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荐书堂>《梦幻西王母》 >> 正文内容

吴焕先纪念馆景区(陈展大纲创意文本)

2015年09月25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文化景区类:吴焕先纪念馆景区(红色文化景区类)吴焕先纪念馆(陈展大纲创意文本)

  造型:回字形或圆形、五角形。展厅结构为中央厅、东厅、北厅、西厅、南厅,各厅互通,有天井,至少两层。

  馆前巨碑:吴焕先纪念馆

  中央厅

  进门迎面巨幅屏风,红底金子:

  红二十五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毛泽东

  屏风之后为100平方米左右大厅。大厅背墙布设满墙面巨幅油画。

  《吴焕先》(油画)

  油画内容:回山山脉至掌曲塬、山、汭河为自然背景,吴焕先身着过泾河时的军装全身像,吴焕先像占画面二分之一强,面部、全身有血迹。吴焕先中弹后,右手握枪,左手强按胸部,鲜血从伤口涌出,血成柱形流淌,血流入汭河,汭河一半水面被血染红,汭河巨浪滔天,画面上几乎全是水,但水是透明的,吴焕先身躯清晰。河面上,漂浮着牺牲了的若干战士,水下中部,有被河水吞噬的战士挣扎,河床上有即将牺牲但不甘牺牲的战士。

  画面题词:红军长征途中,唯一牺牲的军长级将领:红25军军政委吴焕先。吴焕先牺牲地:甘肃泾川。

  效果:前厅屏风有毛泽东语录,毛泽东语录为吴焕先、红二十五军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历史上确立了地位,也奠定了纪念馆的地位。

  中央厅100平方米左右,吴焕先巨幅画像,如吴焕先的灵柩,是人们入馆首见的必见的第一核心区,有无比的震撼力。吴焕先为中国革命胜利,为新中国建立捐躯,血流成河,以强大的冲击力,让现代人泪水涌动。人人可在此献花,鞠躬,心灵受到洗礼,全身心进入吴焕先牺牲时的历史时空,让人们屏住呼吸,彻底排除杂念,只有一个意识:吴焕先是谁?吴焕先是如何牺牲的?为谁而牺牲?

  油画将观众引入1935年的汭河边。

  前厅左右墙壁,树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李先念、徐向前、程子华等为吴焕先题词或语录牌。

幻影厅(中央厅一部分)即第一展厅:  

吴焕先壮烈牺牲在泾川

  从前厅侧门,经过走廊,进入全封闭的幻影室。

  幻影室门开:各种枪的枪声、炮声、红军呼喊声、军号声、汭河涛声、特大暴雨声混合着震人耳膜,让人们猝不及防,有洪水把观众卷入汭河、子弹迎面而来,观众凭本能去躲而又无处躲之势。

  当观众反映过来,可见红25军由六盘山折向东向延安方向进发,红军列队背枪、背军需,吴焕先等首长体贴战士,长蛇形队伍蜿蜒行进,在之字形路上爬上王村中塬,经过四坡、掌曲,在塬边俯视汭河。

  部分红军下山,过汭河。

  王母宫山、纸房湾小路上,马开基部队上山,枪声骤起,与红军接火。

  汭河暴涨,巨浪滔天,红军被巨浪吞噬。

  已过汭河的吴焕先返回指挥战斗,红军主力发起攻击。

  子弹呼啸而来,吴焕先中弹。

  大雨倾盆,中塬至泾川的羊肠小道成泥路,红军滑倒,向下滚去。战士们让吴焕先坐在怀中,坐在泥地上,滑下山底。

  红军把马开基部压向沟圈,全歼敌军,马开基欲逃,击中。

  军号声、战士欢呼声铺天盖地。

  声音嘎言而止。

  卫生员正在抢救吴焕先。

  军首长围住吴焕先。

  红军一个跟一个从掌曲塬下山,过汭河。

  吴焕先停止了呼吸。

  军首长亲自抬着吴焕先过汭河,进入郑家沟郑克昌家。红25军军部标语贴在大门。

  军首长为吴焕先洗全身的血,洗头,换上净衣和呢子军大衣。买来当地农民的柏木棺材,为吴焕先入殓。

  无光,无声,静场。

  黑暗约五分钟,有缓慢、凝重、似有似无的声音:吴焕先牺牲了!

