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随笔记事 >> 正文内容

泾川寻祖散记

2009年12月17日 来源: 点击数:
 
甘肃泾川的史天泽祖像
 

    看到南宋四明史氏800年前的祖像能一直保存下来,十分仰慕和自豪。长期以来,我一直想先祖史天泽是一代名将和名丞,应该有画像流传下来,但我多年寻觅,一直没有发现。      今年年初,我在网上聊天,听兰州大学的史照辉讲他老家有先祖史天泽画像,已经供奉多年,我听了这个消息兴奋不已,连忙问他老家的地址 甘肃泾川上湾村。后来和昭辉多次联系想去再也没有了回话。

     2006年十月我要带队到兰州参加中国敦煌国际模特大赛,就再次和昭辉联系,但是依然如故,没有回音。让我产生了怀疑,到底泾川有没有天泽祖像。但是,为了了我多年心愿,我想,这次必须的去,宁可白跑,也绝不能错过。十月七日决赛,我带的选手沙润之获的大奖—敦煌女神钻石奖,返回山西时,单位的外联处长苗永和沙润芝都甘肃寻找回的史天泽祖像愿意陪同我去泾川,于是,2006年10月9日我们三人就一起往泾川而去。下午到了宝鸡转车,没有想到去泾川的班车每天只有早上一趟,只好在宝鸡住下。第二天早上,我们8点钟30分坐车向泾川奔去,翻山越岭明显感到了西北的荒凉。偶然路过的村庄,村容村貌,孩子们的穿扮,明显感到西北的经济还是比较落后。

  一路颠波,中午12点多到达了泾川县城,因为心情关系,没有吃饭就先进泾川车站问路,在车站的墙上的泾川县旅游景点图里,惊奇的发现,图上真的标有史天泽墓,我知道我们祖先史天泽的墓地在河北石家庄,到泾川之前,我在网络上就知道泾川有史天泽墓,所以我分析史天泽的墓只有一座,国家 正史和族谱记载都是石家庄,那么泾川的史天泽墓是怎么回事呢?我猜想:那里一定有我们家人,他们为了纪念祖先,修建了史天泽衣冠冢,以此来祭奠自己的祖先,果 然,在我后来的采访中证实了我的推论。

   在饭店,我们边等边聊,当我向店主打听史姓家族的聚集地时,热情的店主把我领到了他的店旁邻居,大家对我的来访表示了热情的欢迎,其中一位知情的老者,告诉了泾川史家的基本情况,史家在泾川的聚集地有两大部分,一部分在城西水泉寺,一部分在离城30里路的高平镇上湾村。两地的史姓都是一家人,只是因为祖像由谁保存的问题发生了矛盾,并且还发生过过激的行为。目前的情况是,上湾村保 存着最早的祖像,水泉寺有后人近年临摹的祖像,了解了情况,我向大家道谢后,急忙吃饭,热情的店主,又帮我叫来了出租车。

 经过几公里的行驶,我们到了水泉寺村,经打听,我们找到了在村里行医开药店的本家史林福,当我问到天泽祖像时,他用怀疑的口气问我,问这做干什么?当把我的名片递给他,说明我是史天泽26世后裔,才对我们热情起来。

  他高兴的领我到史家祠堂,祠堂是在村东南,旧的祠堂在“文化革命”时被拆毁,同时族谱也是在那时候被烧毁,现在的祠堂是在几年前新建的。全部资金由史家人集资兴建,修起祠堂后,村里没有幼儿园,就在祠堂办了幼儿园,我们到了史家祠堂,只见大门紧闭,原来是幼儿园正在上课。

  叫开大门,我们进入祠堂,祠堂是一座四合头小院,正面是三间建了没有几年的祠堂正殿,砌墙的砖是现代的红砖。里面墙面用白灰皂面,正殿迎面正墙上悬挂着一张布质画像,身穿衮龙莽袍,头戴元帅头盔,威风凌凌,坐在元帅宝座,身后立着一位手捧帅印的文员,身后另一边立着位持兵器的参将,看到此就知道是我们的先祖史天泽的画像,看到供桌前有个黄色布垫,我就怀着十分虔诚的心,向着今年已经805岁的祖先史天泽,行了三拜九叩民族礼节。

  随后,我让同宗史林福掀起祖像前的黄色帷幔,认真的拍了十几张祖像的照片。后来我想到一个问题,这次拍照,不知道是不是天泽祖的第一次照相?!

