,扎实开展“十大转型提质”行动,全县栽植矮砧密植设施苹果园5000亩,完成老果园改造3万亩、标准化管理15万亩,全县苹果园面积保持在18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25万吨。按照“扩量提质、科技赋能、全链发展、效益倍增”的发展思路,坚持设施生产和高原夏菜并举,加快单品规模化发展,引进新建七代下挖式日光温室79座、钢架大棚474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按照“片带种植、区域推进”的思路,持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丰富栽植品种,创建集中连片金银花、柴胡、万寿菊中药种植基地,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1.5万亩。

(二)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年内建设3万吨中心粮库1处,在荔堡镇问城村、南李村建立粮食烘干厂2处,实施红河乡脱水蔬菜厂脱水蔬菜晾晒棚建设项目。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牵引产业价值链提升,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保持在60%以上。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行动,加快推进平凉红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工作。积极提升王村完颜、泾明白家、汭丰郑家沟、城关凤凰等景区品质。深度挖掘王村四坡、党原完颜洼、城关共池等历史遗迹文化,培育文化旅游名村。持续做强做精田家沟、关山林场、红河田赵等生态旅游,拓展休闲度假空间,带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面提档升级。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农副产品网络零售、直播带货等规范健康发展。

(三)打造农业精品品牌矩阵。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程,积极拓宽“平凉红牛”等优势特色区域品牌宣传推广渠道,推进企业产品品牌纳入“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扶持壮大“回中”“泾丰”“贡池”“泾川甜瓜”等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特色农业品牌,打造品牌矩阵。推行农产品包装标识销售,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经营机制,通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营销,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四)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和尾菜高效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大力实施“粮改饲”整县推进,加大玉米秸秆全株青贮利用,力争全县“粮改饲”面积达到9.2万亩,秸秆饲料化利用达到31万吨以上。投资650万元,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以秸秆等资源饲料化和燃料化利用为重点,培育壮大秸秆等资源综合利用市场主体,建立健全收储运、产加销体系,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新机制。因地制宜推广尾菜堆(沤)肥、直接还田、行间还田、饲料化等处理利用技术。年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尾菜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90%和53%以上。

(五)持续推进畜禽粪污全量化利用。加快推进畜禽粪污区域性处理中心建设和商品有机肥生产,大力推行畜禽粪污集中收集、运输,肥料化处理和商品化销售产业链经营模式,持续推动以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的能源化、规模化、专业化沼气工程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1%以上。

(六)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品回收利用力度。持续推进加厚地膜应用,示范推广生物降解地膜,集成应用地膜机械捡拾、适期揭膜等高效回收技术,废旧农膜回收率保持在84%以上。进一步推广农药包装物“户上交、店回收、镇集中、县处理”模式,不断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60%以上。

三、促进资源环境节用保育

(七)持续提升耕地地力。坚持把农田建设与宜机化改造、撂荒地复耕复垦、荒废苗木地整治、打造粮食生产优势片带等相结合,积极推广“一户一块田”“一企一基地”“一户一台地”等经验做法,整村整乡整区域推进,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继续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开展秸秆覆盖还田、旋耕还田、深松还田等示范应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在苹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主产区,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工程和集雨蓄水灌溉工程建设。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穴播、深耕蓄水保墒、免耕深松、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建设一批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

(九)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继续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种肥同播、智能配肥、机械深施、有机肥替减化肥、配方肥、水溶肥、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无人施肥机、智能配肥机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纵深推进农药减量控害行动,重点推广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扶持发展植保专业服务组织,融合推行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年内化肥、农药减施率分别达到0.4%、0.5%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8%以上。

四、优化创新驱动与约束激励机制

(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人才培育。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和“头雁”“雁群”工程,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巾帼行动等,探索建立乡村工匠培养和管理制度。分作物、分区域成立专家指导组,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推广。围绕果、畜、菜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年内培训各类高素质农民400人,完成各类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

(十一)做好种业保护利用和创新。加强与省内外院校合作,充分发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院士专家工作站、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作用,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支撑重大工程建设。持续开展平凉红牛选育性能测定,加快推进品种选育步伐,试验开展智慧养殖示范,推广一码通牛胃丸芯片和配套固定通道数据采集机。持续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生产技术应用范围,深入推进玉米、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形成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综合性生产技术模式。

(十二)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联合体等为主体,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行动,申请中央、省市资金,扶持壮大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5家,开展百家新型经营主体评选奖补,年内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家庭农场50个,“五有”合作社比例达到60%以上。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扶持规模较大的合作社根据发展实际积极建办企业。

(十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实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品质提升、优质农产品消费促进、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四大行动”,健全完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推动生产操作规程“进企入户”,“三品一标”农产品增长8%以上。不断加大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年内农畜产品例行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产品定量检测完成1.5份/千人。

(十四)加大机制模式创新。在县域大循环上,着眼县域循环农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加快建立种养循环信息服务中心等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平台,培育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县域范围内生态农业循环支撑保障能力。在园区中循环上,依托标准化种养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第三方企业或社会化组织建立的有机肥、沼气、污水处理等废弃物利用工程为纽带,采取合同订单、供需协议等形式,统一调配区域内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尾菜烂果等农业废弃物,基本实现园区内秸秆与畜禽粪污等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在主体小循环上,重点建设堆肥设施、固液分离设施等,将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后施用于种植园区,实现种养循环。

五、切实强化工作保障

(十五)强化组织领导。县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工作任务和要求,推动资源要素向生态循环农业聚集,合力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县建设试点工作。各乡镇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抓紧制定年度工作要点,不断健全完善推进机制,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工作质量。

(十六)强化项目支撑。积极谋划和争取实施一批符合国家、省市规划布局、契合我县循环农业发展实际的项目,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力争全县生态循环农业投资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十七)强化典型培育。围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循环农业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运行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经营主体,形成一批能学能看的新技术、新模式,辐射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

(十八)强化调度评估。健全完善监测调度机制和试点评估体系,推行季调度、年评估制度,确保各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各乡(镇)要按季度报送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和工作中的亮点,合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2023年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一、优势特色产业

1.牛产业:建设绿色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1个、年出栏量2万头以上。建成丰台镇伍冢村千头肉牛育肥基地。

2.果产业: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5万亩,建设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21个0.8万亩,建设良种繁育基地1个400亩。实施好飞云镇高标准矮化密植设施园、丰台镇千亩矮化密植果园、生态扶贫暨矮化密植设施园等重点项目。

3.菜产业:新建种子(种苗)基地4个12亩。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0.5万亩,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0.2万亩。新增设施蔬菜1000亩。

4.饲草产业: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8个2万亩。

5.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创建省级肉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甘味平凉红牛产业集群项目。

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1.秸秆、尾菜和果木剪枝循环利用:建设农作物秸秆燃料化利用基地1处,完成玉米秸秆青贮31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持续开展田间尾菜处理利用,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3%以上。

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1%以上。

3.农业投入品田间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广使用高标准地膜及全生物降解地膜,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等工作,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4%以上。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回收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三、资源环境节用保育

1.旱作节水作业: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万亩。

2.高标准农田: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改造提升0.5万亩。

四、机制创新

1.创新肉牛、苹果产业区域一体化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2.在设施农业基地加大秸秆反应堆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等新技术推广力度。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