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李泮生/张志魁:泾川的宗教活动

2015年05月21日 来源:泾川县博物馆 点击数:

  一、佛教

  佛教是由迦毗罗卫城(尼泊尔境内)净饭王子释迦族的圣者瞿昙(即乔达摩·悉达多)所创。通常称其为释迦牟尼。

  佛教以慈善为宗旨,提倡众生平等,并认为人生只要修行可以解脱苦难而成为佛。佛教教义中最基本的理论是"四谛",即苦、集、灭、道,其经典有经、律、论(合称三藏)。佛教徒分两种,一种是出家的,即和尚、尼姑等,另一种是不出家的,即男女居士。入佛门者,不食荤腥,吃素念经,烧香拜佛。除此,有相当时间的"坐功",也叫"坐静"。修道者有终身不结婚的童男、童女,有半路出家或在家修行的(与配偶分居)。

  佛教徒分级依次为众生、天恩、保恩、证恩、顶恩、引恩。"众生"即护道,"天恩"以上者为"清道",用佛家话说就是脱离了"红尘"。

  公元前六世纪末,佛教首先在印度恒河流域流行。东汉时传入我国并历经变迁。公元557年前后泾川就有了佛教,北魏时得到发展。唐时,由于泾川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佛教进入鼎盛期。据有关资料记载,县境内"大修寺庙,泾汭河川,寺庙林立":县城内有上寺(准提寺)、下寺(毗卢寺);城南高峰寺上有嵩显寺、山脚下有萧寺(嵩麓寺);泾河北岸有水泉禅寺(即镇海寺,又名华严海寺、海印寺);飞云有东高寺;合道柳寨有白马寺;洪河有哈家寺(原名龙凤寺)。高峰寺有许多寺庙、教堂,水泉禅寺以及袁家庵、东庵都驻有和尚或尼姑。

  清同治7年(1868),我县境内大部分寺庙毁于战火之中,唯县城内寺庙幸存,但后来多数亦毁于兵燹。

  民国32年由赵清治、高志和等人组建泾川县佛教筹备会,佛堂设在高志和家中厅房内(现新建街)。民国35年8月15日召开了佛教徒大会,正式成立"中国佛教会甘肃省泾川支会"。此时高志和已故,选举李得生任理事长,李洞山为常务理事,胡涛麟、周昌岐为理事,王昌通、赵彦昌为候补理事,袁守忠、戴廷玉为监事,盖坤富为候补监事,并通过了教会章程。

  佛教会成立后,除县城设立总堂外,分堂大多数散布在农村,全县有丰台塔尔赵家、焦家、盖郭家,泾明蒜李坪,荔堡梧桐白家(现划归镇原县管辖),城关天池等6处佛堂,并设家庭堂佛100多处。教徒由民国35年的167人发展到解放时的1250人。其中较有名的是盖郭家佛堂,其所属佛堂有40多处,教徒达500多人。堂址设在教徒盖文焕家中,主持人先后有巨昌竞、赵兴泰、王通海、盖坤富等人。该堂佛业兴旺,出了不少有名的老师、居士。

  泾川佛教由四川大老师传教布道,每3年来1次,接待仪式极为隆重,全县佛教徒集中听道。大老师为"众生"晋级。

  佛教在我县境内遗留下许多窟龛,均在泾河两岸岩壁上开凿,雕刻佛像。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有城关境内的"南石窟寺"(建于北魏永平3年);回中山脚下的"王母宫石窟"(又叫"大佛洞")(建于北魏早期),罗汉洞境内的"丈八寺石窟"、"罗汉洞石窟"及泾明乡"太山寺石窟"(均建于唐时)。石窟内佛像林立,造型独特,艺术精湛,不仅反映了我县当时佛教业的发展,更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才能。

  二、基督教

  基督教又名福音教,是十六世纪初宗教改革运动中从天主教分裂出来的一种"新教",是我国对这种新教的专称,以别于天主教和东正教。

  基督教信仰耶稣。初入教者要"受洗":跪在讲台前,牧师用右手将清水向头顶一洒。其意是洗除一切罪恶,方算正式入教。

  入教后,每天早晚进行小礼拜,7天举行一次大礼拜。均由牧师主持,先唱赞美词,后讲圣经。每年公历12月25日为圣诞节,期间进行庆祝活动,纳新教友。主持教会的组织称执事会,由长老、会长和执事负责日常工作,牧师负责传道讲经,领礼拜。长老也有此责。

  教徒结婚必须在礼拜堂举行婚礼并事先受洗。丧事不烧纸。人死后请牧师在尸首前做一次礼拜和祷告,棺木上放一十字架,墓坑内放一本圣经,下葬后,教友仍唱赞美举行礼拜和祷告。

  基督教传入泾川始于清光绪21年(1895)。当时澳大利亚人克林伯和瑞典人唐紫贞(女)第一次来到泾川,在西稍门外租典私人房屋10间,进行传教活动。邻居孙正林一家首先入教,后经其宣传,在教徒逐渐发展的情况下,筹建了"中华基督教陕甘协同会泾川教会"。并由西安委办会拨款,买原学院街卢姓宅地一处,在长武教会牧师挪威人吉立德负责下修建了教堂(又称"福音堂")。到清光绪31年(1906),建成大礼拜堂1座,三层小洋楼1座。

