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驻村书记张云:“最后一公里”的守护人

2016年06月14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张云是省委宣传部文艺处主任科员,去年6月,被派驻到泾川县汭丰乡郑家沟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要扶贫,先入户。初来入户的3个月里,谁家因病致贫、谁家勤而无路、谁家懒而不做……家家的“难念经”都牢牢地抓在了他手上。291户1116人的贫困人口,59.8%的贫困面,在这组数据背后是304省道穿村而过的区位优势和留守农民致富无门之间的现实矛盾。如何解决?这是张云面临的头号问题。

  郑家沟村80座蔬菜大棚没多少人种,很多大棚破损大家不愿意再承包,土地金贵却撂荒,归根结底是还是没有技术且灌溉困难。张云跟村民们商量后,赴省上协调解决了蔬菜产业园的灌溉项目,对部分大中拱棚采取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租赁给有经验的专业大户经营,群众除享有每年每亩不低于500元的分红外,仍然享受原依附于土地的各种惠农补贴。在他的动员工作下,整修后的大棚全部被承包,贫困群众增收有望。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也已经得到了省农牧厅的支持,盘活了郑家沟村的“第一产业”,就带动了郑家沟发展的引擎。

  饮水困难是郑家沟村群众的大问题,对自来水未入户的特困户,张云协调南部水厂减免了主管道开挖分摊费和进户埋管人工费,接通了自来水,解决了部分空巢老人的饮水难题;对因饮水不安全导致患类风湿病的村民,张云与省卫计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协调衔接,安排4名本地医务人员赴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镇参加类风湿病医疗培训,以期解决这部分群众的病痛。

  郑家沟村民风淳朴山清水秀,又是吴焕先烈士纪念馆所在地,依托这一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生态旅游,是张云为郑家沟日后发展埋下的伏笔。在他的争取下,郑家沟村被列为国家级旅游扶贫试点村项目、省级旅游示范村项目有关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在精准扶贫的“硬指标”面前,张云手中的郑家沟村危房改造项目有序推进、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用房已经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应贷尽贷、电子商务服务点项目投入使用。

  然而在精准扶贫后续的“内动力”中,扶贫更要扶志气。张云发现一些“贫困户”之所以长期不能“摘帽”,与主观上的不思进取、努力不够,贪图安逸、不愿吃苦等关系很大,这就更需要精神扶贫。他带领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成员入户谈心,鼓励大家接受劳务技能培训或在临近的陶瓷厂工作。

  去年11月,张云上山入户时不慎摔倒,左脚撕脱性骨折,出院之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奔波在村里。他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一位老队长想为自己家里申报低保,被张云一口回绝;村里种树群众工费纠纷久拖未决,他主动督促协调解决。以前村里时有上访,然而张云驻村这一年,将解决问题摆在了第一位,将群众未来的“大事”化解于萌芽状态。

  张云,这位80后“第一书记”,在扎实驻村的1年时间里带领郑家沟村实现了整村脱贫,也为郑家沟村将来的发展做了蓄力筹划。在他眼里,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惟有了解、吃透了政策才能给扶贫开出精准药方,惟有守护好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让政策带着温度落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