  略有光亮,雨不断,在百烟、郑家沟、龙王村各村,住满了红军,红军娃娃抱枪在大树下背靠背席地而坐昏睡过去。当地农民燃起麦草,为红军战士烤干湿衣。

  曙色微微,徐海东、程子华等首长抬着吴焕先棺木,从上房出。红军面对面站成两列,持枪敬礼。军首长抬着棺木缓缓走向宝盒子山下。汭丰民众列队站在红军身后,部分列队站在路旁。

  以泾川丧葬习俗,当地农民参与,军首长与战士一一用手掬着黄土,墓形成。

  全体官兵脱帽三鞠躬。

  汭丰男女老少失声痛哭。向红军送蒸馍、送面粉、送鸡蛋、送茶水、送食物。挥手告别。

  红军擦干眼泪,列队爬上宝盒子山,向平凉大寨塬方向而去。

  太阳东升,泾川大地一片光明。

  效果:在全国有唯一性,纪念馆核心内容在此展现。

  幻影消失,突然无光。3至5分钟后,灯全亮,背墙突现巨幅油画:《红二十五军喋血汭河》(20米 X15米),      

  位置:幻影室

  泾川是个不平凡的地方,历史上总发生无法理解的可震惊世界历史的大事。比如,明洪武年间泾河涨如黄河,一夜之间把2000多年历史的泾川古城淹没。又比如, 汭河是一条水量不大的河,在1935年8月21日,竟然涨至七八米深,水满汭河河床,汭河川成泽国。这是当地称为“白雨”的特大暴雨之后,当地人称为“河下来了”,水量创历史之最。竟然让长征中唯一牺牲的军长级将领的事发生在泾川。

  吴焕先牺牲,只有一个原因:汭河暴涨。

  因此,吴焕先纪念馆的第一个卖点,是紧扣汭河暴涨而展开,抓住这一卖点,在全国就是有唯一性的。

  红25军过汭河的历史真实是,汭河突然间涨满河床,红25军在当地立即买老布,老布是昔日泾川每户都要织或买的,家庭财富大小,一看有多少石粮食,二看有多少个老布,“个”是老布的单位,即几十米的一卷手织的棉布。红军买下老布后,立即在汭河上展开,两岸系紧,红军紧抓老布,抢渡汭河。

  汹涌咆哮的满河床汭河上,横系着一条白色的老布,战士们紧抓,现各种姿势,鲜血染红了老布,染红了汭河。河面上飘着已中弹但强游的战士,有的已牺牲沉底,有的在水中针扎,更多的互相呼应。天地之间,几乎都是水。河面上是枪林弹雨炸起的水花。汭河北岸,敌军冲杀。河下来了的情景,泾川人是很熟悉的。河面上有小麦草垛、牛车、动物、树木、农具、西瓜等漂浮物。红25军被称为“娃娃军”,几乎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在水中喋血。

  以上,就是油画的内容,白布绷在滔滔巨浪之间,极富艺术表现力,极有画面感。

  红25军强度汭河,和红军抢渡大渡河、金沙江、血战泸定桥一样悲壮、惨烈,这一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可与以上战斗相提并论。当年肖华不熟悉这一历史细微,是本来完全可以写进《长征组歌》的历史经典华章。如果当年写进去,泾川早已名扬天下了。

  这一幅画和馆内共12幅美术作品,要达到和《开国大典》、《转战陕北》、《井冈山会师》、《抢渡大渡河》等中国革命名画相当的艺术成就和地位,要请在京及在泾的泾籍画家,反复召开创意座谈会,把小样画出,反复修改,用几个月时间,让画家施展最高才华,奋力一搏,悉心创作。绘画稿费要高,让泾川画家把这些画都画成画家自己的成名作、泾川的代表作,能在中国艺术馆、国内外展出,能进入各种电视、电影和印刷品、课本、历史书,能随时随地拿出来,成为泾川21世纪初文化大发展中的精品力作。更要吸引所有的人,要看原作(因幅面太大,不能移动),必须到泾川来。

