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长安第一站:泾川力创旅游牌
在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下,甘肃正紧抓这一历史机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而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站”的泾川,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对此,近日于甘肃泾川举行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论坛上,副市长李生发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未来平凉将充分发挥在旅游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打造成中医养生基地。
“未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平凉的特色和定位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健康驿站。过去这里是物质交换的驿站,现在是健康驿站。”李生发说。
西出长安第一站
平凉是西出长安的第一个大型驿站。丝绸之路有两条线路,南路过天水,北路过平凉。平凉距离西安大概300公里,当时西出长安后,一般要在这里休息两三天,西域到长安,平凉是最后一个驿站,大概要休息两三天,这里是他们进入长安的最后一个驿站,因此在平凉留下来的文化遗迹特别多。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平凉最大特色就在于它是历史文化汇聚的地方,境内有崆峒山、古成纪、西王母、皇甫谧四大人文景观,华夏文明的许多文化如道教文化、农耕文化、养生文化等都出自于这块区域。此外,中国武术五大门派之一的崆峒派也在这里。
平凉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集中的地方,最大的旅游资源就是历史文化遗迹特别多。
在旅游方面,未来平凉将加快崆峒山和大云寺、西王母宫两个大景区建设,发展道佛祈福游、养生康体游、寻根祭祖游、红色教育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构建“西有敦煌莫高窟,东有泾川大云寺”旅游发展新格局,形成旅游观光,文物展示,工艺品销售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补足短板
不过,目前平凉发展旅游业也存在着一些短板,这里面首要的就是交通。尽管目前通往西安等地的高速公路已经比较畅通,但由于高铁从丝绸之路南线的天水经过,没有经过平凉。此外平凉缺乏一个机场,到最近的西安机场也要五个小时左右,这对外省尤其是东南沿海的游客来说尤为不便。
专家指出,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客流量较小,修高铁成本太高肯定不划算,但这些地方又有一定的客流需求,因此修小机场更为合理。尤其是对一些旅游资源特别突出的中小城市来说,修建一个小机场,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效果。据悉,目前平凉机场也正在积极筹划推进之中。
除了交通问题,当地亟需突破的还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意识观念和整合旅游资源的水平。尽管当地旅游资源丰富,但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力量薄弱,当地旅游仍处于分散、低端以及开发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来资本关注并进入到当地。例如,去年平凉市泾川县通过深圳文博会进行招商引资,引入香港上市公司花样年集团,对当地旅游产业进行梳理规划和包装运营,今年6月27日,泾川花样年美年文化城正式开建。
为此,花样年控股董事局主席潘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大趋势下,“一带一路”需要带来新型商业模式的人,未来花样年集团将依托自身的资源和平台优势,导入更多新的思维和模式,吸引更多的人流,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带动当地旅游文化产的发展。
打造新卖点
另一方面,当地也在逐渐不断打造新的旅游卖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之后,景点旅游和团队游大幅度减少,自驾游和个人游大幅增加。“现在再搞景点旅游不再是我们的强项,用什么来吸引游客,成为新的旅游卖点,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就是新的旅游卖点是什么。”
在未来,平凉新的旅游卖点就是中医养生文化。未来在丝绸之路的40多个国家中,平凉能拿得出手,能受欢迎的就是中医养生服务,中医养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30亿人口的共同需求。“一带一路”的战略给平凉的第一个机遇是调整经济结构,即用发展中医养生服务,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