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寻根专栏>安定郡望 >> 正文内容

泾川回山抗战忠烈祠与阵亡将士公墓揭秘

2017年03月01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2015年,国民党抗战老兵出现在天安门阅兵式方队和观礼台上。儿子张雨宇经过4次考试,有幸被选为北京大学志愿者,佩戴15号志愿者证,在天安门东观礼台(西观礼台的志愿者是清华大学学生)为观礼者、抗战老兵服务,有机会远远看见了习近平主席乘检阅车往来、受阅部队和装备经过的真实。我说,你在现场,这最主要,就像1949年10月1日,无论在天安门广场哪一个角落,都亲眼看见了那个现场的情景,这与看电视、看照片、看回忆文字不一样。

这时候,70年前的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真相随之还原,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所有人,也将逐渐被人们记起。这时候,泾川县档案馆珍藏的民国《泾川县志》及泾川抗日战争档案亦走进了全人类的共同记忆,70年前泾川抗日战争的史实画面随之活了起来。

泾川回山抗战忠烈祠

泾川回山王母宫石窟阁楼第四层即最高层上,40多年间我去过十多次,脚下是木板,东面是玻璃窗,柱子林立,空空荡荡,干干净净。在清末以前,这里曾经是燃灯佛楼①。以前我没想到,在1939年至1949年左右,这里是泾川抗战阵亡将士忠烈祠。当时,这里应该有木质祭祀台,台上,应该供奉着数排木制灵牌,灵牌上写着抗战阵亡将士姓名,祭台上肯定有水果、鲜花、香烛之类。每到特定的日子,泾川县的地方官率领各界人士,在这里祭拜抗战阵亡将士。

1939年之后,泾川籍抗战阵亡官兵入祠享祀。他们是国民党二十九军、十六军、陆军三十四军、第四集团军等部队的上士(士兵军衔中最高级别)、中士班长、上等兵(高于列兵。上等兵服役满一年可晋升为下士,也可复员)、一等兵、二等兵、列兵(服役满一年后晋升为上等兵)。他们是今人曾不敢提起、或已经遗忘、或莫名失踪、或知道己经离世但不知遗骨孤魂在何处的亲人,他们或有后人,或没有子嗣但有谪亲、旁亲的后人。但他们的后人、亲属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还躺在档案馆的档案中。

今日健在的泾川耄耋老人,有的人殆知道他们的名字、祖籍村社,或能依稀记起王母宫石窟阁楼上的那座忠烈祠。

民国《泾川县志》②卷十六祀祠志祠庙条下载:昭忠祠,前清回乱平后,奉旨,各省县设昭忠祠,死难官兵士绅祠在城内,今毁。民国二十七年抗战发生,改设忠烈祠于宫山大佛洞楼上。

民国《泾川县志》卷十七祠祀志祠庙条下对忠烈祠的记载和抗战阵亡官兵入祠名单如下:

忠烈祠,在治西北二里回中山麓大佛洞上层,抗战阵亡官兵入祠。姓名如左:

范俊杰 王振财 王志俊 张宏谋 梁子义 魏进明 姜兴周 陈天禄 梁喜保 张保元 严更生 张海玉 李尚 谢德有 曹德光 王聚有 赵荣贵 张金绪 史荣奎 高天存 薛佐唐 李悴焕 张德发 薛应瑞 王精忠 冯有才 王占云 杨海山 薛孝昌 邓西蓭 鲁国治 严文元 杨连存 冯进义 左荣华 何升武 梁鸿魁 卢占元 王得明 吕凤先 温占奎 袁主裁 任立学 景双万 杨雨生 柳斌兴 曹占彪 刘志福 毛进才 毛玉芳 李作栋 曹宗仁 王乃义 刘保学

十六军五三师一五九旅三一五团一营二连班长史正芳 胡有连

十四师八十二营六连列兵温进义

陆军三十四军三一九团三连一等兵李清禄、王德昌

陆军三十九师上等兵王必清。

原属部队番号职级姓名阵亡日期战役地点备注
陆军十七师列兵范俊杰三十五年五月  
警备第一旅上士薛孝昌   
第四集团军列兵严文元   
骑兵第六师上士王占荣   
陆军三十五师列兵梅海山   
陆军三十五师上士鲁国治   
陆军三十五师列兵冯景文   
陆军三十五师列兵杨连存   
陆军四十六旅列兵左荣华   
陆军四十六旅列兵袁主裁   
陆军四十师列兵赵荣贵   
陆军四十师列兵高天存   
陆军三十二师列兵王乃文   
陆军三十二师列兵李作栋   
陆军四十六师列兵赵明远   
陆军一百六十九师上士王聚有   
陆军二十八师列兵史荣魁   
陆军六十五师列兵张金绪   
陆军一百五十七师列兵曹德元三十四年三月  
陆军四十六旅列兵巨贵堂三十六年三月  
陆军一百五十七旅列兵赵荣贵   
陆军四十六旅列兵薛万魁   
陆军四十六旅列兵张源   
陆军一百七十八师列兵严得华   
陆军四十二师列兵史炳忠三十七年三月  
陆军四十二师列兵李得胜三十七年四月  
联勤总部薛金玺三十七年五月  
甘肃保安第一团上等兵何正虎三十七年七月  
联勤总部刘尚志三十七年八月  

民国《泾川县志》主修于1945年,之后续补。抗战阵亡官兵名单中,共65人(重记者外),其中有1947、1948年离世的6人姓名,这或是后来补录、入祠祀祭者。他们死在1945年之后,但生前肯定参加了抗日战争。

民国《泾川县志》卷十九金石志石刻条下记载:

忠烈祠前,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一座,民国二十八年四月二日,抗敌后援会立。

可知这座忠烈祠于1939年4月由泾川县抗敌后援会建成并立碑。1939年至1948年间,泾川抗战阵亡将士灵牌入祠,享泾川官民祭祀。

据泾川文化耄宿王金生先生回忆,今回屋之北、文管所南墙一带平地上曾有一座60厘米见方、5米多高的的四棱型尖顶塔状石碑,以麻渣石质的两块碑石合砌,之上再砌两截而成,东面刻“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九个大字,字之上刻青天白日图案,后用黄泥抹糊。1966年至1967年之间,有造反派组织以绳拉倒拆尽。王金生先生所见碑状与民国《泾川县志》记载吻合。

这座碑存在了28年许,而忠烈祠毁于何时呢?据王金生先生回忆,1949年他己上小学,未去过、也未听说过忠烈祠,不知何时被毁。

忠烈祠殆存在了十年左右。尔后,人们对忠烈祠一词避之不及,不敢说、不敢承认这里曾经是祭祀抗日官兵之所,只能在心中默念这些殉国者的亡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