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发展规划 >> 正文内容

泾川县2015年全力抓好的“六项重点”

2015年01月26日 来源: 点击数: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和总趋势。在新常态下,中央继续扩大内需,强化定向调控,对西部地区实施差别化区域经济政策,为我们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改革效应将逐步释放,新的增长动力正在生成,为我们突破机制障碍、破解瓶颈制约创造了更多契机。我们只有准确把握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深入研究国家政策,紧盯省市战略部署,全力推进实干攻坚,切实做到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才能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争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

  按照省市、县委部署,我们确定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县委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三大目标,坚持小康建设与扶贫攻坚齐抓,总量扩张与效益提升并重,城镇开发与乡村建设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同步,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探索新路径,全力推进新突破,着力培育新优势,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山川秀美富裕小康文明和谐新泾川奠定坚实基础。

  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人口自增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市下达的控制指标。

  一、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重要支撑,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切实加大争建力度,全力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精心谋划抓前期。围绕特色产业链条延伸、能源勘探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结合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谋划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全县储备重点项目400项以上,形成有序接替、滚动发展的项目工作格局。加大力度抓争取。紧盯国家投资导向,积极捕捉项目信息,全力抓好盘口水库、国道312线改建等重点项目争取工作,年内争取各类专项资金达到9亿元以上。强化调度抓实施。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包抓责任制,精心实施文旅综合体、城东开发等重点工程,全面建成商品交易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长庆桥-飞云-太平三级公路改造等续建项目,确保年内新开工及在建项目达到100项以上,完成投资60亿元。严格监管抓质量。全面落实项目建设“四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把项目立项审批、招标投标、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管,进一步提高重点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二、聚焦特色产业开发,推动“三农”工作水平得到新提升。以实施全省“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和全市“五个百万”增收工程为抓手,深度开发特色产业,纵深推进扶贫攻坚,多方改善基础条件,全力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全覆盖推进产业开发。大力实施果品产业适宜区全覆盖战略,高标准新建果园4万亩,建成千亩以上果品园区8个、现代果品设施栽培示范园区4处2400亩,推动高平、丰台2个乡镇实现适宜区全覆盖,罗汉洞、泾明2个乡镇实现山台地全覆盖;新增县聘果树技术员100名,指导群众持续加强果园标准化管理,全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招商建办果品冷藏保鲜库5个以上、果品自营出口企业2-3户。以全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设施养殖,扶持新建标准化肉牛、肉鸡养殖小区15个,全县牛、鸡饲养量分别达到18万头和500万只。全力加快泾汭河川蔬菜集中区建设,新建日光温室200座、大中拱棚1000座,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5万亩,带动全县种植各类蔬菜16.5万亩。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完成旱作农业技术推广13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7万吨以上。全方位改善基础条件。精心实施道路交通工程,建成通乡通村油路(水泥路)115公里;切实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集中实施泾河河堤治理、合志沟沟道治理、高效节水改造等工程;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六个一”生态绿化工程,完成荒山造林3万亩、退耕还林9000亩、道路林网建设70公里,修建标准化梯田3万亩,完成土地整理1.8万亩,实施小流域治理1万亩,建成红河田赵等8个生态绿化示范村,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组团式建设美丽乡村。按照“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要求,高标准抓建玉都下坳、党原城刘2个省列“千村美丽”示范村和高平寨子、党原完颜洼2个县列美丽乡村示范村,带动全县新建、改建小康住宅2500户,实施危房改造1500户,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产业支撑、基础配套、内涵提升上实现新突破。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实施7个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加大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建成“万村整洁”示范村30个,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精准化实施扶贫攻坚。按照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的要求,全力抓好9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和9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多方培育主导产业,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确保年内实现脱贫2万人,全县贫困人口减少20%。深层次推进农村改革。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完成树种改优3万亩,发展林下养殖70万只,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000万元以上;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飞云、丰台、泾明3个乡镇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全县完成土地流转2万亩;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成村级扶贫资金互助社10个,新增涉农贷款2亿元以上;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多方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家,注册家庭农场10个,着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经营格局。

