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袁居银:西王母大殿与东王公大殿的精美壁画

2013年05月31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居于宫山之巅的西王母祖庙,始建于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就是公元前110年。气势恢宏的王母宫大殿背西面东,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台湾西王母信众的捐资下重建的,1999年被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授予“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和中国西王母文化名城”。西王母姓杨,名回,乃远古时华夏族西部的一个氏族国首领。从文献记载看,西王母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活动在陕甘高原的“西戎”即犬戎的别名。从碑刻史料和文物古迹看,泾川是西王母的出生地,又是重要的发祥地,更是中国最早的祖庙所在地(据今2100多年)。从有关民俗活动看,自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起,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泾川都要举行传统的西王母庙会。在泾河一带的百姓中,尤其是在妇女中,对西王母长期存在着祖先崇拜意识。西王母民俗文化,还表现在泾川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西王母的“穴处”即窑洞居住生活,细长面(臊子面)、苹果、蟠桃,制虎帽、虎枕、虎鞋和崇虎的遗风等。因而1999年在泾川召开的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研讨会上,专家比较认同的观点是: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她是中华民族的女神、美神,西王母逐渐衍变成王母娘娘后,更成为中华民族神殿中的显赫尊神,足以见证她已成为和平与长寿的象征,深入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中。

  西王母宫分为两层、三个部分。进门看到的第一部分迎面是地宫,布置有书画作品及西王母文化研究资料展览,大约300平方米;侧面为厢房,用作接待游客休息之处。第二部分,由西王母大殿与东王公大殿、三皇五帝殿组成,正好符合中国古代宫廷式建筑风格和四合院式布局。西王母大殿于1992年农历7月18日奠基重修,1994年农历9月竣工举行了开光大典,耗资100多万元,主要由台湾松山慈慧堂及信众捐资修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仿明清古建筑风格,斗拱梁枋,明柱回廊,月台围栏,外型喷砂,整座殿似汉白玉雕塑而成,建筑面积约360平方米,殿内藻井、梁枋、天花等采用金龙和玺彩绘,插枋以上装饰图案采用水泥雕塑,喷砂罩面,前后四门上方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图,中门上方为一元化二气图。西王母主神塑像四点六米高,面带慈祥,威仪四方,栩栩如生。左旁站立武像为白虎使者,右旁站立文像为青鸟使者。神龛背墙图案为西华天池,表现为古代西部山水、花草、树木、牛羊等风光画面,身后“无极”二字,表述道教真旨,南北山墙两幅壁画采用工笔重彩绘制,分别表述了有关西王母的六段神话故事,北墙壁画由西向东依次为射日奔月、降临汉宫、瑶池宴会,南墙壁画由西向东依次为送疆域图、蚩尤之战、派使献玉。

  北面壁画第一个故事是射日奔月。上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照得大地像烤熟了一样,庄稼都干枯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毒蛇猛兽乘机而出,祸害人民。这时一个英雄名叫后羿,他偏不信邪,要与天上的太阳比一比,他见人民这样受苦,就拉开他那百发百中的弓箭,嗖地一下射向一个太阳,太阳被射中落下了地,百姓们都欢呼起来。“嗖、嗖、嗖……”后羿一下子又射掉了八个太阳,这时天上只剩下了一轮红日,照得大地暖洋洋的,树荫下凉爽的风又吹了过来,人们都舒畅地出了一口长气,晒死的庄稼又重新长出来了,毒蛇猛兽也不敢随便出来伤人了,太阳日升暮落,时序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又幸福地劳作着。后羿这个英雄的美名,传遍了整个环宇,这事被王母知道了,她很感动。为了感谢后羿射日救民与水火之中的功绩,赠送给后羿一种长生不老的仙药,谁料,没等后羿食用,却被他的妻子嫦娥偷偷吃了,嫦娥的身子就轻飘飘地飞了起来,一直飞到月亮之上。这也是著名的西王母神话经典之一《嫦娥奔月》的由来。

  第二个故事是降临汉宫。汉武帝渴望长生不老,四处求医问道,被西王母知道了,她于公元前110年7月7日突然降临武帝的宫中,带来7个仙桃给汉武帝吃了4个,自己吃了3个。武帝收起吃剩的桃核,西王母问其原因,武帝说留作种子用。西王母说,这是仙桃,每3000年才结果一次,汉武帝听罢,感到无望,打消了播种的念头。这时名士东方朔进来了,西王母笑着说,这小儿是邻居的淘气鬼,三次偷吃仙桃。说完,令侍女们奏起天界的音乐。武帝见状连忙叩拜,并向西王母请教长生之法。西王母唤来上元夫人传授了长寿之术,授予他秘书一卷。

  第三个故事是瑶池宴会。传说西王母掌有“不死之草”和“长寿桃”(也称蟠桃),就是我们看到的青鸟使者所捧之物。每年西王母都要在她居住的瑶池宴请百仙,被宴请的仙人各自驾云欣然前往,并以此为荣。明代吴承恩以这个流传盛广的故事为原型,在《西游记》中写了孙悟空因为没有受到邀请而大闹瑶池蟠桃会,吴承恩描述的神话中的王母瑶池宴会的场面之大,奇珍异宝之多,为天上人间之罕见,虽说这是一段美丽的神话,但说明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西王母的敬仰之情。但有一点要明白,瑶池宴会神话产生在史前并不是《西游记》才写出的。《射日奔月》、《瑶池宴会》是西王母神话系列的代表作,知道了这些故事,也就大体知道了西王母与神话的关系,《降临汉宫》既是神话,又是道教文化内涵,因为西王母是道教崇拜的主要女神。

