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名胜景点>百里石窟长廊 >> 正文内容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图解(二十)

2013年10月02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图229:这些人工痕迹是如何形成的?形成于何时?

  图230:回望石峡窟,在举目之间,走起却是很漫长的路。石柱、石佛、石塔、石龛,有各种象征符号的石窟外形。壁画窟外,为何要掘出规整雨棚,再开窟?

  图231:壁画窟与小山包,山包是人工堆成的痕迹明显,地震也不会形成如此地形,山包下却有窑洞民居。

  图232:壁画窟东侧近景,自然自由状态中,僧侣来去随意,就着石崖开个能打坐面壁的所在,就能弘法、修行、提升自己。

  图233、图234、图235:东壁画窟一侧壁画,宋代画家力作。惜损毁严重。

  图236:央视记者拍此画时,镜头中可见轿车帘子后的人物面部表情,是青史有名的画作。

  图237、图238:读画,读遗址,读历史的无奈,读人生无常,读三界之外的真实。

  图239:苍茫、迷惘、廖寂、冷清、无序、远离、无欲、无晦、无忧、无为,与石窟本意相融洽的生态韵味。

  图240:砖瓦堆积是古代一座道教庙宇,建筑群不大,庙很精美,耄耋老人全景式经历过,毁于20世纪上半叶。

  图241、图242、图243:费力爬上山包,无路可进,向下望去,林木掩映着寂寞了近百年的窟。这是冬天、初夏和盛夏来此的不同风景。图242中的一窟用小土块垒着,和文字记载中的闭关窟特征相似。

  图244、图245:下了山包,东望,石峡窟近在咫尺。山包下的窑洞,是上世纪80年代还使用的农民民居。

  图246、图247:闭关窟下,有吃水泉,泉水在阳光下呈现多种色彩。

  图248:泉水在石崖下溢出。小山包与石崖无瓜葛,独立存在。

  图249:闭关窟群中,挪步有窟,不同角度可见有不同方向开口的窟。不是变幻莫测,可谓扑朔迷离,当泾河川无一户人家,都是中外僧侣云集于此,开大型法会、辨经会,如鹿野苑说法,谓之佛国风度。罗汉洞,中国的鹿野苑,有阿育王情怀的佛弟子顿悟之处,在今日隐藏着,毫无张扬之心,这才是罗汉洞在世界上独有的价值。

  图250:小小山包,实是一堆沉积太久的土,竟挖出如此多窑洞,当年,是人气旺盛,充满欢声笑语,是生活无忧的农民乐园。

  图251:前方有2003年春节前落成的小庙,是五圣宫,要沿着这个小道爬上去,才能找见另外的石窟。

  图252:五圣宫与东面佛教石窟有经声馨声相闻之距,春节开光的对联或元宵节耍社火敬神的鞭炮之屑还在。

  图253:五圣宫只有一间,还未塑神像,供着有些年成的木质“当方五位尊神之神位”,旁立不足一尺的神棒。这一方的五神,即山神、土神、牛神、马神、水草神,山水土地生态正义神俱全,保护着四五十户二三百口人小村落的安宁。

  图254:石窟、石崖、松柏、刺愧、茅草、土坡在新春午后的阳光下。

  图255:顺着土质小路前行,石质的山坡出现。

  图256:有了石头,就有石窟,罗汉洞就是如此落生的。

  图257:山坡背后,石窟群开凿在石崖顶上,顶上就是山与川之间的坪。

  图258:石窟并非天然石窟,有规制,有讲究,一个方形窟已失去三面,是岁月模糊了其风姿。

  图259:坪之边沿的窟,意喻天宫,石崖中部的窟,叠加分布,小石眼不要以为是天然石窝,往往是大窟的通气孔。

  图260:挪动数步,大型窟群惊现。

  图261:下完上为石质下为土质的坡,从不同角度去点数,总数不清有多少窟。

  图262:这个近镜头里,是突现左手边一个规整的佛龛,佛像被岁月风化尽了。

  图263、图264:这里,至少有4层窟,不断有新发现的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