东厅(第二展厅):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创始人之一吴焕先

  一、巨幅人物画:《亲人》

  距展室门20米的背墙上,迎面有《亲人》巨画,吴焕先母亲、吴焕先妻子、吴焕先、吴焕先已牺牲的若干亲人群像,衬景是大别山风光。

  二、连环画30幅。吴焕先当军长之前的生平故事。

  三.图片:吴焕先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全过程。

  四.实物:武器、食物、军装,当时的宣传品等。

  五.有关地图

  六.微缩景观: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与大别山地形全貌。

  七.蜡像:吴焕先与母亲、妻子相见、告别;

         母亲给吴焕先送食品;

         妻子给吴焕先送食品。

北厅(第二展厅):

 吴焕先率25军长征过程中为25军的壮大、粉碎敌人两次“围剿”做出的重大贡献

  一、巨幅油画《战友》:吴焕先、徐海东、程子华等群像,背景是大别山。

  蜡像:吴焕先、徐海东、程子华等长征中相聚时的瞬间风采。

  二、连环画:红25军粉碎敌人两次“围剿”过程。

  三、图片:这一时期的历史照片。

  四、微缩景观:大别山及红25军长征途经的河山地形全貌。

  五、实物:复制红25军长征途中的革命文物,如25军军旗、公章、文件等。

西厅(第四展厅):

吴焕先在陕北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一、合影(迎面背墙):吴焕先与徐海东等合影两张,巨幅。

  二、连环画30幅:吴焕先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全过程。

  三、图片:创建根据地全过程图片。

  四、有关地图。

  五、微缩景观:根据地地形全景。

  六、实物:当时的革命文物。

  七、蜡像:吴焕先等军首长蜡像。

南厅(第五展厅):

红25军暨吴焕先在泾川的革命活动

  一、巨幅画(油画或山水、工笔﹐待定)

  内容:泾川县城、回山山脉为近景,全县山、川、塬为远景,背景全部在吴焕先等人物膝盖下。

  二、连环画30幅:吴焕先暨红25军在泾川活动过程,画出红军楼、郑家沟30年代民居、村貌。

  三、巨幅油画:《四坡战斗》

  四、图片:泾川县城、乡镇、山川塬、民居等﹐当时各种老照片;掌曲至郑家沟地形、风光照;泾川30年代民众生活照。

  五、实物:泾川30年代有关文献、书刊;红军经过泾川时的革命文物;武器、军装等。

  六、微缩景观:《红25军与泾川》、掌曲与郑家沟之间、四坡战斗全景、红军过汭河、安葬吴焕先等场景。

  七、蜡像: 吴焕先等军首长在红军楼院内;复原红军楼四合院。

  八、陈列2012年以前泾川当地以吴焕先为题材的文件、会议记录、文艺作品、纪念活动照片、纪念碑照片、有关实物照片。

   

  相关工作

  一、持续向现、前国家和军队领导人请求题词﹐随时陈列。

  二、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创作、拍摄3D电影《抢渡汭河》,在电影规定时间长度中,截取红25军抢渡汭河、吴焕先牺牲、安葬吴焕先等在两天内发生的悲壮故事;以河水似淹没世界、淹没观众为冲击力,做足洪水无情、红军战胜洪水的文章。争取该电影水平与《抢渡大渡河》相当﹐在国内外获奖,进入国内外市场,作为每个旅游团来纪念馆必看的演艺作品。

  四、创作、拍摄电视专题片,重点介绍红25军过泾川历史,在纪念馆内和吴焕先广场大型电子屏播放。

  十二、与吴焕先所在(现存编制)部队联系,让吴焕先景区成为该部队官兵必到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基地。

  十三、辗转寻访、采访吴焕先故乡亲属和徐海东、程子华、刘华清等亲属,请题词,写文章,拍照,拍摄成电视专题片;题词、采访照片在吴焕先纪念馆陈列,电视片在馆内播放。陈列所有与吴焕先纪念馆相关和来过纪念馆的领导人照片。

