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历史遗存>古遗址 >> 正文内容

阮陵与共池是阮国古迹遗存

2013年12月22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阮共”一国论附和史实

  最早对“阮共”的文献记载见于《诗经·大雅·皇矣》句云:“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这句的大意是:西周初年密须国(注:古址在灵台县境内)王不遵守周王室的规矩和礼仪。竟然与周王室抗礼,派兵去攻打周的属国阮。密须国的军队打到阮的都城共池,周文王得知消息后十分震怒,于是整顿军队派往密须国,以阻止密须国攻打阮国。

  另有史料:《史记·周记》记载:周穆王的儿子“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不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之小醜乎,小醜偹物终必之,康公不献,一年共王灭密”。这段记叙周公王灭密的原因和经过。这两件事都发生在泾川和灵台境内。

  对上述早期资料,唐,宋及清代一些学者均有解释,但说法各异,出现了“一国论”,“两国论”,及“三国论”的混乱论调。唐代人孔颖达在《诗经全译》一书中解释:“有密国之人,乃不恭其职,敢距逆我大国,乃侵我周之阮地,遂往复侵共”。北宋著名学者理学家朱熹在他所著《诗经·朱注》一书中,对此解释为“阮,国名,在今泾州。徂往也,共阮国地名,泾州之共池是也。”大清乾隆年《泾州志》老版解释:“阮为国名,其为阮之邑”。清代学者傅恒著《诗意折中》一书中也有同样的解释。以上注释是考证基础上的负责任的权威性注释。而另有一些清代学者,则采用“测字先生”的方法,只从字面解释,以“阮共”在《诗经》中出现便说成“阮共”为两个国家。更为荒谬的是清代学者郑玄笺把“侵阮徂共”中“阮,徂,共”三个字解释为三个国家,犯了文言常规注释之错误。文言中“徂”为往,去,到的意思,是动词,而非国名。对“二国”,“三国”的注释本来就不属于什么历史资料,却误导了少的后人。以致现代人编著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一书也采纳了这种错误论调。《大辞典》解释为二个国家,一在泾川东南,一在泾川北五里,均为文王所灭。说在泾川东南考证无据说是文王所灭并非史实,《史记》明确记载:“密康公时被周共王所灭,而非文王灭,阮何时被灭则更晚些”。《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曾对安定临泾地名作过错误注释,经考证隋以前临泾城即安定"泾州”之治,古址在今县水泉寺村。

  造成对阮共二字混乱解释的另一原因是;西周至春秋初有一封国名共,其地点在今河南省辉县。国君名共和伯,曾受诸侯拥戴代行王政,中国的纪年就是从共和伯开始的。共池当时也有另外一处,《左传》纪载:齐桓公十年“虞公避难共池”。其地点在今山西东南角。我们不能把这里的共国,共池与《诗经》上所说的泾川“阮共”混为一谈。

  对于前人对历史地名的不同解释应该结合资料实地考证,才能还归历史真面目。泾川文化界一些人说什么“二国论”是共识。我认为这种说法十分主观武断,缺乏对历史资料的分析鉴别和对古址的实地考查。

  要明确“阮共”是否为一个国家,除了鉴别资料外,首先应搞清泾川存在己三千多年的最古老最珍贵的古迹遗存;阮陵与共池的真实地理位置。

  “共池”是泾川八景之一,清代文人张培本写有《共池涌碧》诗一首:

  兼山东望海天孤,中有灵池一镜殊。

  激浪跳珠波断续,清风漱玉沫露濡。

  共池就在现水泉寺村城关中学院内,古址大佛殿正北侧,池呈长方形,面积约二亩,池水深3米。中建一座二层楼式冻亭,南北有石桥与岸相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学校填没,今不存。但共池遗址完整地埋在地下。遗址上现无建筑物。当地群众因池中有莲花也叫“莲花池”,这是泾川人民自古止今所共知的,很清楚。建议恢复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共池”,让它在盛世重见阳光。

  阮陵似乎成了谜,实际就在我们眼前,明明显显地在那里沉静了三千多年。它就是群众俗称为“盘顶子山”的阮陵。盘顶子山在古城墙西,山势北高南低,山顶有人工造就的土台,土台高约5米直径50米,围绕它的存在,在其周边近代人修造的“书院”,“渠”及社区命名均取“阮陵”二字,以证实它的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村有位清末泾州县衙师爷八十多岁,名史海山的老先生,他博览群书,了解泾州历史,就曾告诉人们:盘山子山是古代阮陵,是王陵。而为什么变得如此让我们陌生呢?原因是它历史太久远,又无早期文字记载,只凭民间传说。阮国在历史上是商朝晚期皋陶氏(尧帝)后裔建国的,到西周中期大约三百多年,历史进入东周列国之后西羌兴起,建义渠国,泾川沦为义渠地,秦与义渠连年交战,泾川地处两国交界地带,战火不断,致使阮国遗民大部分向南迁移,阮陵祭祖也随之中断。明代朱洪武二年泾州大洪水之后,古城老居民死的死,逃的逃,泾州原址(水泉寺)即阮陵区变成了新移民区。这些新移民根据它的形状似人工盘起的就称为盘顶子。如同民间把“共池”叫“莲花池”一样,盘顶子只能是阮陵的俗称别名而已。丝毫改变不了它就是阮陵的事实。

