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荐书堂>《梦幻西王母》 >> 正文内容

道教(宗教)西王母

2015年08月23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3﹚、道教(宗教)西王母

  中国道教天界的概念是东汉以后的人们对以前的人们对天的认识关于道教(宗教)西王母,较流行的说法如下:

  遗存的整理和规范。

  道教概念中的西王母神灵,是元始天尊与太元玉女血气相通后,生育了扶桑大帝东王公,西王母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结气成形。

  东王公号天皇、号玉皇、号元阳父等等。

  西王母号九天元女、瑶池金母等等。

  道教思想认为,自然界最初是一团混沌状的气体,这团气体之中有一种灵性,这种灵性,这种灵性即是盤古。至后,这团气体开始演化,清气上升为天,沉渣下降为地。盤古的灵气在天上,称元始天尊;地上的岩石间渗出的积血生成了太元玉女,元始与太元玉女血气相通,在天界进一步演化。天界灵气得以运转,派生出阴阳两种灵气,其阳气的神灵是东王公,阴气的神灵是西王母。阴阳二气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互相转化才有了人间万物。这种自然规律是道与德,合称“道德”。

  道是自然本身,德是事物行为,道是按事物行为的如何决定事物向一定的方向转化。行为符合天意,即向好的方向转化,行为不合天意,即向坏的方面转化。好的方向即是成仙得道,富贵长寿等等,坏的方面即是变为恶鬼、灾难、受罪等等。主宰变化的就是西王母与东王公,所以道教思想中有成仙得道必要拜西王母东王公,然后拜“三清”。

  在道教思想中,为了进一步阐述元始演化的以上三过程,分别用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来形象地宣导表述,这三天尊分别居住在天上的玉清界、上清界、太清界,合称三清,这就是一气化三清的概念。

  西王母、东王公是上清界神灵。所以道教中有王母直接得道于元始,和玉皇(东王公、天皇)传道于西王母的思想。

  道教认为老子创了道德经,所以有道德天尊之称,居于太清界。

  王母娘娘,或称瑶池金母、西王母、金母、金母元君、九灵大妙龟山金母。简称王母或西王母。俗姓侯,或曰杨,名回,字婉姈、或曰太虚。

  西王母的信仰在中国由来已久。《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说:“西王母 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的怪物。另据《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西王母掌管西方,举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之女子皆由她来治理,并与东王公共同统辖东西两股元气,化育天地,陶冶万物。

  而王母娘娘自称为天帝的女儿,而天帝是皇天上帝的泛称,据《礼曲礼集》解说,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都称天帝。

  《西王母传》中提及金母与木工共理阴阳二气,养育天地,陶钧万物,三界十方内得道之女仙,名籍皆归其管辖。

  《列仙全传》记载:“西王母即龟台金母也,系西华至妙洞阴之极尊,育化诞生于神州伊川,俗姓侯或杨,讳回,字婉姈,一字太虚”。  

  《道藏道迹经》记载:“王母上殿东西坐,著黄金褡辱,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 ,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凤文之 ,观之,年方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霭 ,灵颜绝世,真灵人也”。

  《道藏三洞经》记载:“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上治北斗”。列西王母为第四神仙,仅次于东王父。

  《云笈七签》记载:“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西王母”。

  东汉末,道教兴起,推崇王母娘娘为尊神,将王母娘娘列为七圣之一,说她是道教第一大神元始天尊的女儿,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她的属下。有的则视为元始天尊的母亲,类似人间的皇太后,具有掌握宇宙的无上权力。许多地方祠祀的西王母,左右有六位夫人,有两送子者、两催生者、两治瘟疹者,为仁慈、至尊的神明。  

  每逢农历七月十八日为瑶池金母圣诞佳辰,仙界众神都会亲赴瑶池祝寿,由此可见金母神格之崇高。而该日王母庙的香火非常鼎盛。  

  不死之草,长生之桃,是道教西王母信仰的引力,甘肃西王母文化专家刘映祺的《论西王母》认为:

  “(道教)西王母信仰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盛有衰的。汉代以前,西王母只是作为由原始宗教产生的神话传说并同黄帝的神话传说等等构成我们祖先远古历史的灿烂文化。到了汉朝,西王母信仰由于汉武帝的推崇,以及道教的宣导,形成了极盛的时期。唐宋前后,一方面由于许多外国神泊来中国,另一方面由于玉皇信仰的兴起,西王母信仰随之减弱。明清时期,西王母信仰又有所兴盛,目前国内遗留的大多数西王母庙宇即是这一时期的残存。今天,西王母信仰主要存在于海外华人中间,在台湾据说有百万之众。在国内,据笔者了解,甘肃省的泾川县民间对西王母至今保存着特别的崇拜心理。这里的人遇事需要乞求神灵,首先想到的是西王母而不是其它神。民间尚有许多关于西王母的当地传说。境外尚有西王母的重要遗存(关于泾川遗存的情况在下文论及)。笔者曾向到泾川朝圣的台湾同胞问及何以要尊西王母为自己崇拜的主神?回答说:“道由元始传给木公(东王公玉皇)之后,现在由木公传给了金母(西王母、王母娘娘、母娘)”。

  数千年来,西王母崇拜虽有盛有衰,但却延续不止,今在海外尚有兴盛之势。那么,西王母何以有这样长久的引力呢?笔者以为这个问题仍然是研究西王母文化遗存不可忽视的方面。

  《淮南子》中言:“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博物志》:“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汉武帝),笑曰:‘此桃3000年一生实’”。《汉书》:“王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穆天子传》“西王母为天子谣曰:将予无死,尚能复来……从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资料中十分明确的反映了西王母的一个主要神职即掌握着使人不死的秘诀。人们把这种神力具体表述为“不死之草”,或“不死之树”,或者叫“瑶草”。即是羿请到的不死之药。古时,草与药有同等概念,因为祖国医学是以草为本。另一方面,人们又把西王母这种神力具象为“桃”,即是所谓的“蟠桃”。民间人人都知西王母每3000年在瑶池举行一次盛大的“蟠桃会”,宴请天神诸仙。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正是没有被西王母看起,未能被邀请参加这个盛会而盛怒,大闹了蟠桃会。笔者以为,在历史的过程中,人们在探索自身“生”的来由时,同时对“死”亦进行了极为深透的研究。佛教中把人的死以一种“轮回转世”的理论进行了阐述。而道教中,则把人的死以“得道成仙”的理论进行了解说。这些虽然都是人们对死的一种遗憾在心理上的抗争,但是,却真正起到了一种对死亡的恐惧或不安心理的安慰作用。古人赋于西王母的不之草和长寿之桃是人们渴望改变死对心理威胁的精神产品。这种产品对人们的需要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尽管人们对不死之草和长寿之桃的神力有着清楚的认识,但还是以其最大的热情努力创造了许多不死的神话和仙话。这种神话和仙话的千古传播。正是西王母备受崇拜信仰至今不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西王母具有不死或长寿的能力,从出土文物来看,在汉代的时候就广为流传。《汉尚方镜铭》文有这佯一条:“尚方作镜其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东王父(即东王公),西王母”。“不知老”就是长寿,就是不死。谁能如此呢?只有仙人。谁是仙人呢?“东王公,西方母”。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才垂慕西王母,一心想着成仙。成仙之后就成为“长生飞化之士”。成为长生飞化之士之后,就脱离了人间依赖生存的土地而迁居“天境”,与造化万物的西王母、东王公同居在一起。此即《集说诠真》中所言的“长生飞化之士升天之初,先觐西王母,后谒东王公,然后升三清朝太上也”。中国道教就是适应人们期望长生不死的愿望而发展起来的宗教。成仙的思想就是道教的发明。一个普通人,如何才能成仙,正是道教指引和研究的。人一生下之后,面对的最为严肃的事情就是死亡。人的一生所为最基本的也就是如何与死的因素抗争。例如劳作是为了吃饭,从而供给生的能源。例如看病吃药,是为了挽救疾病对生的侵害,当着人们在生的道路上无法摆脱困扰自己生的种种阻碍时,便把生的希望寄托在造化自身的天的代表,天神的恩慈、挽救方面。西王母即是造化之神其中之一,这亦是人们崇拜信仰西王母的原因。其实,在民间信仰中,西王母作为天神、仙家的内涵是统一的。

