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民俗风情 >> 正文内容

“民俗节日”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3年06月24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流传于民间的“民俗节日”,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农耕文化,是为了“敬农时”而作的。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不断演化,又糅合进去了许多内容,使之成为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钟”,成为继承民族传统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节日,分布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十二个月中,顺应“天时”,适应“人时”,恰到好处地将一年时间进行了“分段”,是人们生活旅途的“驿站”,娱乐放松的“节点”,一张一弛,规律着人们从春到夏、从秋到冬的生活。让我们循着时间岁月的足迹,穿越时空,再来回味一下这些民俗节日吧。

  春节(含小年、除夕),迎接新年的节日。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之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其现实意义是将人们从冬天的严寒中唤醒,告诉人们新的一年将要开始;主要习俗包括:美食、祭祖、祈祷、串亲访友、娱乐等;文化内涵: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让人们享受生活的欢乐,倡导敬天、爱人、敬祖的观念,密切人与人相互之间的亲情、友情,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机会,提醒人们新一年要有新计划。

  元宵节(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族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其现实意义是:延续春节的气氛,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热情,唤起人们新一年生活的希望;主要习俗: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放烟火等;文化内涵: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形成了独特的“元宵节”文化。

  二月二(春龙节),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龙抬头”,“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其现实意义是:提醒人们莫耽误天时,要重视农时、农业,三百六十行,该开始一年的运作了;主要习俗:挑灯汲水、剪头发、耕田、植树、嫁女住春、童子开笔、爆玉米花、蒸龙蛋、祭龙神、耍龙灯等;文化内涵:重视农业,敦促人们开始劳作。农历二月初二基本上在还是“惊蛰”和春风之间,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其现实意义是:春耕告一段落,播种时节未到,各项工作已经铺开,杨柳初上,春回大地,人们可以利用这断时间进行休闲,这也是青年男女互相接触、了解的好时节,人的“延续”,也到了“萌发”的季节;主要习俗包括:庙会、祭祀、郊游、放风筝、水边饮宴、放鞭炮、蒿子粑粑、荠菜煮鸡蛋等;文化内涵:中国古代的“敬祖节”、“情人节”。大大小小的祭祀、拜祖活动,尤其是全国性的“黄帝拜祖大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突出了中华民族寻根拜祖的主题,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薪火相传;而“年年柳色”,“乐游原上清秋节”,无疑又在青年男女心中播下了许多爱情故事。

  清明节(寒食节),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其现实意义是:这时,万物复苏,草木返青,正是播种的好时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嫩芽初上,提醒人们要禁止烟火。主要习俗包括:禁火、扫墓、寒食、插柳、踏青、荡秋千、蹴鞠等;文化内涵: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立夏节,立夏日为汉族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流行于全国各地,农历四月间(阳历5月6日)进行。立夏与立春立秋立冬一样,是标志四季开始的日子。

  其现实意义是:“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告诉人们,就像一个人一样——春天播种的植物现在已经直立长大了;主要习俗:对今人来说,立夏不过是一个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而已,可是,我们的先人却把立夏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来对待,如“迎夏”、喝冰饮、“称人”、给小孩子挂蛋祈福等;文化内涵: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就像一个“孩子”,已经直立长大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其现实意义是:庆祝夏粮丰收的节日,时值仲夏,“阳气”将至最盛,按照植物的生长期,这正好是一年中的正“中”,夏季作物开始收获,秋季作物要准备播种。主要习俗:北方为挂艾草、炸油糕,南方为吃粽子、赛龙舟等;文化内涵:端午节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由此派生出来的挂艾草、洗浴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夏季卫生,而赛龙舟等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的活动,更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孝文化。

  六月六,别称姑姑节、天祝节、翻经节。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其现实意义是:六月阴雨连绵,粮食、衣物等长期受潮,容易霉变,这时要拿出来晾晒;主要习俗:请姑姑、晒红绿(衣服)、晾书、洗浴、祈晴等;文化内涵:农历六月六,夏收秋种已经完成,开始进入夏闲,阴雨连绵,妇女纺纱、织布、准备过冬的衣料;男人们则要趁此时机休息、娱乐、看点书、思考下半年的事情,通过这个民间节庆方式,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自身和谐共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