  再来看东边的壁画。这里描绘的三幅美丽的图画,讲的全是历史,是西王母作为西部古戎羌族首领所创功德、业绩的真实写照。一是蚩尤之战。在古代原始部落,东部民族曾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东部部落首领是黄帝,西部氏族部落是西王母,黄帝为统一黄河流域部落,与蚩尤族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但由于双方势力相当,胜负难分,后来西王母曾命使者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战胜了蚩尤,统一了中原。二是送疆域图。在舜帝时代,西王母命使者送来疆域图,表示与中原和睦相处,分疆治理。通过这个文化典故,可知西王母千百年来被中国人民推崇为和平女神是当之无愧的。三是派使献玉。舜帝时,西王母派使者给中原送来了白玉环、白玉玦,玉的第一象征是和平,化干戈为玉帛,就是不要战争,实现永久和平,足见西王母的远见卓识,对中华民族大团结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听罢这六个美丽的神话、道教、历史故事,我们就大体明白了西王母首先是“人”,是西部古民族首领,由于她在民族和平、民族团结等方面建立了丰功伟绩,由文化人和民间创作的神话把她当成主角来歌颂;道教在汉代兴起后,又尊她为主神。我们再来欣赏大殿内大红金柱上的楹联:“一元初演乾坤有道归动静,二气复生万物造化从阴阳”。这副对仗十分工正的楹联,可以说是从哲学角度和历史角度对西王母文化的概括,表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宇宙万物乃至人类自身的基本认识。

  东王公大殿复原工程始于1995年,落成于1999年,耗资180多万元,大部分资金都来自台湾三重市凤德玉宝殿等朝圣信众的捐款。

  东王公,据《列仙全传》记载,木公讳倪,字君明,号玉皇,又有元阳父、木公、扶桑大帝之称。正月初九降生。东王公,原本指上古时期统治东方的君主的概括。商周以后人们对天帝的信仰和崇拜十分广泛,以为天上有一个天帝主宰人间的吉凶、祸福,因而把东王公推崇为天帝的角色,把东王公人神化、世俗化。道教宣称,“东王公是东华至真至气所化生、主阳、主父,西王母是西华至妙至气所化生,主阴、主母,世间万物是他们俩化生养育的”。这是古人朴素的宇宙生成观。唐宋以后,一些文人又把天帝称玉帝、玉皇,随之道教又认为玉帝统管三界四生,天界、地界、人界;四生即:胎生、卯生、浮生、化生,是宇宙的总主持,所以称玉皇大帝。这样,东王公的名字就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玉皇大帝。不过这位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在唐代以前是不存在的,他的出现和逐渐定型是唐宋以后的事。

  东王公身边的两位侍者,一名金童,一名玉女。相传东王公自幼喜欢吃大枣,大枣吃了可以长寿,故而金童手捧一盘大枣侍奉在东王公身边。东王公手下有四大天王,分别为增天天王,职风:广目天王、职调;多闻天王、职雨;持国天王,职顺。他们合起来,统领宇宙万物的风调雨顺,也是我们老百姓所祈求的最高幸福。

  东王公大殿内两面的壁画十分精美。南面壁画讲了三个故事:一是木公初形,即东王公早期的神态。据《神异经·东荒经》记载,东荒山中有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二是石室相会。据《神异经》记载,世有大鸟名“希有”,一翼遮东华,一翼遮西华。鹏鸟立于天柱之上,东王公与西王母在大鹏鸟背每年于回屋相会一次。来时东王公乘坐一龙车,西王母乘坐一虎车。三是金母诞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宇宙是一团凝聚的元气,处于混沌状态,就象一个鸡蛋。这团气体中有一种灵性,这个灵性就是盘古,后来开始演化,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盘古的灵气在天上(道教称元始天尊),地上的岩石同渗出的积血生成太元玉女,元始天尊与太元玉女血气相通,在天界进一步演化,天界的灵气得以运转化为阴、阳二气,阳气称东华至真之气,神名叫东王公,阴气称西华至妙之气,神名叫西王母。这组壁画糅合了历史、神话、道教、龙虎标识,东王公、西王母即西部民族和中原民族相融合的历史进程清晰可见。大鸟希有是西王母神话中的使者;盘古灵气和西华、东华化生万物,是道教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反映。

  北面壁画也有三个故事。一是金童传书。据《仙传拾遗》记载,昔汉初小儿于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皆不识,唯张子房知之,乃再拜之,曰:“此东王公之金童也。盖言世人登仙,皆揖金母而拜木公焉。”二是东王公其人。东王公演变成道教神灵的故事,号玉皇(详见东王公解释)。三是玉女投壶。东王公和玉女戏耍,东王公持箭,玉女投壶,箭投进壶者,天为之笑。这面墙上讲的基本是道教故事,主人公是东王公,即玉皇大帝。道教认为,他和西王母共掌阴、阳二气,化生万物,所以他的功绩与王母相当,因此泾川王母宫自古按东西方位,为东王公敬造了同样规格的圣殿。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