  西王母文化遗存,一般认为属于道教,其中尊为主神敬奉者属于道教中的“积善丹鼎派”。道教本身按今人的研究,其性质实际是一个神、祖同尊的宗教。以其同尊,区别于只尊神(佛)的佛教和只尊祖的儒家。由此再来反顾今日对西王母的崇拜习俗,就可以看出西王母是作为祖先、作为神人的一个综合历史文化遗存。在近现代的引力主要则来源于成仙得道及对祖先崇敬”。(《泾川与西王母》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

  在世纪之交,就大范围而言,道教西王母信仰最虔诚、最规范、最兴盛的地区当在台湾,只要我们知道了台湾道教西王母信徒对西王母偶像的崇拜心理,就可略知道教西王母在当代道教中的地位,现引台湾王天麟教授的《西王母简略史》如下:  

  “ 西王母乃先天真圣,系混元未辟前,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一气孕真,陶成万物,为一切生命的灵源母亲。虽然道经上有关西王母的记载甚多,但颇为零散,未能备录。本堂缘于感恩母德,为弘扬母教之使命,发扬母业,普施教化,俾广结善缘,遂着手搜集整理西王母之圣史资料,愿众灵儿认母归真,共相扶持是祷。祈祝母娘感应!

  一、圣号母辉·玄经备载

  西王母,简称王母、仙母或灵母,俗称王母娘娘、仙桃奶奶。根据道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的记载:“仙母常乘九色之辇,紫云飞轮,从天仙、玉女各五千人”。《龟山丹皇飞玄紫文》则尊为“公元九灵上真仙母”。《仙苑编珠》则圣号曰“太真西王母”。《清微仙谱》则崇奉为“太华西真万气祖母元君”之圣号。凡此说明西王母在西天主西华阴灵之气,故为生化万物之灵母。

  二、圣位极尊·群仙咸瞻

  西王母与东王公,共理阳和、阴灵二气,养育天地,生化万物。位配西方,母养群品。上清宝经三洞玉书,凡所授度,咸所关与。登仙得道者,亦属辖隶。例如《龟山丹皇飞玄紫文》云:“西王母德酬高玄,故为万气之母”。《九灵太妙龟山玄箓》则记载西王母“总领仙籍,承统玉清”。由于西王母制召万灵,统括圣真,致有神妙之玄学体现,信仰者自然通灵,承接大行梵气,弥罗一身。

  三、圣居天心·华光朗焕

  西王母的先天圣居为昆仑玄圃,远古之际仙降于中土时,则居于今日甘肃泾川之回山。《历代先真体道通鉴》及《墉城集仙录》皆认

  为西王母居:“昆仑玄圃,阆风之苑,有金城千里,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昆仑,相传为中原西方之灵山,西方之仙境,中国西部之山,皆发脉于昆仑,言昆仑即代表西部众山之意,回山列属其山脉。战国以后,渐以西王母古国的存在地域为回山。

  四、圣仪天姿·灵颜绝世

  西王母无灭无生,历万年而不古;若隐若现,运百灵而准今。其圣仪变化万千,根据《九灵太妙龟山玄录》的记载:“春三月,头建宝琅扶晨羽冠,服紫气浮云,身披九色龙锦,羽裙腰带流金。夏三月,仙母则变化为九色之凤,一体九头。秋三月,仙母则变形为人形凤头。冬三月,仙母则变形为紫青黄三色之光”。故一般认为仙母发上戴胜,虎齿善啸,配金刚灵玺,仙班仪仗则乘龙驾鹿,霓旗羽幢,千乘万骑,萧鼓震空。

  五、圣母授道·清静无为

  西王母第一次与人间接触是黄帝与蚩尤作战之时,王母遣九天玄女授帝九宫秘略,五音权谋阴阳之术,太一遁甲六壬步斗之法,灵宝五符五岳之文等,晚年复授以清静无为正真之道,其词曰:“饮啄不止身不轻,思虑不止神不清,声色不止心不宁,心不宁则神不宁,其要妙也,不瞻星礼斗,苦己劳形,贵在湛然方寸,无所营营,神仙之道,乃可长生”。凡此皆是西王母要人消除一切尘俗之累,进入虚无清静的精神境界。

