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北朝佛教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
2月17日,记者从泾川县文物局了解到,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名单已经出炉。在全国47个候选项目中,“甘肃泾川北朝佛教遗址”名列其中。据悉,专家将从47项候选名单中,根据投票选出25项进入终评环节。
泾川北朝佛教遗址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共池村,2012年12月泾川县城关镇村民修整道路时,在现大云寺东侧发现一处佛教造像窖藏坑。经发掘清理,发现窖藏坑两个、出土佛教造像260余件(组)、陶棺1具、铭文砖1块等。其中,铭文砖铭文共425字,有“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等记载。经专家介绍,在遗址内发现的佛教造像从质地分有石、陶、泥等。类型上又可划分为造像碑、造像塔(龛)、背屏式造像、单体圆雕造像等,其中单体圆雕造像数量较多。造像表面进行贴金或施彩妆奁。造像年代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时期,延续时代较长,具有很重要的考古价值。
目前,在遗址内出土的陶棺中还清理出两个长方形玻璃瓶及散落舍利约1777粒。这是泾川继1964年在唐代大云寺地宫出土五重套函及14枚佛祖骨舍利,1969年在北周宝宁寺遗址出土舍利之后,在同一区域第三次出土舍利,其瘗埋方式与北周宝宁寺、唐大云寺不同,反映了宋代舍利埋葬的新特点。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