  (吴焕先纪念馆前言、综述、文字、后记待写。其中的幻影作品、3D电影投入很大,可择机实施,规划应先到位。其余创意都是能做到的。具体陈展形式,待外出考察,吸收最新成果后,可随时调整、确定。)

泾川革命历史展厅(陈展大纲创意文本)

  位置:纪念馆二楼

  第一展厅 大革命时期

  一、连环画30幅:

  1.国民革命军北伐经过泾川;

  2.泾川道尹王真写冯玉祥的碑石;

  3.窑店农民牛占海与三万民众围攻县城,要求取消新税;

  4.陇东各县农民“鸡毛传贴”,抗捐运动。

  5.原梁等农民“红枪会”进攻县城,抗税。

  6.民国十八年(1929)党原农民组织“黄团”攻县城,组织锄头队、口袋队,挖掘地主粮食,救济农民。

  7.在京的陇东大学生向家乡传播马克思主义。

  8.王孝锡创建泾河川支部……

  二、油画:《民国十八年》

  内容:全县风景,窑洞民居村落,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农民进县城、进富户抢、筹集粮食,救济灾民。

  “民国十八年” ﹐是人人共知的西北近代饥饿事件,农民为求生存,与命运抗争。

  此画是“大革命时期”展厅的重点作品。

  三、雕塑或蜡像:群众与特写结合,农民求生、寻粮,救济场面。

  四、连环画:30幅。

  五、图片。

  六、实物。

  七、微缩景观:20年代泾川全县山、川、塬、城乡全景,城乡饿殍遍野。

  八、实物。

  第二展厅:土地革命时期

  一.地图。

  二、图片:凤翔路口起义;当时的革命遗址;当时的儿童、现在的老人对比照片;有关文献、文物照片;红28军、红31军、援西军在泾川的革命活动;党史中有关文件;红25军过泾川(在综述文字中交代)。

  三、巨幅画:《30年代泾川县城全图》

  这是史料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至高的力作题材,在此时期安排,可反映土地革命发生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题材极易入画。

  四、巨幅油画:《凤翔路口起义》

  按党史资料提炼细节。

  五、群雕或蜡像:

  罗炳辉、宋任穷等在泾川(有兰家山村等背景)

  六、连环画:30幅。

  第三展厅:抗日战争时期

  一、雕塑或蜡像:孙存弘等泾川最早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创建者群雕,以药铺等为场景。

  二、微缩景观:全县地形图;30年代泾川县城全景;创建地下党组织的村庄全景。

  三、图片:以党史记载选材,提炼后确定。

  当时的原址;当时的民众生活照;事件、人物照;

  四、大幅绘画:《党原“抗日救国会”革命活动》

  五、连环画:30幅(在党史中提炼)。

  第四展厅:解放战争时期

  一、群雕或蜡像:彭德怀、王震在泾川

  二、绘画:1.《荔堡战斗》

       2.《泾川和平解放》(泾川县城及周围村庄全景,画内人山人海,欢庆解放)

  三、图片:王震率三五九旅过泾川(凤口、西高寺等);

        三五九旅与国民党三十六师黄菩遭遇战;

        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在泾川;

        建立两面政权、发展“红村子”;

  1949年7月1日,泾川解放。

  以上图片在党史记载中提炼。

  四、连环画:30幅

  五、地图。

  六、实物。

  第五展厅:今日泾川

  一、微缩景观:今日泾川城乡全景。

  二、对比照片:大革命时期至1949年泾川境内所有地下党组织革命活动遗址原状照片、遗址现在照片,以历史与现实照片对比,反映变化,揭示今日泾川是历史泾川的发展,过程极其不易。

  三、图片:泾川县城、乡镇、学校、医院、文化设施、交通;果业、养殖业、工业;泾川旅游景点;泾川石油;泾川煤炭;泾川主要领导和县上领导工作照片;

       (待提炼)

  四、1949—2012年泾川县所获取全国(全部)、全省(重点)殊荣奖牌(杯、证)复制件。

  五、泾川县1949—2012年发展大事记。

  六、泾川县1949—2012年发展数字图表。

  七、有关实物

  八、前言、综述、结束语(泾川革命历史发展厅部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