  其现实意义:经过夏天的阴雨连绵和蚊虫叮咬,人们通过火把节来祛除秽气,也是各家各户亲戚朋友交往欢聚的节日,丰富了生活,促进了邻里友谊;主要习俗: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文化内涵:火把节含括了传统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包容着宗教、信仰、伦理、歌舞、技艺、民间审美等丰富的内涵,与各民族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紧密交织为一体,进而成为歌颂祖先和英雄、表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一种口头叙事途径。

  七夕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现实意义:夏秋时节,月明风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少女们可以趁此机会展示、交流各自的手艺;主要习俗:拜织女、吃巧果、穿针乞巧、煎汤沐发等;文化内涵:是实际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妇女节”。

  中元节,又称“送羊节”、“鬼节”,每年的七月十五,是本土文化的产物,文革后废止。该节日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相通。

  现实意义:短暂的农闲时节。夏季的收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于是亲戚间便互相走动,并祭祀、追忆、怀念先人,提醒人们——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莫忘亲情;主要习俗:送羊、祭奠、放河灯、面塑,歌咏等;文化内涵:通过亲戚间的互相走动,密切亲情友情,通过追忆先人,弘扬孝道、和谐相处等思想。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习俗的首要内容,是为民族传统教育;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是为爱国主义教育。

  中秋节,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现实意义:仲秋节前后,各种秋粮开始收获,这是一种庆祝秋季丰收的节日,是“人到中年”的象征,提醒人们——要重视“家庭观念”;主要习俗:赏月、拜月、玩花灯、吃月饼、燃宝塔灯(我们林州本地山区的放羊人至今还延续“点花山”的习俗,驱兽护羊,避蚊虫、寒气);文化内涵:月到中秋分外圆,赏月与品尝月饼,是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圆而亮的秋月,好比“不惑之年”的人,提示人们要有亲情观念、家庭观念。

  重阳节,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秋高气爽,踏秋的好时节。

  现实意义:一年四季的收获完毕,丰收之时飨天帝、祭先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这个时节,就像一个人,经过若干年的拼搏,已经“功成名就”;主要习俗:登高望远、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文化内涵: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寒食节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天节日,那么重阳大约就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清明“踏青”,重阳“辞青”的说法,另一方面重阳节俗被定为老年节入法更加凸显敬老爱老尊老助老的重要性。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又称“祭祖节”,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

  现实意义: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主要习俗:祭祖、烧寒衣,试衣、试火、吃荞麦面等;文化内涵: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父母亲人的关爱。

  腊八节,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亦叫腊八);腊八节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蒜,是中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现实意义:杂粮充饥,告诉人们冬季来日方长,要珍惜粮食;主要习俗:祭祀、吃腊八粥、做腊八蒜等;文化内涵: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观念。

  冬至(数九),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现实意义:告诉人们数九严寒天来临,就像一天到了夜晚,就像人到了晚年,要注意“收敛”——“团圆”(饺子的象征意义);主要习俗:祭祀,吃饺子、混沌、羊肉、狗肉,饮酒消寒等;文化内涵:告诉人们年关将近,余日不多,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新的轮回即将开始。

  春夏秋冬,草木荣枯,光阴荏苒,日月流转。一年,很长,春夏秋冬,就像是人的一生,风雨兼程,征途漫漫;一年,很短,就像是短短一天,日出日落,倏忽而至。当我们念叨这些“节日”的时候,就很像是在念叨人生的一段段“经历”,很像是在品位一天之中的几顿“正餐”、几次“茶点”。数九将至,地冻天寒,是四季的“暮年”;除夕烟火,灿烂将逝,是四季的余晖。

  然而,我们不必悲哀,随着“春”节的到来,爆竹声中,又一个新的“轮回”即将开始了。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