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民俗风情 >> 正文内容

端午节:那些你不知道的文化密码

2019年06月09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是开端、开始,“午”,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特指五月初五。每年的农历五月,正是一年之中最热季节的开端。

端午节的称谓在南北方有差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各地叫法不同,过节习俗迥然,但有三个端午习俗人人皆知:吃粽子、挂艾草(菖蒲)、喝雄黄酒。

陇东习俗:吃粽子、戴荷包、挂艾草、系红绳

在陇东平凉、庆阳地区,端午节习俗为吃粽子、戴荷包、挂艾草、系彩绳。其实,在甘肃大部分地方,端午节都会给小孩戴荷包。把中药艾草、白芷、菖蒲、冰片、苍术、雄黄、樟脑等研成细末,装入锦囊中,利用中药的芬芳气味,来达到驱除病菌和增加体香的作用。荷包上绣有花鸟虫鱼等图案,或做成各种动物形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虽然“庆阳香包”久负盛名,但“平凉荷包”也不比庆阳逊色。

除了戴荷包、挂艾草,平凉乡间早年端午节还流行系红绳。不论男女老少,在端午这一天都会给手腕上系一根红绳,后来逐渐演化为五彩绳,据说可以辟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记得小时候,红绳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

早年间在陇东乡村,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等,辟邪祈福。而在庄浪、静宁等地,家家户户端午节都会悬挂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陇东一些地方过端午,还讲究穿新衣、游百病。这一日,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出门游走,“游百病”即出门游走,游乐不生病之意。

关于过端午吃粽子的来历,说法很多。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从晋代开始,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到了隋朝,随着科举的兴起,就有了在考试前后吃粽子的习俗,粽子即为“中子”,寓意高中,也就是当今高考生考试前吃粽子的来由。

艾灸之草:年轻人错把青蒿当艾草挂门前

在平凉城乡,每逢端午节来临,人们总是将艾草悬挂于家中门上“避邪”。然而笔者发现,很多城里人过端午时,在自家门口悬挂的并非艾草(艾蒿),而是青蒿。

说起端午挂艾草,当今年轻人很多不认识艾草,不知道艾草和艾蒿有何区别?其实,艾草也叫艾蒿,是一种东西。艾草别名很多,如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蓬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艾草在平凉农村也叫“艾”或“艾灸草”,杆子一般呈褐色或灰黄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面有灰白色茸毛,叶片为羽状半裂椭圆形,花冠呈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艾草可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为印泥的原料。

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如今,随着城镇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年轻人不识五谷都很正常,更别说让他们识别艾蒿了。于是,端午前街头售卖的艾蒿,有些不是真艾蒿,一些市民错把青蒿当艾蒿悬挂门前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那么,端午节该如何识别艾蒿和青蒿呢?

先是看叶子的形态,青蒿杆子直立,上部多分枝,叶子像鸟类的羽毛。艾草(艾蒿)杆子直立,叶片形状酷似手掌,茎杆及叶片的背面密生白色茸毛,柔软而光滑。

二是闻味道,青蒿一般散发出的是青草味道,有的甚至还有一股淡淡的臭味,乡民俗称“臭蒿”,而艾蒿散发出来的是特有的清香味。由于艾蒿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蒿,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端午节由来:屈原并非惟一的端午“形象大使”

自古以来,全国各地端午节风俗各异,有吃粽子、赛龙舟、画额、射柳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文化的逐渐式微,当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端午节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似乎只剩下了吃粽子这一个项目,甚至有人称端午节为“粽子节”。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原本是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的节日。因而,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吃粽子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中,一些传统节日大多被后人附会上某些传说作为“起源”,但经史学家考证,这些故事传说远远晚于节日诞生,是后世构建出来的。因近代前对历史考证缺乏,导致各种牵强附会的起源说法甚多,也由于某些历史人物碰巧与端午节有关联,于是便产生了“纪念说”,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近代,有史学家指出端午纪念屈原说法的错误,因为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节已经存在。综览汉魏文献资料可发现,誉满天下的楚文化传人屈原,在汉魏之前的端午节活动文献中,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记载,因而许多学者认为,端午节与屈原无关。

在民间传说中,端午除了屈原,尚有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等等说法。

历史文学,往往是舞文弄墨者把自己的爱恨情仇记录留给后人的纪念品。而重伦理、爱憎分明的“汉魏文人”,特别痛恨忘恩负义又称雄一时的霸主,如越王勾践、晋文公等,把悲悯之心投向直言敢谏的伍子胥与功不求报的介子推,还有东汉苍悟太守陈临。于是,在汉魏之后,便把节日与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五月五纪念伍子胥说法(《曹娥碑》),也有纪念晋地介子推说法(《琴操》)。当历史的长河流入东晋,经过战乱洗礼的文人虞预在《会稽典录》中,又添加了五月五纪念曹娥的说法,善良的百姓又把同情之心献给了孝女曹娥。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本姓“芈”,并不姓“屈”。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当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另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屈原死后400多年的事了。

严格意义来说,端午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