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历史遗存>出土文物 >> 正文内容

泾川出土文物—唐代“金银棺”

2013年10月07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泾川历史源远流长,境内遗存各个历史时期文物较为丰富,出土文物中最为人们称颂的要数唐代的“金银棺”。

  叫“金银棺”只是群众对这批文物的俗称,正名应叫“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目前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将泾川“金银棺”收录在“舍利塔基类”,作为1964年全国考古方面的一件大事记载,并从全国发现的10余处这类塔基中只选了泾川“金银棺”作为代表性塔基,精印了彩色图版。

  泾川“金银棺”是唐武则天时期的遗物,1964年出土于古城水泉寺村。1969年,与水泉寺毗邻的兰家山村又出土了一个舍利塔基,名“比丘舍利函”,比“大云寺舍利函”早100多年,属北周时期遗物。两具石函的形状大体相同,只是比丘石函的制作简朴,匣、椁、棺均为铜质而非金银质的,也无华丽的纹饰和贵重的宝石镶嵌。

  泾川“金银棺”一出土就以其稀罕引人注目。当时群众修筑公路,发现了一个砖筑地宫。地宫有门,门拱是石质半圆形的,正面线刻祥云围绕宝器,两飞天凌空翱翔。门拱由两根四棱形石柱支撑在石门槛上。柱的正面和内侧面线刻护法神。地宫内不大,存放有一具半米见方的石函,函盖是复斗形,刻有“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6字。函身四周均刻铭文。函内盛有4寸见方的铜匣,样子很象石函,匣上有锁,钥匙由一条细金链系在匣上,尚可开启。铜匣内是一具长方体银椁,比匣略小,盖为瓦形,周围还有一周低矮的小栏杆,椁身两侧各有一对并列的小环。匣、椁的表面是细工刻雕的素纹缠枝忍冬花,银椁内才是金棺。金棺的样子与银椁相同,又比椁稍小,周身是金页贴成的莲花图案,花中镶有各色宝石,正中与侧面均嵌有较大的白色珍珠。金棺内盛一很小的球形细颈琉璃瓶,内含豆大的白色晶体14粒,即“舍利子”。

  “舍利子”即佛骨。据推断泾川大云寺舍利石函中的舍利子可能是当年外国沙门奉献给隋文帝杨坚的那批舍利。因为当时很兴盛建造舍利塔,隋文帝曾将这批舍利子分发给各州,下诏各州于仁寿元年10月15日正午,全国各州要同时将分发到的舍利装入铜匣,置于石函,埋在地下,在此之上起造佛塔。泾州的舍利塔当时建在“大兴国寺”。后来,到了唐武则天时,塔已坍毁。这时,武则天又倡导各州兴建“大云寺”。泾州的大云寺在修建时发现了这批舍利,便重新制函,制匣、椁、棺盛舍利归大云寺所有。大云寺舍利子的来源在石函的铭文中是有记载的。

  这一批珍贵文物出土后,省博物馆立即派专人来现场清理,并将“金银棺”调到了省城,很快就报送了清理报告。郭沫若同志非常重视这批文物,不久又调到了中央,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的珍贵文物出国展出。20多年过去了,“金银棺”一直存放在北京,后来,中央根据各省的意见,为了使各省博物馆具有地方特色,将调各省的一批贵重文物归还了地方。“金银棺”连同武威出土的“铜奔马”才一起回到了甘肃,珍藏在省博物馆。地宫石门藏泾川县博物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