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党原镇:“哪一门课都不能缺”

2017年06月03日 来源:甘肃日报 点击数:

两年前,泾川县党原镇陈坳小学校长陈志红因工作调动离开学校后,这个村小学62名孩子的音乐老师,被一台录音机替代了。

“我不像陈校长会拉手风琴给孩子们教唱歌……”新任校长代克龙为难地一笑说,“无奈之下,我当时就花了200元钱给娃们请了个录音机音乐老师”。提起两年前的音乐课荒,代克龙至今记忆犹新。

地处泾川县北部山区的党原镇,现在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有7所,这些学校没有配备音、体、美专业教师,其他教师每人要承担五六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无暇顾及音、体、美教学,音、体、美成了这些“麻雀学校”的短板。

课程开设不齐全,谈何教育均衡发展?在充分调研、论证之后,党原镇教育办提出了“联校走教”的解决方案,计划在地缘相近的几所学校实施片区一体化管理,除了音乐、体育、美术教师资源共享之外,还将“强校”的管理经验和教学模式移植给“弱校”,实现管理同步、培训同题、共同提高。

就这样,全镇的7名音、体、美教师,成了小规模学校孩子们的“共享教师”。

王小娟是城刘村幼儿园的音乐老师,同时她还负责“走教”城刘小学、李家小学、赵家小学的音乐课,最远的李家小学骑自行车要40分钟的路程。

“小规模学校的孩子大多没上过幼儿园,没有接受过音乐启蒙。”王小娟不无感慨地说,“城刘村幼儿园孩子一节课就能学会的歌曲,在李家小学三、四年级教了三周还是跑调。有个孩子哭着说,‘老师对不起我太笨了’,我一下子就愣住了,我想,孩子们太需要我了!”

“每次我拎着美术课材料去走教学校,孩子们都会跑到学校门口帮我拿袋子,一直问‘今天我们做什么呀’,上课热情非常高。”走教的美术老师郭明霞欣慰地说,“虽然孩子们的手工还有些粗糙,但是一天比一天做得好!”

走教老师不仅教孩子,也教对应的“帮教”老师,当孩子们对一节课的内容不能充分掌握时,已经学会的帮教老师就会发挥后续指导作用。

代玉娟就是城刘小学的本校“帮教”老师,负责指导孩子们的美术课。“有一天,郭老师教一二年级的孩子们用餐巾纸和毛线缠洋娃娃,张朔同学没有学会,课后她让我教她。”代玉娟开心地说,“我没想到,她第二天上课居然拿来了10个洋娃娃,都是她自己做的。有了专业老师,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在城刘小学,郭明霞老师播下的美术“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两年的走教时间里,四个年级的孩子们亲手做的瓦片画、粘贴画、纸花等堆满了一个展室,楼道里、教室窗台上也布置上了孩子们的作品。

“音、体、美课程对孩子们感知美的启蒙无可代替。”党原镇教育办主任张涛说,“课程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本保障,每个孩子都有享受知识的平等权利,哪一门课都不能缺!”

如今,陈坳小学的录音机也“退休”了,新来的音乐老师教会大家唱《小螺号》《大风车》还有《郊游》,一下课校园里就会响起孩子们的欢笑声和歌声。三年级的邵金鑫同学喜欢上了体育老师新排练的呼啦圈操,每天下课后就拉着同桌一起做。

在去年党原镇教育办的年终考核表里,走教学校的成绩集体上扬,甚至连续两年拔得头筹。在全镇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里,都能看到走教学校的孩子们大胆展示才艺的身影。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