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故事传说 >> 正文内容

【大云寺故事】舍利石函天造就

2019年06月14日 来源:泾川大云寺 王母宫大景区 点击数:

1964年12月下旬,平凉市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生产队社员在平田整地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状如古墓的地宫。经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清理,出土了14枚佛祖骨舍利及琉璃瓶、金棺、银椁、铜匣、石函五重套函。该石函由细腻的青石雕琢而成,呈长方体,高42.5厘米、长50.5厘米、宽49.5厘米,函盖呈覆斗式,四周刻缠枝莲纹,正中刻有“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6个阳文隶体字,工整规范,庄重大方。石函正面自右起,刻“朝散大夫行司马孟诜撰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铭文凡一千字,点划清晰,错落有致。1971年9月,郭沫若先生陪同外宾来兰州访问,亲自鉴定了这批文物,指出“舍利石函,贵在石函”。

对照石函铭文和唐《广弘明集》辑录的《隋国立佛舍利塔诏》得知,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隋文帝下诏在全国30个州建舍利塔,14枚舍利被高僧送往泾州(今泾川),在大兴国寺兴建舍利塔和地宫。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后,敕令诸州兴建大云寺,藏《大云经》。泾州大云寺在隋代大兴国寺原址兴建,并把原塔基下的石函和舍利取出,请了当时制作金银器工艺水平最高的工匠,选择当时最珍贵的珠玉宝石,做成鎏金铜匣和金棺银椁,并用琉璃瓶盛装14粒舍利再配以石函,于公元694年重新瘗葬放入地宫,建塔供奉。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称:泾川出土的五重套函,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引入佛教,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在佛教考古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令人称奇的是,隋文帝在全国30个州新建舍利塔的过程中,都产生了奇异的自然现象或祥瑞之兆,各州纷纷向隋文帝报喜,王劭的《舍利感应记》对此作了详细记载,其中泾州的石函是天然形成的。

据记载,“泾州大兴国寺立塔,三处各送旧石,非界内所有,合用为函,恰然相可”。意思是说:在大兴国寺建舍利塔,准备造一个用以安放佛祖舍利的石函的时候,有三家施主各自献出旧日已经磨好的石板。这些石板的用材,都不是泾州所产的。兴国寺制石函的工匠,对这些石材再未进行任何加工,就能把它们完美的组合成一个石函,而且完全合乎盛放佛祖舍利所需的石函的规格要求。

隋代朝廷官员著作郎王劭根据这些报告写了一部书,共20卷,名叫《舍利感应记》,这部书也收录在《广弘明集》和《法苑珠林》中。

参考资料:

1.《甘肃省泾川县出土的唐代舍利石函》,1966《文物》第三期。

2.《泾川文化遗产录》,作者:张怀群、赵晓春、魏海峰,2011年,中国文史出版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