  福音堂一切建筑均按西式设计。大礼拜堂分明暗两层,旁边修一座5层钟楼,悬挂铜钟一鼎,重约400公斤,每次礼拜,撞击铜钟,全城均可听到。

  民国初年,泾川基督教活动除了正常的传教外,还设立男女初级小学校两处。起初只招收教徒子女入学,不收学费,供给课本。学习课程除一般文化课外,兼学圣经。后来为了倡办女子教育,还选送女学生王玉兰、吴瑞兰等,赴江苏扬州圣经学院深造。

  民国13年(1924),牧师王纶峰(瑞典人)提出改男女初小为高级小学。聘请李荣、王信德、魏子法、党瑞芝等担任教员,时有学生250名。1932年,学校因外汇隔绝经费短缺而停办。

  1934年,由牧师吉立德选送教徒魏鸿钧、王信德,赴湖北圣经学院读书,培养牧师。此时,泾川基督教活动逐渐流入农村。荔堡、崇信、窑店、高平等处均设有教堂。教会还分别派党瑞芝、卢保罗、王崇生、李汉清负责以上几个教堂的工作。每逢集日,传教士在街头讲圣经、唱赞美,向群众进行宣传。每年圣诞节,外籍牧师分赴各镇聚会2至3天进行活动。

  1940年后,泾川基督教组织由于其内部意见分歧,开始形成两个派系:一个是以外籍人为主,继续在原学院街福音堂活动;另一派则由以魏鸿钧为首的21人,发起组织了"甘肃省泾川县中华基督教会"。报经政府批准,召开会员大会,讨论了教会的章程,选出了执事会。魏鸿钧、陈宗舜、吴瑞兰为事务执事;王信德、李淑贤为执事;王正和、党瑞芝、朱承周为候补执事。会后在县城东门外(现副食厂院内)修建教堂1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泾川基督教恢复了活动。1986年以原教堂(学院街)作为活动场所,并于同年12月25日圣诞节时,聚会成立了"泾川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选出委员7人。朱承周任主任,史建福、申碎成任副主任。1987年还在教徒较集中的高平、窑店、汭丰、玉都、荔堡等地设聚会点8处。

  三、天主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同出一源,但比基督教发展早,因此,又叫老教、罗马公教。

  天主教也信仰耶稣,同时还信仰造万物、造世人、造山水三位一体的真主,并因此得名为"天主教"。

  入教者要受洗。入教后每天有早晚课(念经),每周星期六晚要做"拜苦路",七天为瞻礼。每早念经时,神甫身穿什字衣领教徒做"弥撒"。教徒结婚在经堂举行,在家族亲人陪伴下由神甫主持婚礼以示神圣。教徒死后请神甫在家举行悼念仪式。

  天主教唐朝时传入我国,后来曾一度中断,清朝时从沿海又逐渐传入内地各省区。

  清光绪4年(1878)由陕西长安教区划出了甘肃教区,主教堂设在武威城西松树庄。由红衣主教负责并在天水设立代牧区,平凉设监牧区。以后随着天主教活动的日趋扩散,平凉监牧区又从天水代牧区划出,成立平凉教区,由西班牙主教高金鑑负责,进行传教事务。

  清光绪21年(1895)在庆阳三十里铺、麻岭一带传教的比利时神甫杨森、施德麦、黛开来泾传教。民国初年平凉教区派德籍神甫师德范来本县进行传教活动。后陆续来本县传教的有西班牙传教士贾得胜、苏俄民、卫理化、洪理林、曹治广、薛乐达、梁奇峰、姚大舟以及华籍神甫王远志(甘肃徽县人)、李清蕾(陕西宝鸡人)等;修女有宗志贞、曾志杰等。最初,他们在县城中山街(今百货公司)买私人院落一处,修建经堂一座。后又作了扩建。

  民国15年(1926)泾川天主教还办初级小学一处,命名为"正德初级小学",招收附近学龄儿童入学。先后在此校任教的有聂继先、董舒福、朱绪尧等。抗战胜利后,此校停办。同时,天主教堂还办了孤儿院;对外开办"工教诊疗所",以西医为主,由姚大舟、巨昌儒、蒋述光等负责医务,曾志杰、宗志贞担任护理,王有负责管理。后停办。

  天主教还在农村进行活动,丰台、玉都、党原、泾明的沟门前等处都设有天主教分堂和活动点,玉都天主教堂规模较大,还办了初级小学,设立了"诊疗分部"。常驻教堂的有神甫洪理林、李秉正(山西人)和两名修女。曾四海任教会会长。

  县城教堂神甫除在县城活动外,还利用每年耶稣复活日、圣诞节等赴各分堂进行聚会或带上圣像、圣餐进行"降福"、施洗、主持婚礼等。

  解放后外籍神甫相继回国,教会工作由神甫李清蕾、路文耀、王有、路多默等负责主持。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