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县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年活动纪实

2013年11月23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初冬时节,行走在泾川的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到处都能看见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办事大厅、城乡社区,各级干部都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查问题、寻对策……735个基层党组织挥舞着一面面高高飘扬的党旗,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正在转型跨越的路上奋力赶超。

  今年以来,在“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年”活动中,泾川县全域谋划,高点定位,着力破解基层党建难题,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有力地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强基固本 筑牢坚强堡垒

  11月9日,记者在泾川县党原乡柳寨村看到,位于村文化广场边上的新村部,宽敞明亮,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一应俱全,室内布置简洁大方,设施齐全,上墙制度系统规范,党员活动丰富多彩。

  柳寨村有了新村部,党员活动抓实了,后进村变成了“后劲村”,群众生活也发生了新变化,住在沟边的群众住上了小康屋,走上了柏油路,中心村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石,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村“两委”作为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发挥着“导航者”和“掌舵人”的作用。为了切实筑强堡垒,让组织强起来,泾川县在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年活动中,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主题推出了一系列“强基”措施。利用资金“打包”的方法,采取项目支持、党费补助、村级自筹、单位帮扶、社会捐助等方式,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新修建村级活动场所188个、改建扩建27个,实现了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为规范村级活动场所,县财政列支40万元、乡村自筹68万元,用于化解村部债务、配套设施建设,使村级建设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和制度化。为落实“一定三有”要求,该县又将村干部报酬由人均6000元提高到了8000元,增幅近33%,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为了不让一个党组织掉队,让每个党组织都能发挥正常的作用,该县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创星争先工作。对先进党组织,推行领导联村帮扶、资金支持,使其更先进;对一般党组织,开展领导包抓、部门联系,推动一般变先进;对后进党组织,采取抓领导、提升带动力,促进其转化“升级”。同时,通过“建、联、挂、派”等形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6个,社会组织党组织19个,党组织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

  虚功实做 破解发展难题

  党建是务虚的工作,而要想由“虚”变“实”,虚功实做,就要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为此,泾川县积极创新基层党建活动载体,大力推行基层党建“书记创新项目”,围绕党建工作重点、热点、难点、弱点、盲点问题,确定了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村级党组织作用发挥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建项目23个,集中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使党组织“活”了起来,党员“动”了起来。“党建项目化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将特色党建项目化、虚功实做,不仅推动了党建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泾川县委书记李全中说。党建项目实施以来,该县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破解发展难题680多个,有效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与此同时,该县在会诊剖析、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因村施治的基础上,全力打造“五区百点”党建示范区,创建“五好”党建综合示范点83个,改变了过去围绕自身搞党建的老路子。

  王村镇向明村是一个设施蔬菜种植大村,但由于菜农缺少技术、单兵作战,蔬菜产业发展缓慢,蔬菜也卖不上好价钱。在创建党建综合示范点活动中,镇上按照“产业+协会+支部”的模式,指导向明村成立了由农村党员、村组干部、产业大户、致富能人为主体的向明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为菜农提供信息、技术,并组织销售,解决了农户单个种植、销售效益差、渠道窄的难题,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星”级管理 彰显党员活力

  今年52岁的段姚怀是泾川县红河乡朱段村朱家山组的组长。1987年他和群众在全乡第一批试验性地种了几十亩果树,取得了较好地效益。1992年他担任朱家山组的组长。20多年来,他带领群众发展果品产业,累计收入1700多万元,使全村户均存款10万多元,在县城买楼房达17户,供出大学生28个,朱家山组的果品效益因此在全乡,乃至周边乡镇也出了名。在今年的星级党员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五星级“明星党员”。

  夯实了基础,有了依托的载体,泾川县又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建立了党员星级管理机制,围绕“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支委评议”四个环节,将党员按照“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无星”六个级别进行季度评定,年终考核。目前,全县先后评定命名“五星党员”350名;并结合“先锋引领”行动,评选同步小康先锋岗50个、同步小康先锋号30个,党员帮助群众发展产业、解决难题、措办实事,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好帮手”、“急先锋”。

  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双联”行动、“城乡手牵手、党群心连心”活动,有效整合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累计落实帮扶项目108个、帮扶资金4278万元,发展资金互助社10个。建立城市带农村、机关联基层、党员帮群众的工作体系,组织全县209个机关党组织与215个村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6650多人(次),资助贫困学生238名,捐赠书籍4.8万册,使全县70%以上的贫困户有了自己的增收产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