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古今之缘 >> 正文内容

泾河水泉寺大桥与泾州佛舍利的历史因缘

2018年01月03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一一摘自作家张怀群先生《泾川49年间在一个地方连续三次发现佛舍利》

1969:建水泉寺泾河大桥取土时发现泾州北周宝宁寺供养的佛舍利

水泉寺泾河大桥位于县城西北140米处的泾河之上,是泾镇公路与西兰公路的结合点。1959年县交通局负责修建20孔石墩台木衍架桥,长232.9米,宽5米,18、19号桥墩于1966年8月被洪水冲毁,交通中断。1967年经省交通厅批准,重新修建石墩台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1968年12月竣工通车。桥体11孔,跨径20米,长265.5米,宽9米,载重汽—13吨、拖—60吨,总投资51.2万元。

水泉寺泾河大桥和王母宮石窟、大云寺、宝宁寺有巧遇之故事。

1966年文革开始,1967年文革中建设受干扰,但省交通厅批准修此桥,可谓幸运。1968年破四旧、文革武斗达到高潮,但武斗正激烈时,修桥亦火热时,修桥始终不停工。当时,水泥钢材到不了河北开阔地,也不可以存放河滩,民工也不可住河床地,河之南却无宽畅处,建大型工棚,材料、技朮皆奇缺。王母宮石窟则成了无成本的现成库房,水泥即堆满石窟,民工住在木阁楼上。本地、外地的造反派、红卫兵看见水泥堵严了石窟造像,以为是库房,悻悻离去。否则,距西兰公路(后312国道)大动脉几十米的建于北魏(公元377年左右)的王母宮石窟内大小千尊佛像将被毀。

1968年12月,桥成,但桥北端长长的引桥极待以土夯筑,遂就近在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五队耕地取土,动土时,发现了北周比丘慧明造佛舍利套函,套函由石函、大铜函、小铜函、硫璃瓶组成,硫璃瓶内有舍利数十粒,石函内有银质医用刀1把(一级文物)、铜质医用刀1把(一级文物)、白玉发钗1个(一级文物)、金质发钗1个、铜质发钗10多个。石函属青砂岩质。函体长方形,盝顶式盖,子母口扣合。石函外部立面有供养人、双狮等浮雕。阴刻楷书铭文96字。纪年是北周天和二年岁次丁亥八月庚子。北周天和二年是公元567年,从碑文中可知,在慧明造佛像之前,宝宁寺己供养着佛舍利。造像后,把造像过程刻记在“仰为七世所生法界合识”的即宝宁寺供养佛舍利的石函上,与佛舍利石函一起传承,以实现“合国黎庶俱登正觉”之宏愿。同时,发现了北周宝宁寺,这之前,无一人一字传承过泾川有北周宝宁寺。

因修水泉寺泾河大桥,一是保住了北魏王母宮石窟,二是泾川第二次发现佛舍利。

水泉寺泾河大桥之前,泾河上无可通汽车之大桥,泾川1409.3平方公里土地,实际被泾河分成两大块,历代隔河而治,北原6乡镇十几万人的命运、吃穿住行、悲欢离合,

因泾河之渡而遇阻,其沐浴现代文明必须进县城,只有泾河大桥之通车之后,北原6乡镇十几万人才能坐汽车、机动车或不用赤足涉泾水而安全顺畅昼夜入县城,受教育、买入卖出、治病医序不因河隔而中断,才能乘车去平凉、兰州、西安、北京、世界,泾川县域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说,1969年前,北原6乡十几万人没有坐过汽车(指卡车,带篷客车还未普及)进县城,再去省城、北京。而以步行、坐手推车、架子车、拖拉机,或骑毛驴至泾河,过木桥、季节简易桥、冰桥到县城后,才可乘长途客车去现代世界,北原文明进步水准因此比南原、川道差距百年。

拱桥技术己过时,今后不会准建大型拱桥。而此桥11孔,拱型优美典雅,是东汉创立拱桥之后,泾川传承拱桥的经典之作,它无赵州桥、卢沟桥历史之久,但己是泾川地标,它和汭河大桥、王母宫山形成缺一不可之泾川乡愁标识,和延安宝塔、宝塔山下拱桥标识意象相近,早己和王母宫、大云寺互为一景,是现成的旅游景点,导游有讲不厌的故事。

大云寺石函说,原有古塔余基,在兹寺之右。兹寺之右即大云寺之西,此古塔余基下发现佛舍利14粒及石函,但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能肯定这就是隋文帝敕建的大兴国寺遗址。隋文帝给泾州大兴国寺敕分的佛舍利、金瓶、石函及统一式样、字体的塔下铭(统一式样、字体的塔下铭外地有发现)至今未找到。那么,隋文帝给泾州大兴国寺敕分的佛舍利、金瓶、石函之塔基在何处呢?或在大桥北,或在泾镇公路之下,或在泾镇公路之西。以2013年1月9日第三次发现佛舍利之亲身经历分析、理解,这种可能不易否定。虽然肯定需要发现,但如果没有此远见和预期、预案,万一发现了呢?发现了当然是万幸。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