   从祠堂出来,回到药店,我向林福同宗打听了关于史天泽墓的具体情况,他告诉我墓地就是为了纪念史天泽而建立,在"文化革命"中被破坏,现在已经没有了任何踪迹,只是还有一大片几十亩空地。

   为了继续赶路去下一地方,我们互留了通讯地址。依依不舍的话别后,离开水泉寺。

  路上,我们路过了西王母寺,天泽衣冠冢就在西王母寺背后大山的上面,我还是想看看,总感觉来一趟不容易,不去看还有一种自己不孝的感觉。向西王母寺管理人员打听后,才进一步明白同宗说的情况是真的。我们上去根本找不到史天泽(衣冠冢)墓,这样我才 怀着即遗憾的心情继续向上湾村进发。

  从西王母寺到上湾村是由外环路绕过了县城,大约又走了20公里,下了公路,就是颠簸的土路,走了约10几里路我们终于到了上湾村,在村里我们问到史家有谁有家谱,村里的人热情的告诉了我史正荣最了解家族的事情,并且亲自领我向史正荣家走去。

   颠簸的道路,破旧的土屋,朴素的衣者看的出,这里的经济十分落后,到了同宗家,院墙也是用土坯砌成的,屋里也十分简陋,看到这些我的心凉了半截,这样的穷乡僻壤的经济状况,怎么可能有能力保存好我们的祖像呢?同宗的热情,才将我的心热了起来,这里的族谱也是在“文化革命”时期被烧毁,我将我们家族南京史宏禄前辈花费7年时间写成的《史氏千秋》赠送给了同宗正荣,他非常高兴,说先带我去祠堂看看,我说好啊!于是他在前面骑着个三轮摩托车带路,我坐着出租车在后面紧跟。

   祠堂在村东的一片平整的空地上,祠堂前竖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碑座是龙驮碑的底座,碑顶是双龙碑头,中间的碑文是祖先史天泽的生平事略,大致是元史记载天泽祖的部分内容。碑文中只提到了四子史杠,结合他们说一直和湖北的本家有联系,为此我推断,泾川史家很有可能是史杠的后裔。

   祠堂只有正面一排四间,没有形成院落,也是和水泉寺一样新修建的,只是比水泉寺的高大了许多。

   从祠堂回来,我们到村去看祖像,看祖像必须由四个家族的负责人共同在场同意,才可以打开祠堂,(这个村也有供奉天泽祖的祠堂)在村里我们找到了两个负责的同宗,但是其他两个怎么也联系不上,一直等到晚上六点,还找不到他们,史正荣只好向我说:还是到过年的时候再来吧,到除夕开始一直到 正月十五都可以见到祖像的。我看天色也不早了,只好如此。

正荣同宗热情留我们住下,我说还的赶路,以后有的是麻烦的时候,离别的时候,我们也是互相留下了通讯地址。

   一天来,我一直想着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这么贫穷地方,村村都有先祖祠堂呢?为什么山西经济富裕,但是很少有祠堂?我只是想到:这里的族人有很坚实尊祖敬宗的家族传统,所以才有如此多的祠堂,所以才能保留下来珍贵的祖先画像!我不由的想到我一直思索的问题:现在西方的外来文化充斥着中国的所有城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在农村才可以有自己的一席避难之地。

   我想到,如果有一天条件成熟,我一定要在家乡修座祖先的庙堂。

   从村里出来,到了公路上,天就黑了。我给了出租司机100元费用,司机高兴的给我联系了晚上到西安的大巴。可惜已经满员,我们三人只好在漆黑的公路上,等待从兰州方向来的夜班车。

   还好,等了两个小时,我们终于坐上了回西安的大巴。在晚上3点终于回到了西安。

   一路上虽然为没有看到最早的祖先画像而遗憾,但是为能拍摄到祖先的画像感到分外的激动。毕竟,我能找到800多年前祖先的画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