  对“阮陵”的记载史料似乎是空白,只有明代人温应壁根据传说在《重修水泉上寺记》碑文中,在交待上寺位置时指出:古城西近阮陵。其意是:古城(墙)之(西)侧接近阮陵而非指城内而言。清《一统志》记:古安定址,古迹有阮陵。说明阮陵是真实的存在,不是猜想中产生的。踏遍古城北山地区惟独盘顶子山是明显的人工建造的古园陵式建筑。具有典型的人工建造遗迹存在,考查其文化层是商周文化层,其建造年代与阮国同时代,具有三千多年历史。阮陵高大,久远为国内之最。

  阮陵似乎成了谜,实际就在我们眼前,明明显显地在那里沉静了三千多年。它就是群众俗称为“盘顶子山”的阮陵。盘顶子山在古城墙西,山势北高南低,山顶有人工造就的土台,土台高约5米直径50米,围绕它的存在,在其周边近代人修造的“书院”,“渠”及社区命名均取“阮陵”二字,以证实它的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村有位清末泾州县衙师爷八十多岁,名史海山的老先生,他博览群书,了解泾州历史,就曾告诉人们:盘山子山是古代阮陵,是王陵。而为什么变得如此让我们陌生呢?原因是它历史太久远,又无早期文字记载,只凭民间传说。阮国在历史上是商朝晚期皋陶氏(尧帝)后裔建国的,到西周中期大约三百多年,历史进入东周列国之后西羌兴起,建义渠国,泾川沦为义渠地,秦与义渠连年交战,泾川地处两国交界地带,战火不断,致使阮国遗民大部分向南迁移,阮陵祭祖也随之中断。明代朱洪武二年泾州大洪水之后,古城老居民死的死,逃的逃,泾州原址(水泉寺)即阮陵区变成了新移民区。这些新移民根据它的形状似人工盘起的就称为盘顶子。如同民间把“共池”叫“莲花池”一样,盘顶子只能是阮陵的俗称别名而已。丝毫改变不了它就是阮陵的事实。

  对“阮陵”的记载史料似乎是空白,只有明代人温应壁根据传说在《重修水泉上寺记》碑文中,在交待上寺位置时指出:古城西近阮陵。其意是:古城(墙)之(西)侧接近阮陵而非指城内而言。清《一统志》记:古安定址,古迹有阮陵。说明阮陵是真实的存在,不是猜想中产生的。踏遍古城北山地区惟独盘顶子山是明显的人工建造的古园陵式建筑。具有典型的人工建造遗迹存在,考查其文化层是商周文化层,其建造年代与阮国同时代,具有三千多年历史。阮陵高大,久远为国内之最。

  我顺便再告许大家一件事,在阮陵西侧近年修了上山公路,村民上山取土,把一个完整的阮陵挖出了一个大缺口,要不了几年,这个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迹可能就要消失在我们眼前,这将是多么可残的事。到了那时权威就是历史罪人。为此我建议为真“阮陵”正名,树碑、建祠、植柏,并尽早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说到此,我又想起前几年发生在瑶池的一件事。有人把民国年间刘芝阳道人修的窑洞褂了“李商隐故居”的牌子,并塑了坐像。晚唐诗人李商隐早年受知于令孤楚,后来当了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及女婿。他与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到泾州。开成五年(公元840年)离开了泾州,在泾州只短短的一年时间,在这一年中,他有一喜一悲,喜与节度使王茂元小女结为良缘,悲的是博学宏词科试除名,遭受打击,在泾州时写了不少抒情诗篇,其中一首题名(瑶池)句云: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时不重来。

  这首诗是他游览“瑶池”时作。诗中“瑶池阿母”点明了瑶池是阿母故居,今日却褂上了’李商隐“故居”的牌子,王母娘娘故居被人无故占领,这难道不叫王母娘娘伤心吗?李商隐也会脸红的,李商隐在泾只一年,故居从何说起。“瑶池”自古以来就是西王母故居,众所周知现却变成“李商隐故居”,连游人都觉十分离奇可笑。是否摘掉“李商隐故居”牌子,换上“王母故居”不就十分合理吗?因李商隐游瑶池写下诗作可立一诗碑作为纪念。

