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经济建设 >> 正文内容

泾川县菜篮子工程发展情况分析

2014年06月04日 来源:政府办 点击数:

  近年来,泾川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抢抓国家、省市加大蔬菜产业开发的机遇,按照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主线,着力打造泾、汭河川蔬菜集中优势区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全力推动全县蔬菜均衡生产,保障安全供给。

  一、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泾川县始终坚持把“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高城乡蔬菜市场供应能力的重要举措,按照“日光温室示范、拱棚蔬菜带动、大田蔬菜扩量、果菜间作增效、复种蔬菜补充”的工作思路,以泾汭河川区为重点,充分发挥利用地域、资源、产业优势,将蔬菜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设施现代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生态良性化的生产格局。2013年全县新建日光温室200座,累计达到2200座,新建大、中拱棚1000座,累计达到1.9万座,设施蔬菜达到1.2万亩,带动全县种植各类蔬菜15.9万亩,全年蔬菜产量达到21.7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以上。

  (一)高新技术得到推广,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全面推广了日光温室冬春茬、秋冬茬及大拱棚春提早、秋延后多层覆盖、多茬种植栽培模式,配套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态有机质无土栽培、嫁接育苗、膜下暗灌、防虫网、无滴膜、黄板诱杀、生物菌肥应用、高温闷棚等无公害先进生产技术。

  (二)绿色标准逐步完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编制黄瓜、番茄、地膜马铃薯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0个,注册“贡池”牌玻璃脆芹菜,“回中”牌嫩玉黄架豆、“泾丰”牌泾早马铃薯、泾州大葱、脆红参胡萝卜等蔬菜品牌7个。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制度。2013年全县蔬菜“三品一标”生产面积达到9.4万亩,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59%。

  (三)龙头企业发展迅猛,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先后招商建办了城关昕达万吨蔬菜保鲜库等产业化龙头企业50多家,带动全县发展订单蔬菜5万亩以上。以县城陇东瓜果蔬菜批发中心为主,以党原、高平、荔堡等八大集镇为骨干的蔬菜流通销售体系基本健全,实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2013年新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21家,累计达到279家,参合农户达到4.62万户,年销蔬菜近6万吨,蔬菜产业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深入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始终坚持把农民科技培训作为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重要手段,在科技培训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注重两个结合,即理论学习和现场操作相结合、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近年来每年平均开展蔬菜科技培训60多场(次),培训农民1.2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万份,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入户率和普及率。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规模总量仍显不足。全县蔬菜产业开发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基地规模小,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市场空间狭小,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缓慢,产量产值效益低的问题,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泾河及辐射流域生产道路建设滞后,行路困难,群众发展蔬菜生产十分不便,大口井、机电井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匀,有效灌溉和保灌面积有逐年下降趋势,加之输电线路不配套,井灌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

  (三)产业投入依然不足。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积累少,融资渠道不畅,农民对扩大再生产和用于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投入不足。在投入上主要依赖国家项目投资,加之近几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资金极度短缺,蔬菜产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四)公共服务能力较弱。基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滞后;农户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土地流转缓慢,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蔬菜运销在一定范围内还处于分散经营和自产自销状态,特色不够明显,对外地客商吸引力不强;农村信息建设滞后,市场信息不畅,生产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从性;产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对蔬菜产业的引领作用发挥欠缺。

  三、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集约化经营主体。抓住全省“3341”项目工程和“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机遇,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补偿机制,有效缓解经营主体资金短缺等问题;合理整合扶贫、农综、水利设施等涉农项目资金,建立发展蔬菜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加快完善蔬菜生产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金融信贷投入,多方鼓励社会投入,建立以农民等经营者自主投入为主,以财政和项目扶持为补充,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投资机制,促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增加政策引导资金,有针对性地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示范园区成果的推广力度;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增加专项资金的投入,对专业技术人员、基地生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系统技术指导,增强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三)加强机械装备,提高生产力水平。以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为依托,加大对“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购置农机具享受财政补贴政策的倾斜力度。积极引进、推广和应用蔬菜起垄穴播机、卷帘机械、全价配合饲料混合机以及饲草生产、加工等现代机械设备,提升生产装备,节本增效,促进“菜篮子”基地设备设施升级改造,提高生产力水平。

  (四)增强规模化生产水平,建立农产品销售平台。积极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增强规模化生产水平,重点引导和扶持发展清洗、分等分级、整理包装、速冻保鲜等初加工,延伸“菜篮子”产品产业链条,降低产后损耗提高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建立以政府资助的农畜产品市场营销平台和风险补偿机制,在市场出现“低谷”时,对经营主体按生产规模予以补偿,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避免生产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