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2015年08月24日 来源:甘肃日报 点击数:

  8月的泾川,葱郁满目。伴着缕缕轻风,行走其间,错落有致的村落民居,与配套齐全的文化广场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景。

  泾川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规划先行,注重设施配套,突出产业富民,体现文化内涵,集中打造了一批具有泾川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品牌。

  规划彰显特色定位

  在党原乡高崖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100多户错落有致的小康屋坐落其中,与原有的雷祖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映衬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省规划设计院的指导下,我们打破了原来整齐划一、矩形排列的布局,把园林化村庄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独特风格。”党原乡党委书记刘贵明说。

  而坐落在泾河川区最东端的泾明乡白家村,则依托其便利的交通和牛家沟遗址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计划利用3到5年时间,打造“古韵流香文化传承园、绿海溢香植物观光园、金果飘香生态采摘园、白萱涌香农趣体验园、山水幽香物华风光园、古潭逸香休闲垂钓园”六个主题园区。

  这一个个独具匠心的精妙构思,无不彰显泾川美丽乡村建设者的智慧和眼光。

  泾川县邀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制定了全县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及5个单体规划,并编制完成了14个乡镇、215个村庄建设规划和4条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建设规划,形成了上下衔接、覆盖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同时,根据各村自然条件和产业特色,探索出了产业型、文化型、商贸型、生态型、旅游型、田园型等各具特色的村庄建设模式,建成美丽乡村107个。

  描绘乡村最美画卷

  硬化路铺到家门口,自来水通到灶头前,青灰色的二层小楼里,家具家电一应俱全……8月6日,记者走进高平镇三十铺村农民史东儒的新家时,眼前一亮。

  “这边广场平又宽,那边建起幼儿园,舞台超市卫生所,老人有了幸福院,环境美来空气鲜,日子赛过活神仙……”说起村里的变化,史东儒竹筒倒豆子一般向记者介绍了起来。

  泾川县把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行路、吃水、住房、上学、就医、文化娱乐等问题为重点,整合项目资金,合理配置资源。目前,全县累计建成通乡通村油路550公里,新修、改造农民新居3.1万户,68个中心示范区域内水电路网、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全覆盖。

  同时,泾川县注重保护传承每个村原有的文化,融合生态、民俗、文化等理念,为美丽新村植入了特有的文化元素。

  党原乡高崖村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特意建了一座皮影戏社,并在村道沿途装饰了剪纸、脸谱、砖雕等民俗元素。在玉都镇康家村,100多户群众不仅住上了小康屋、小别墅,村里还建起了民俗风情园,在农耕文化博物馆里,石磨、牛车、木犁等物件散发着浓郁的农耕文化气息,模拟的农家连锅灶炕台、毛驴磨面等生活场景更是留住了浓浓的乡愁。

  托起增收致富希望

  飞云乡南峪村,白墙黛瓦的小康屋掩映在绿波荡漾的果园中,此起彼伏的谈笑声从果园深处传来……

  8月10日,正在果园里忙碌的杨兴发介绍说:“这几年靠着务苹果,大伙住上了小康屋,开上了小汽车,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杨兴发家的7亩果园从前年开始挂果,去年收入12万元。靠着勤劳的双手,杨兴发还盖起了一幢二层小楼。“虽然有借款,但今年苹果卖出后就能还上了。”他底气十足地说。

  杨兴发的底气,源于南峪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配套栽植了2864亩果园。这些果园托起了农民致富的新希望,让群众拥有了自己的“绿色银行”。

  “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主导产业的支撑,群众的口袋鼓不起来,美丽乡村终究只是一件华丽的外衣。”泾川县委书记李全中说。

  基于这一认识,泾川县始终把发展果品、畜牧、蔬菜三大特色产业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目前,全县栽植果园50.6万亩,种植蔬菜14万亩,饲养牛、鸡25万头、285万只,形成了塬区果畜、川区菜畜、山区草畜的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生态旅游这一新型产业也在泾川农村悄然兴起。泾明乡白家村的美丽新村建成后,头脑活络的王海春投资22万元,在鱼塘旁办起了“农家乐”。“每天来这里休闲度假的游客不下50人,‘五一’开业到现在我净挣了5万多元。”王海春说。

  倡导良好社会风尚

  沿泾镇路上泾川北塬,在坡口的玉都镇端贤村,只见一排排小康屋整齐排列,家家门前的菜畦里,一朵朵牡丹开得正艳,农民自己种的菠菜、油菜泛着绿意,远远望去,如诗如画。

  “环境变美了,群众素质提高了,没人随意破坏环境卫生了。”端贤村党支部书记石广元说,村里还建起了垃圾填埋点、收集点,选聘了固定的卫生保洁员。

  依托“万村整洁”工程,泾川县累计投资530万元,配套相关制度措施,开展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三清五改”3290户,建成4条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带,使昔日“脏乱差”的农村变了样。同时,泾川县通过坚持开展“和谐五星”“十大孝子”“好儿媳”“好婆婆”等评选创建活动和“乡村舞台”“道德讲堂”等文明新风教育活动,逐渐形成了邻里互助、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夕阳西下,在田地里劳作了一天的玉都镇康家村妇女们吃完晚饭,便准时来到村文化广场,在欢快的旋律声中跳起广场舞,丰富了业余生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