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名胜景点>百里石窟长廊 >> 正文内容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图解(三十六)

2013年11月09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图113、图114:这是2009年10月19日14点55分所拍,佛头窟群下21世纪泾川农耕图,时在深秋,这叫秋杀地,把种过糜子等作物的地耕一遍,耱平,但不种什么,等开春种玉米或更高产的蔬菜,叫秋杀。古印度马鸣(约公元前50—100年间)著(北凉时印度人昙无谶在敦煌译出佛经颇众,现存12部,此为其中之一)的《佛所行赞》经,实际是一部优美的长诗,以诗歌形式歌颂了释迦牟尼的一生。这部五言体诗,昙无谶译时既表达了作品的原意,又贴近汉诗特征,其第五品有一节描写太子(释迦牟尼)出游见到了人间苦难的情节,“又见彼农夫,勤苦形枯粹。蓬发而流汗,尘土扮其身,耕牛亦疲困,吐舌而急喘;太子性慈悲,极生怜悯心”。(杜斗城等《河西佛教史》、《大正藏》第4卷)当年窟中的僧人,今天看见耕牛农夫图的人,谁有诗中太子之心,谁就成佛了。如此而已。

  图115:中央电视台编导陈建忠(右1),2005年前一直关注佛都古泾州,2005年以网上线索找到我,我给他寄去郭沫若鉴定大云寺金银棺照片和研究资料(照片是摄影家张世奇在兰州拜托他的摄影友、著名摄影家赵广田从省博物馆找到的,世奇挂号寄我,时在2000年,首发在拙编著《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文化》,从此,此照片流传天下),很快创作成《大云寺舍利套函》上下集电视片,在2005年6月13日、14日播出,大云寺首次走向世界。从此,与我电话之友谊建立,2009年秋,应邀参加泾川办的海峡两岸西王母论坛,把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王母宫、丰台盖郭七龙山、泾川博物馆、刘玉林在牛角沟发现“泾川人”化石过程、泾州故城全景、忽必烈敕赐泾川水泉寺(镇海寺碑)碑全景式拍摄。图为拍摄南石窟时,当地植物苍耳子成熟了,其果实见人就粘,不再离开,满身的苍子难以离身,陈建忠(右1)与助理刘博喜不自禁。

  图116:泾川佛头窟下农民夫妇与耕牛图中陈建忠埋头工作,我拍了无数工作照,请他抬头,他全神贯注,超然物外,未能拍下看清他面孔的镜头,左1是平凉地区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省政协委员刘玉林,(5万年前“泾川人”化石、60万年前泾川大岭上人类遗址发现者,已写入甘肃小学课本《甘肃历史》第1页)和我全程服务,作向导。陈建忠敬业之情景,是央视同仁的缩影。他回京后,《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上、中、下集和《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镇海寺碑》5集电视片在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央视国宝档案播出,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第一次通过央视走向世界。农人夫妇不语,不看我们一眼,深爱着他的土地,这就是人人有佛性的写照。任何人未做成任何一件事,是不热爱其事,是想入非非所致。陈建忠和农夫都是心无旁骛。我们身后伸向南的坪下,还未开西平铁路隧道,你可见到古时此地地理生态原状,如今铁路已在此开了隧道。

  图117:佛头窟就这样出现了。右手上部一窟中有吊着的石块,即佛头,距地面10米以上。

  图118:这是北魏或更早的僧人、工匠、天才们,在此雕出高至少1米的佛头,有宝冠,是弥勒菩萨像,耳、鼻、眼可见,嘴部已风化,色彩依稀,佛头造成后,一边向下取石,一边雕佛身,石取尽,佛身成。由此,我们知道了南石窟1号大窟开窟工艺流程,不是先如挖黄土窑洞一般从下往上挖成偌大的石窟,再支脚手架,从上至下雕成佛像。而是边开窟,边去石,边雕像,石窟成,佛像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