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发展规划 >> 正文内容

泾川县“十三五”发展的总体构想

2016年01月11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央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攻坚阶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从宏观环境看,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几年,“一带一路”、陕甘宁革命老区、关天经济区等重大规划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着眼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开发的支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加大力度,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上更加灵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让中西部地区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所有这些,都为我们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改善城乡基础条件、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契机。

  从发展前景看,自身基础不断夯实,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备良好的优势条件。“十二五”期间,我县在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工业经济、实施城镇开发、培育旅游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随着西平铁路、西长凤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打通了我县东进西出的通道;红河油田百万吨产能建设、煤炭资源勘探开发的加快推进,为我们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转型发展开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随着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的加快建设,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即将进入蓄势崛起的崭新阶段,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有力支撑。

  从县情实际看,瓶颈制约依然突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面临诸多的困难挑战。经过多年努力,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特征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总量不足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提速赶超仍是今后工作的首要任务;特色产业的深度开发,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市场运作、链条延伸、产业融合等方面的任务更加艰巨;特别是面对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我们在加快脱贫攻坚、补齐发展短板等方面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等等。所有这些,既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所在,也是全县上下必须深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全面小康建设决战决胜阶段,特色产业开发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改造提升阶段,城乡公共服务进入均等普惠阶段,社会治理创新进入法治常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县上下一定要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用足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顶层设计上科学谋划,在攻坚克难上勇于担当,在补齐短板上主动作为,在干事创业上凝心聚力,努力开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全县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盯全面小康目标,紧抓发展第一要务,按照着力强化“四项支撑”、深度开发“五大产业”、加快构建“三大格局”的战略思路,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强化项目支撑,着力破解瓶颈制约,保障改善民计民生,多方增进人民福祉,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奋力谱写山川秀美富裕小康文明和谐新泾川建设新篇章。

  奋斗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紧盯全面小康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经济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坚持把果品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把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以稳定一产、壮大二产、发展三产为着力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增速分别达到6%、6.5%、11%,结构比例调整到31.2:23.8:45,绿色果蔬、畜牧养殖、地方工业、特色旅游、商贸物流五大产业集群日益壮大,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突破,高端化、集群化进程不断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快实施城乡道路改造升级,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通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达到98%以上;城乡安全饮水达标,实现自来水入户全覆盖,电力、通讯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区域空间结构得到优化,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化水平达到46%。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新改善。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42.15%;环境污染治理全面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之内,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环境保护能力有效增强。

  ——全面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各方面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招商引资水平显著提高,外贸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治素质明显提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二五”基础上翻一番,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就业更加充分,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面落实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突出精准脱贫,推动贫困乡村面貌发生新变化。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推动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严格按照“六个精准”要求,认真落实省、市“1+17”、“2+19”工作方案,精准施策,聚焦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多方培育富民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油用牡丹、山地核桃等多元产业,扩大设施蔬菜和畜牧养殖规模,鼓励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持续改善基础条件,集中实施建制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大易地搬迁力度,实现贫困村等级公路、安全饮水、动力用电和宽带网络全覆盖。多方优化公共服务,配套实施贫困乡村幼儿园、文化站、便民超市、金融服务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实现贫困村幼儿园、卫生所、乡村舞台、数字电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

  (二)突出提质增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得到新提升。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为方向,以链条延伸、集群培育、提质增效为重点,持续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规模化发展,大力实施果品产业适宜区全覆盖战略,集中建成一批畜牧生产基地,加快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建设,持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大力推广旱作农业等高产高效技术,努力提升粮食单产,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7.5万吨以上。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引进现代苹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集约化规模养殖,全面落实测土配方、节水滴灌、病虫害防治、防疫检疫等标准化管理措施,不断扩大GAP认证基地、出口创汇基地、绿色认证基地规模,进一步提升产业开发水平。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建办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大力发展苗木繁育、饲料生产、包装储存等配套产业,全面推行农超对接,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多方扩大外贸出口,持续提升产业效益。全力推进品牌化营销,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认定,扶持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创建著名商标,全力打响“泾龙牌”红富士、绿色畜牧等农产品特色品牌。