  六、圣王谒母·长生不死

  周穆王曾遇见西王母,临别,王母为歌白云之谣。至汉武帝好长生之道,以元封元年登嵩山之岳,筑寻真之台,斋戒精思,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于宫中,对汉武帝云:“欲长生者取诸身,坚守三一保灵根,玄古华沣灌沉珍,既常清精入天门,金室苑转在中关,清白分明适泥丸,养液闭精具身神,三宫备卫存绛宫。黄庭戊己无流源,彻通五脏十二轮,吐纳六府魂魄欣”。包含了吐纳练气、内丹升降、形神俱全的修道之理。

  七、圣地回山·神灵擎守

  汉武帝问道后,西王母即很少再降临人间。然而古西王母部族则因考古的研究发现,得以窥知今甘肃省泾川回山乃为西王母一处圣地。秦汉之先,中国西部的渭河上游、洛河上游一带遗有“回城”、“回中宫”、“回中道”、“回溪”等古地名(见《史记》、《汉书》)。这一带从五帝时至西周,均属中原民族疆域以外的西部地域,历代皆为古戎狄族所据有。泾川回山居其中,故有“回中山”之称。又因回山自古为西王母神灵所擎守,建筑名为“王母宫”,又称“王母宫山”。据《集说诠真》云:“西王母姓杨名回”。《神异经》云:“居于回屋,推得“回”与“西王母”实则相同。回山者,西王母之山,因西王母别名回而命名。

  八、圣国所在·四方之西

  《尔雅》言古中国之外的四方地域名“四荒”,四荒之地有国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西王母是西方之国,预知其所在,必须确知古中国西部的界线。推论西王母古国存在的时代,约在五帝时代,乃为传说时代,古部族疆界不明,无据可资。然五帝之后,中原民族所建的夏朝地域位于今中国的东部,今中部的华山其时已为西部之山,故名“西岳”。华山以西的泾、渭、洛三河上游为戎狄所据有,至商、西周势力不减。可见,言中国西部外域,可能是上述三河上游之地。再者,以西王母名“回”之遗迹多在此处,足证史实与遗存的统一,确认此地域为“西华”、“东华”之界线。

  九、圣山遗迹·母宫宏伟:

  泾川回山上遗存的是王母行“宫”,而非王母“庙”。宫与庙仅一字之别,其含义却不同,庙仅指供奉神灵的地方,而宫特指帝王、神人居住之所。回山拔地而起,正视如“天之柱”,下有“石屋”〈今为佛窟〉,泾水环其左,汭水环其右,古树苍苍,西王母行宫高居于山巅,登临其境,俯视人寰,有冥漠天遥之感。王母宫正殿乃西王母大殿,背西面东,殿上是三清楼,殿前有一古槐,名降真树,此树相传为周穆王会西王母于此山而植。树前建香亭,亭下是玉皇大帝殿,殿左依次是三皇殿、周穆王庙:亭右依次是五帝殿、汉武帝庙,玉帝大殿下为三天门。宫南之山麓为瑶池,宫西之上有天池,入山必经五道灵官殿才能达一天门,此即回山西王母宫之主体格局。

  十、圣碑悻在·母仪长存

  回山西王母宫处在古西要道上,东距古都长安240里,为历代拜谒西王母的圣地,始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距今有2100多年历史,可惜在清同治年间的陜甘回变中被焚毁殆尽。今宫址断碑残碣瓦砾遍地。唯宋天宝元年巨碑悻存,碑名“重修回山西王母宫颂”,为宋翰林学士陶谷奉宋天子之命撰文,记中国有西王母及其会周穆王、汉武帝之事,碑阴记此碑三次重修经过,免其误传于后世。另遗有清代《共成善果》一册,详绘旧时回山西王母宫胜境全图。回山下遗存古人登回山拜谒西王母,称颂西王母圣绩残碑极丰。”(台湾《凤德玉宝殿·2002年中国农民历》)

  在台湾5000多处王母宫庙和道教界的宗教活动中对西王母的虔诚,可以信徒在宫庙网站的留言为证,祝词是多句或数十句重复出现的:

  “无限虔诚顶礼崇拜和歌唱赞美宇宙三界十方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王母娘娘最高女神!”  

  “无限虔诚顶礼皈依和歌唱赞美宇宙三界十方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王母娘娘最高女神,衷心敬祝王母娘娘万寿无疆、永远健康、永远母仪宇宙三界十方!”  

  鲁迅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只要我们读懂了道教西王母的解释,西王母的历史悬疑必可迎刃而解。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