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随笔记事 >> 正文内容

【名家写泾川】郑欣淼 | 泾川二首

2019年11月29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其一

漫步回中日渐长①,山桃才笑草犹黄。

从来冲要扼关陇,最是风云数魏唐。

迢递城楼垂翼客②,逶迤泾水向阳庄。

行人尽说西王母③,欲访瑶池路渺茫。

其二

泾州佛事岂虚传?梵呗当时曾满川。

难觅遗基大云寺,犹留石窟小西天。

重函方兆三番瑞④,一窖又藏千载缘⑤。

新塔凭栏多断想,女皇步武果无前。

① 甘肃泾川历史悠久,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安定县,后秦置雍州,北魏置泾州。唐至德元年改名保定县。金大定七年改名泾川县。泾川又名回中。

②唐诗人李商隐曾在泾州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驻今泾川县)。在泾川的数年中,他写了《安定城楼》、《瑶池》、《回中牡丹为雨所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著名诗篇。

③在我国各地的西王母宫庙建筑中,甘肃省泾川回山(回中山)王母宫以始建之早、规模之大而被公认为西王母祖庙。泾川“西王母信俗”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④泾川佛舍利凡三见:隋仁寿元年(601),始分舍利于泾州大兴国寺;武周天授元年(690),诏于大兴国寺遗址建大云寺,发现隋舍利,遂置金银棺供养。1964年,大云寺遗址发现金棺银椁五重套函,内有舍利十四粒,此一见也。1969年,大云寺遗址又发现佛舍利若干及套函,此二见也。2013年1月,大云寺遗址东侧又发现诸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此三见也。大云寺于明洪武年间因水患湮没。

⑤2013年1月,大云寺东侧宋龙兴寺遗址发现地宫,窖藏北朝至唐宋佛像约二百四十件(组),地宫砖铭记入藏时间为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距今正好千年。

【作者简介】

郑欣淼,男,汉族,陕西省澄城县人,1947年10月生,中共党员,西北大学党政专修科毕业。1970年参加工作,1992年前在陕西工作,曾任中共陕西省委研究室副处长、处长、副主任、主任,中共陕西省委副秘书长,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2010年当选为中华诗词学会会长。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郑欣淼着力研究政策理论、文化理论,先后撰写了《政策学》等多部学术专著。同时,郑欣淼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曾出版两部旧体诗词集,并在报刊上发表不少散文作品。1999年以来,在博物馆建设、文物与旅游、文物保护体制改革、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等方面,发表了多篇论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