  有人还在兼山搞创作:制造了个“安定城楼遗址”。兼山之顶有利用地形以山凿成的城墙,古城则在山脚下的平川,李商隐在泾州时作了一首题为《安定诚楼》的诗篇,使一座本来普通的城楼一下变的名扬天下。诗句: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竞未休。

  这篇诗借历史人物以自喻,抒发内心的喷慨与悲伤,是李的名作。作者站在什么地方写这首诗,笫一句就己点清。“迢递高诚百尺楼”句是用唐代诗人贯用写作方法:浪漫、夸张想象的手法写城楼之高大,并偶意自身人格之高大。并不指城楼建在山顶。“绿杨枝外尽汀洲”则写泾河沿岸的自然风光。从中可见他面对泾河。站在河之北岸城楼“南诚楼”之上。近代学者黄道士在《唐诗三百首鉴尝》一书中,解释汀州指城东“美女湫”(注:指丰台塬湫池)是因他不了解安定古城地形.地貌而做出的错误解释,我们不能为了能看到“美女湫”就把安定城楼迁移到山顶去,即便这样还是看不见的。如果为了旅游为了美化诚市在这里设计一建筑物是较好的设想。如说那里有一古代’安定城楼,则是弥天大慌。

  在漫长的历史上在安定写过诗的古代人不少,其中有不少是名人。没有必要单独为李商隐作不切实际的文章。

  历史古迹是历史的真实存在,是前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传承历史发展未来的宝贵财富。保护文物古迹.并开发利用造福人民,是我们的职责。伪造历史古迹歪曲了历史也歪曲了泾川人的形象,欺骗世人误导后人,浪费钱财,还导致对历史真迹的保护的乎视,其最终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这样做无助于旅游事业.造假不得人心。

  泾川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历史古迹非常丰富,等待我们去做的事情很多。首先应抓好以下几件事:

  一.泾川瑶池是西王母降生地,也是西王母的故居所在,自汉代以来,王母宫山以西王母祖祠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十分宏大的古建筑群,成为华夏儿女祭祖的地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原主体建筑中的六座大殿相继恢复。但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这些。历史上周穆王和汉武帝西巡曾在瑶池会见西王母,这是历代朝廷认定泾州回山王母宫是王母祖祠的主要原因。古代为纪念这二位先王在王母宫山建筑群中建有周穆王庙和汉武帝庙,建在西王母大殿西侧,为主体建筑之一。北宋名臣范仲淹是宋代政治家,文学泰斗历史声望极高。他曾在泾州开府镇边,留下许多名篇。原回山古建筑群中,也有他的庙。以上这三座庙应纳入王母宫二期工程计划内,近年内恢复。以完善王母宫主体建筑,从而增加西王母历史文化内涵。这是恢复历史古迹无可非议的事。

  二.泾川除西王母旅游景点外,百里石窟长廊十年前就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2013年10月中央电视台来平凉市拍摄“西北望崆峒”专题纪录片,罗汉洞清霄洞石窟群是拍摄重点之一,清霄洞石窟群规模宏大,且连片集中,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我们应乘这次中央电台宣传之东风,请专家论证并拿出具体方案,尽快启动复建工程,使之成为我县又一旅游景点。

  三.西王母是华夏族的先妣,西王母文化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女性,在泾川历史上众多的历史名人中,女性是个亮点,这也是泾川历史特征.。女性名人如东汉顺帝皇后梁太后(梁纳),是安定乌氏(泾川丰台太阳墩)人,临朝听政,执掌朝政20年。北魏宣武帝灵皇后胡充华太后执掌朝政13年,且留下极为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东汉献帝时的烈女皇甫规妻安定皇甫头(泾川完颜家村)人,正史(后汉书)有她的传记,他是名将皇甫规妻,皇甫规给皇帝的奏章均出自她手,她是京都洛阳诚里有名气的文学才女。皇甫规死后,奸贼董卓欲强行霸占,他誓死不从,被董卓杀害。泾川完颜村九顶梅花山堡子山巅有她的坟墓.墓北坪有他的祀祠始建于公元189年与始建于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的西王母宫只晚80年,距今1824年,是仅次于西王母的古迹。在其周边数村都有皇甫圣母祠,形成了皇甫圣母区域文化。完颜村皇甫圣母祠文革中遭毁,现破烂不堪。应该恢复这一历史古迹,使之与九顶梅花山明代韩王墓及完颜民俗村共组成泾西一旅游景点。皇甫圣母祠堂也可作为海内外皇甫氏寻根祭祖的场所.工程量不大,可先由县文化部门做出规划,交王村乡政府组织实施。

  皇甫圣母区域文化是西王母女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传承历史继续祀念她,也是弘扬社会正气。

  后语:泾川是我们可爱的家乡,为了她的更加美好,我愿付出辛劳,特撰文为“阮共”定位,为“古迹”正名,为泾川旅游献策,人微言轻,敬请指正。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