  三、聚焦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工业发展空间得到新拓展。按照“大园区承载、大项目支撑、大企业带动”的思路,多方扩大招商引资,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努力搞活企业生产经营,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实力。精心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切实加快110千伏送变电站建设进度,全面完成汭河风情线绿化亮化工程,进一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全力抓好天纤棉业二期20万锭棉纱生产线、40万吨活性石灰生产线等重点工业项目,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农产品转化升值、文化旅游发展、能源勘探开发为重点,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全民招商,力争年内招商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50亿元以上。多方促进企业扩产增销。积极支持天纤棉业公司创建省级技术中心,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和名优商标;强化协调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多方扶持正大饲料、华润陶瓷等企业扩产增销,促进各项工业发展指标实现较快增长。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全县新增非公企业150户、规模以上企业2户、个体工商户1500户。加快推进能源勘探开发。积极衔接协调,加快石油开发,新布设油井30口,生产原油15万吨;全面完成煤炭资源精查,启动陇能公司660万吨煤基新燃料等项目前期工作,促进煤炭资源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聚焦县城扩容提质,推动城镇开发建设迈出新步伐。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和“休闲养生、生态宜居型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定位,精心编制建设规划,全力扩张城市规模,多方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城镇开发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建设品位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完成第四轮县城总体规划评审报批,编制完成城北综合开发、棚户区改造、重点村镇建设等修建性详规,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城乡规划体系。全力加快开发建设。持续扩大县城规模,建成泾州大桥,开建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县城北扩西延步伐。精心实施安居工程,全面完成城西棚户区改造,启动实施城关镇土窝子、回中广场南侧、南环路北侧等重点区域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安置楼和住宅小区建设,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新城西路,对安定街进行改造提升,实施城区绿化亮化、管网延伸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持续推进重点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特色小城镇集群。切实强化城镇管理。严格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管护维修,持续开展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和市场秩序集中整治,探索建立“部门主导、媒体配合、群众参与”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城市规划区内和村镇建设未批先建、乱修乱建等违法行为。

  五、聚焦文化旅游引领,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大景区建设等机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精心实施重点项目,广泛开展宣传推介,努力探索西部欠发达县份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子。积极创新管理体制。按照“市场化运作、集约化开发、公司化经营”的思路,组建成立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管委会和泾川旅游集团公司,对全县文化旅游资源和重点旅游景区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多元融资、整体开发,全力扩大产业规模,努力培育特色品牌,使我县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全力推进景区建设。按照“规划引领、园区聚集、项目支撑”的思路,多方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精心实施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开发,建成大云寺大雄宝殿、山门、藏经楼及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创意农业花卉观光游乐园等工程,开建文旅综合体、王母宫景区道路改线等项目,建成农家乐30户以上。不断完善产业要素。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多方研发地方旅游商品,精心编排特色演艺节目,加快宾馆饭店晋等升级,带动商贸物流、餐饮住宿、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加强文化合作交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高规格举办大云寺佛祖舍利迎请安奉活动,精心组织第三届华夏母亲节暨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交流等活动,力争《女神·西王母》歌舞剧全国巡演,全力打造“王母故里·佛宝圣地·养生泾川”旅游品牌。切实强化行业管理。精心实施宾馆、饭店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积极组建旅游行业协会,加快旅行社团发展,强化导游人员培训,规范旅游服务行为,建立要素齐全、功能完备、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体系。  

  六、聚焦民计民生改善,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项目向民生倾斜,资金向民生聚拢,精心实施民生工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和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完成4个乡镇中心幼儿园续建工程,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创建名师名校名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评估验收。持续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建成窑店、红河、合道3个卫生院业务用房及职工周转宿舍,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启动县博物馆建设,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千台大戏送农村”等文化活动,建设乡村舞台20个,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重点人群管理,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努力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着力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切实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建筑工程、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加强社会治理。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力推进城区大巡防体系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化防控网络;全面推行依法逐级走访、网上信访和依法治访制度,及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精心实施乡镇派出所全覆盖工程,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深化平安泾川建设,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