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教育职场>院校 >> 正文内容

泾川县第一中学发展纪实

2013年10月25日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点击数:

  泾川县领导在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泾川一中位于泾川县城关镇杨柳湾,背倚天池,滨临汭河,与佛教文化圣地王母宫山相对。学校创建于1940年8月,校址在今城关镇水泉寺,校名为泾川县初级中学,1944年增设高中部,改为省立泾川中学。1950年与泾川农校(地址在今城关镇杨柳湾)合并,1958年更名为泾川县第一中学。1981年1月,省上确定为全省重点中学,并改为甘肃省泾川县第一中学,归平凉地区直接管理。1985年,交由泾川县管理,复名泾川县第一中学。2004年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2000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60人,教学班64个,学生近4000人。

  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泾川一中共送出高初中毕业生3.35万人,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11000多人,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了泾川建设有力的智力支撑点。在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学校秉承“铸魂、广智、健体、修美”的办学理念,以“轻负担、高质量,轻分数、重素质,关注发展,重视过程”的办学特色,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发展奠基,为教师的立身、立业、成家”搭桥。特别是近几年,学校以创建陇东名校为契机,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层次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解放思想,艰苦创业,狠抓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2002年以前,泾川一中校舍破烂,全校仅有一栋四层综合楼,其它房子中,C级D级危房占到了80%以上。信息、电教、实验、图书等教学装备更是量少质差,教学质量在平凉市重点中学中处于中下游。2003年以来,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抢抓机遇,以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为目标,高起点规划,强力度推进,建成一个全新的泾川一中:科技楼、教学楼、公寓楼、餐饮中心四大建筑错落有致,净增建筑面积34693平方米。与此同时,想方设法加大配套建设,建成了校园供水、供电、供暖系统;接入宽带网,建成了校园区域网和2个多媒体演播室、4个微机室、14个理生化标准实验室;图书资料由3万册增加到13万余册。为了彻底改变办学条件,近年来又投资两千多万元,为每个教室配备了电子白板,并建成了塑胶操场、体育馆。这是学校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建设,对打造学校良好的对外形象、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3年秋季高一学生军训

  内强素质,培训提高,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从2003年起,县政府制定了县财政每年拿出几十万元作为安家补助(每人5000元),从西北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等师范院校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以保证师资力量与学校发展同步进行。在这一政策的感召下,学校先后引进师范类本科毕业生100多人,从县上其它学校选拔调配教师70多人。为了使这些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加强了校本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学校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定和要求。同时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帮助他们更新理念,充实知识,提高素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从生活上给予照顾。针对新教师多的特点,学校还由各教研组组织开展“一对一帮扶”工程,即一个中老年教师和一个青年教师结成教学帮扶对子,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每个教研组每学期都要推荐人选上全校示范汇报课,以反映各学科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发展水平,促进各教研组协调发展。近年来,学校安排所有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示范课。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听课、评课,既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又促进了青年教师工作的改进和提高。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倡导教师由经验型向教研型转变,由教研型向科研型转变。先后有30多名教师获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奖,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0多篇,承担省、市、县教育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获奖24项。

  校园一角

  德育为首,创新载体,狠抓思想品德的提高。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育人思路,一直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视为校风建设的根本和校园安全、文明的关键。通过上党课、演讲比赛、“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图片展等活动形式,极大地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思想教育的效果。学校坚持倡导依法治校的办学思想,集中开展法制学习教育活动。学校每年利用“元旦”、“五一”、“七一”、“国庆”等节日,积极组织举办“迎新年,庆新春”文艺晚会、“向劳动者致敬”诗歌朗诵会、“歌颂祖国”文艺汇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演讲比赛等各类节庆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全校师生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先后有3名学生荣获全省优秀中学生荣誉称号,有13名学生被市教育局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有46名学生被县教育局评为“三好学生”、“优秀中学生”和“模范班干部”。先后有300多名学生加入了党组织。

  改革教学,质量立校,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坚持把常规教学作为管理的基础和根本常抓不懈,同时坚持不断汲取先进地区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形成了一套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学科教学优势。要求教师研究学生和教法,谋划于课外,决胜于课堂,始终守好课堂主阵地,着眼素质,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积极推广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认真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先后制定了《泾川一中关于改革和加强教学工作的意见》、《泾川一中关于常规教学的要求》等一系列加强和提高教学管理的文件,加强了常规教学的管理,使教学工作有规可循。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制定了《泾川一中课程发展规划》、《泾川一中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意见》、《泾川一中新课改教学工作指导手册》、《泾川一中新课改学生学习指导手册》等,推动了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学校在全面推进、重点实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和推行了“泾川一中五环节教学法”,即①“交流展示”→ ②“合作探究”→ ③“达标检测”→ ④“迁移拓展”→ ⑤“预习引导”。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高,高考录取率逐年上升。2006年以来,教育质量连续位于全市同类学校前列。2009年全省文、理科前100名学生中,6名学生榜上有名,其中2名学生分别居全省文科第六名和理科第七名。全市文理科前100名学生,占43名。2010年普本上线513人,重本上线154人。2011年重本上线151人,二本上线358人。2012年重点本科上线238名,二本上线703名。2013年重本上线261人,重本上线比率为19.59%;二本上线人669,特长生上线75人,普本上线比率为55.85%。董宝强、吕凯雄、王小倩、尚鹏飞、刘鑫等学生被北大、清华、复旦、南开、浙大等名牌大学录取。

  为此县委、县政府在每年高考结束后,专门举行高考表彰会,给学校的工作以前所未有的支持,前来学校参观的各级领导、老干部、老校友和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支持援助的不断增多。

  环境育人,内涵发展,狠抓校园文化建设。

  泾川一中按照“生态校园”、“文化校园”、“书香校园”的思路,实现了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和诗化,同时注意挖掘、整理泾川文化资源,为提升泾川文化层次,拓展学校教育内涵做了大量工作。

  通过科学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和诗化工程,尽力营造一种品位高、创意新、时代性强的校园环境。通过合理种植花草树木,竖立以名人名言为主的书画牌匾,书写大方醒目的办学目标,加之通过教职工高尚的道德品质、高雅的气质风度、文明的举止行为、周到的优质服务,给学生以享受、以警示、以激励、以醒悟、以勇气。

  创办了校史展室、师生书画展室、李商隐纪念馆、国防教育展览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研究性学习成果展馆,制作了校史专题片、研究性学习专题片,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人格品德的提升、精神气质的升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耕耘就有收获,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教学设施更加完善,综合实力全面增强,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1994年4月和2004年12月,先后两次被甘肃省体委、教委命名为“甘肃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1年8月,被甘肃省教育厅授予第三届“学生天地杯”中学生文艺汇演大全唱三等奖; 2004年10月,被省体育局授予“全省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园丁”奖先进教育集体。2012年《鼓舞陇原》在全国第四届中学生文艺展演中获甘肃赛区一等奖。

  如今,泾川一中正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迈着矫健的步伐阔步前进,人们有理由相信,泾川一中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