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一起成长

2015年09月25日 来源:未来导报 点击数:

  说来也是有缘,我和《未来导报》出生于同一年。秉承“面向未来,服务教育,引领改革,关注成长”的办报宗旨,三十年一路走来,导报几经变迁,从《今日教育》到《甘肃教育报》,再到《未来导报》;从月报到半月报、旬报,再到周报。逐渐成长成熟,发展成为甘肃教育宣传的主渠道、主阵地,为甘肃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也由一个少不更事、腼腆内向的小姑娘成长为一名每周会翻阅未来导报的教师,也由初上讲台的青涩,慢慢蜕变得有了一些阅历,但是热爱阅读的习惯始终没有变过。

  出生于静宁偏僻农村,获取书籍的渠道极为贫乏,偏生酷爱读书,从小喜欢宅在家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以至于在我们村,村民邻人都不知道我的名字,说起我的时候会叫着妹妹的名字,那时候,许多人家房间的墙上都有配字的挂画,每每到别人家去,也不会问好,一心关注墙上有没有画张,只要看见有文字的图画,就赖在人家炕上不动弹,踮着脚,伸长脖子看上面的字,由于年龄小个头也低,画卷一般又很长,基本从墙的顶端挂起,高处的文字怎么看也看不清楚,急的都想把画报撕下来,心里暗恨主人为什么不贴低一点。那时候,村上干部家和家里供过大学生或有有吃公家粮的教师家庭家里,会用报纸糊墙,主人图好看,胡乱张贴,那时候看糊了墙的教育类报纸也是我的一大趣事和憾事,趣事在于我可以在字里行间发掘出美好,憾事是由于胡乱张贴,好多故事,轶事会被肢解或腰斩,硬生生的戛然而止,这种经历给我留下了后遗症,直到现在,看书读报,我依然最痛恨有下接第多少多少页的提示,意犹未尽却不能酣畅淋漓的一气读完的感觉让人有无名的失落感和愤慨感。

  有一年大年三十,在外打工一年的二叔回来了,带给我们姊妹一堆城里人施舍的不用了的东西,其中就有过期的《今日教育》、《甘肃教育报》,我挑了一沓合订装的旧报纸,就着昏黄闪烁的煤油灯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忽略了刚刚回家的二叔,忽略了围坐在一起只有过年才团聚的亲人,很快就进入了自己的阅读界,时至今日,我仍清晰的记得那里面的一个小故事:

  一个富人家的独生子锦衣玉食,山珍海味,仆从如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仍闷闷不乐,觉得自己要死了,家人无计可施,幸好遇见智者,出主意让家里为他假扮丧礼,让他误以为已经死去,升入了天堂。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除过扮成天使的仆人每天按时给他送上食物,再无任何人陪伴,也无任何声响,让他只是吃了睡,睡了吃,最终使他深刻意识到,原来没有家人,没有劳动,只有享乐的天堂不是真正的天堂。

  我也从故事中惊醒,那时候爸妈常年打工在外,家中就爷爷奶奶领着我们姐妹和堂弟。那时爷爷奶奶已经年过六旬,堂弟是二叔家的独子,生活待遇比我们好,有麦乳精,有奶粉吃;和同龄的农村孩子相比,我们要忙碌好多,每天回家,去河边抬水,放羊;周末跟着爷爷去拔草、收豆子、收谷子、刨洋芋,帮忙做各种家务,自然会会暗怨上天不公,劳动辛苦。那个故事如同一道闪电从我心头劈过,原来真正的幸福就在当下,就在劳动中,就在姊妹争吵中,就在为家人分忧中,有付出有家人有亲情的地方就是天堂。

  直到现在,每每读完报纸文字,享受过了精神大餐,都有齿颊留香感。读书,使我内心恬静,内心富足,没有对物质的极端欲望;有导报相伴的岁月,犹如于良友相伴,人生之路也不孤单。感谢与你相识,感谢有你相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