  (三)突出招大引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着眼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多方扩大企业产销,加快培育轻纺建材、农产品加工、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积极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聚集,使工业园区成为聚集生产要素、催生新优技术、孵化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大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依托恒通果汁、正大饲料等龙头企业,全力打造“种植养殖-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产业链,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集群;按照“西北纺织城”建设规划,加快实施天纤棉业50万锭棉纱生产线建设项目,整合壮大现有建材工业,加快培育轻纺建材集群;以石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引进实施炼油及深加工、矿井开发等项目,着力培育能源化工集群。全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全县非公企业达到13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达到12000户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

  (四)突出文化引领,推动旅游产业开发走出新路子。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突出“大集团引领,大园区聚集,大项目支撑,大市场运作”,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着力打响“王母故里·佛宝圣地·养生泾川”文化旅游品牌。加快重点景区建设,按照“核心带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思路,全力加快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建设,精心实施大云寺核心区、西王母文化园、百里石窟长廊保护开发等重点工程,把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建成国家民俗文化重点景区。完善旅游产业要素,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多方研发地方旅游商品,精心编排特色演艺节目,加快宾馆饭店改造升级,切实规范旅游服务行为,着力构建要素齐全、功能完备、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宣传推介,精心筹办海峡两岸西王母民俗文化交流、佛舍利文化节等重大节会,积极举办文化旅游、寻根祭祖、参禅礼佛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我县文化资源和开发成效,全面提升泾川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五)突出区位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通道区位和产业优势,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建成以汭丰-城西、城东-温泉、长庆桥、凤口物流中心为支撑的现代物流园,进一步提高货物仓储、配送、转运能力,打造陇东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支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集中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90%,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5%以上。加快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形成种类齐全、运作规范的现代服务体系。

  (六)突出布局优化,推动城镇开发建设迈出新步伐。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完善规划体系,提升建设层次,加快建设平凉市域副中心城市。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充分考虑区位条件、产业重点、交通环境等因素,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中部川区、南北二塬为核心板块,以高速公路、312国道、泾镇路为发展轴线,以玉都、高平、荔堡、泾明为重要节点的城镇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开发建设,坚持规模扩张与品位提升并重,全力推进城北新区开发,加快实施大云寺景区、文旅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形成主体街景;精心实施城东商住楼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完成旧城区街路改造提升、棚户区改造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全力推进城乡统筹,稳步推进户籍、土地、社保等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城乡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加快重点小城镇开发建设,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和重点小城镇转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七)突出项目支撑,推动城乡基础条件得到新改善。以补齐短板、联网配套、改造升级为方向,着力构建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积极论证西平铁路二线等项目,争取实施国道312线、省道517线改造、一类通用机场等工程,全面建成泾川客运站、物流中心,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干、国省公路为支撑、乡村公路为脉络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实施朱家涧水库、盘口水库等项目,努力提升区域水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能力;切实加快重点流域治理、山洪灾害防治、中低产田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电网提升改造步伐,优化升级内部电网,协调发展输配电网,建设泾川丰泉33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形成安全、优质、稳定的城乡供电网络。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城市百兆光纤、光网乡村工程,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八)突出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切实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加大石油、煤炭资源探采区生态整治和土地复垦力度,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切实加强污染防治,争取实施一批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环境保护项目,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切实加大工业污染源整治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发展有机果品、绿色畜牧、无公害蔬菜为方向,积极探索“种、养、加、饲、肥”一体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畜-沼-果(菜)”生态循环链;以工业集中区为平台,加快实施能源化工、轻纺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项目,建成煤炭石油化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循环经济链,全面完成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县建设任务。

  (九)突出共享发展,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以优化服务、创新载体、共建共享为重点,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着力构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快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覆盖等校园建设工程,新建五中、六中和城区第三、第四小学、4所幼儿园,持续推进普通高中规模化发展,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提升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改善医疗卫生基础条件,不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发展中医医疗保健服务,鼓励支持民办医疗机构发展,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努力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全面建成文化“三馆”、数字影院、现代传媒中心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乡村舞台建设,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并轨,持续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救济、残疾人生活补贴等社会救助体系;多方扩大社会就业,全县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重视解决好高龄、贫困、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和维稳应急处置机制,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突出创新发展,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开创新局面。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全力推动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机制障碍,持续激发发展内生动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健全完善“三张清单一张网”管理运行机制,加快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创新市场运行机制,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法人及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推进登记注册制度便利化,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纵深推进农村改革,鼓励金融机构开拓“三农”和小微企业市场,建立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抵押贷款试点,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承保覆盖面;持续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