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南石窟寺之碑》临创印象

2013年07月23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一路走来,与古为徒,快哉、乐哉。

  平日习书,关注二王、苏米者多。但临的都是北碑墓志,唐楷诸家。自清以来,研碑者众。康有为尝言,习碑可以医俗也。吾以为然,亦常临之,去俗也好,骨力雄强也好,有益而无害耳。

  我生于甘肃省泾川县,接触《南石窟寺之碑》较久。此碑原存南石窟寺,民国初年出土于泾川王家沟村,现存泾川县王母宫文管所。碑通高225厘米,宽105厘米,厚17厘米。题额阳刻“南石窟寺之碑”,笔意在篆隶之间。额上横列楷书“石窟寺主僧斌”六字。碑文楷书 23行,行38字,因下有断缺,现每行最多存34字,碑文记载了奚康生创建南石窟寺的功德。地方文化学者、民俗学家魏海峰先生认为,古泾州地处中原以远,错过了清代碑学中兴时期的学术关怀,且《南石窟寺之碑》出土于民国之后、早期金石专著多未著录,因而不为世人所知,但基于开凿南石窟寺的特殊背景,加之奚康生这样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参与,《南石窟寺之碑》的书写者当是一方高手,因而其书法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细审此碑,此言之不虚也。对于其风格,康有为有一个总体上的评价:“此碑与龙门造像自为一体,意象相近,皆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轨也。”

  范寿铭在评价此碑书法时说:“书体雄朴,犹存太和时造像风度。”(《北魏南石窟寺碑跋》)

  临习此碑尚浅,粗略谈些体会,求教大家:

  其一、此碑隶意明显,用笔朴茂。尽管经过了刀刻,但从拓片来看,一些字还是基本如实地反映了书丹时的原貌,毛笔书写的痕迹依稀可见。透过刀锋去看书丹时的情形,书写者用笔的劲健、持重可见一斑。其中、侧锋自然、协调的变换以及笔画形态、粗细等方面的微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用笔再加上刀刻的作用,使得《南石窟寺之碑》“笔力丰厚凝重,方折峻利,充满了生命力和刚毅感,富有雄健的魏碑特点”。如,碑中有捺画的一些字,侧锋用笔,极为厚重;一些有长横的字,仍保留有隶书横画的波尾姿态万千。罗振玉认为此碑“从分隶出”,似与字形普遍横扁取势有关。《南石窟寺之碑》具有由隶向楷过渡阶段的特征,另一方面更为碑刻增添了一些庄重、古朴之美。

  其二、结体多变,平中见奇。此碑在结体取势上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寓变化于平正之中。主要看起来,结字横扁、紧密,平正取势。甚至有些字达到了不能再扁的地步,如“酬”、“嚣”等字。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有些横画较多的字,横画的间距很小,几乎达到密不透风的地步。如“三”、“圣”等。

  相对“龙门四品”,此碑则显得持重、温文尔雅,稳健、质朴,平正取势。但仔细分析,此碑在结字取势方面蕴藏着丰富的变化。比如,横画之间在走向上总有程度不同的区别,所以我们无论在单个字还是在整块碑中几乎看不出像《史平公造像记》那样一律的横画走向来;再比如,单字部件之间的位置安排往往突破常规,这可以说是《南石窟寺之碑》在结字取势富于变化方面最具特色的一个表现了。如:左右结构的,或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或左右错落等,将左右两部分重新组构成一个整体;《南石窟寺之碑》有一个特点,当左右结构的字左侧部件笔画数较少时,其位置往往被提得很高,而且大有继续“拾级而上”的趋势。这样的安排往往使得类似的字形显得稚拙而率真;有些笔画上下散开,离得很远,使得整字布局出奇制胜;有些“笔画左右互相谦让,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或者改变结构,分担重量,类似这样的巧妙安排,碑中还有不少,但表现的都是整体之重,险绝之感。

  先摹而后创,习书之道也,然未得其一二。今拟其笔意,试书几纸,不知合此碑意否?倘若梦回北魏,遇见奚康生,定当讨教讨教!

  书道漫漫,吾当躬行实践!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