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赵侃:泾川儒学考略

2013年05月30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一、 儒学发展概况

  儒学在元、明、清时代为府、州、县设立的学校,供生员读书,教授儒家经典,故称儒学。

  汉武帝“始兴学”。西汉平帝年间(公元1—5年),令天下立学官,郡国学校逐渐兴起。东汉推行“独尊儒术”政策,把儒家思想推到了顶峰。隋唐兴起科举取士制度,唐开元27年(739)以后,“州县莫不有学,学皆有庙”。唐宋以来,推行科举选士制,元、明、清因袭旧制。科举的发达促成了儒学的繁盛。

  泾州儒学,由于少数民族及汉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先后交相统治,朝代更迭,加上州治迁徙,史籍淹没等原因,所以元、宋以前,无处可考,见于州志的,自元末至正13年(1353)后,有进士、举人、贡生名录,亦有学宫规制,但州学状况无详细记载。

  据《四库全书·甘肃通志》泾州儒学载,学宫在州治西,明洪武年间,同知李彦恭建,即现今中街小学校址。确切记载,泾州儒学建于明洪武7年(1374)。26年(1393)知州陈希秀及正德16年(1521年,一说正德14年)知州宋灏任内两次修缮。到了嘉靖24年(1545),州学建成已经历170多年,“庙学颓蔽几尽”,知州张髦士,山东沾化县举人,为官清廉,他很重视教育,大力修葺学宫。到了清雍正13年(1735),知州张儒又复加修葺。学宫从建成至乾隆19年(1754),中经380年,其大型扩建修缮共有4次,同治年间毁于战乱之中。据《泾州采访志》载:“学宫规模尚存,坍塌过甚,一切礼器乐器书籍兵燹后,散佚无存”。

  二、学宫规制

  泾州学宫,按一般规制,建戟门(学宫大门皆立戟,故叫戟门)3间;大门东侧面街处为宫墙万仞,牌坊1座;西侧建忠孝祠1座;二门为棂星门(棂亦作灵。《鱼龙河图》云:“天镇星主得士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神”。学宫称棂星为取得士之意)。棂星门后为泮池,池上有桥通往大成殿。旧时称学校为泮宫,新考取的生员须入学拜谒孔子,必经泮池,故称入学为入泮或游泮。泮池后建大成殿3间,供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左右列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叫“四配”,还列祀闵子、端木子、卜子、仲子、有子、宰子、言子、冉子、颛孙子、朱子为“十哲”。东西两侧还建有偏房6间,叫东庑西庑,祔祀孔子弟子及历代名儒。棂星门左右两侧建礼门、义门,前方左右建乡贤祠、名宦祠各3间。大成殿后为崇圣祠3间、明伦堂3间;再后为明嘉靖3年(1524)创修尊经阁一座,清雍正13年(1735)重修,这座建筑专为藏书之用,供生员参阅披览。另有学宫祭器、乐器等设备。光绪21年(1895),知州章鹤年,捐廉重修棂星门。学宫西侧有射圃亭址,据云为武科生员外考场。据此可知,泾川过去也非常重视尊儒兴学。

  三、儒学管理

  学署,为州教育行政机构,在学宫东侧临街处,清顺治12年(1655)知州宋法祖重修。至于学官,历代各异,元代至正年间曾设儒学学正1名,明时为散州,设学正1名,训导3名。学正专管所属生员,训导协助学正工作。清代虽为直隶州,但州学制度基本上沿袭明制,设学正1名,训导裁为2名。学正、训导均系未入流官员。清代学正训导,每个人发支俸银15.76两,自乾隆元年(1736)起,依八品官对待,增加俸银为48.48两。这一制度直延至清末。光绪末年宣布学堂章程,令各州县设立劝学所,代行地方教育行政事宜,学正训导之设,明文废止,但宣统年间有李泮芹曾任过学正。看来在新旧体制变革过程中,曾有反复。

  四、儒学学额

  明时,岁、科考取的生员名额,已无处可考。清代初年,基本上沿袭明制,据《泾州志》载:泾州直隶州学额,为岁贡三年二举,廪生30名,增生30名。岁额考取文生16名,武生12名,各科考取文生16名。州县学考试与科举联系密切,从童生中招收。这一规定一直延至光绪28年(1902)废科举兴学堂时停止。随之于光绪31年(1905)成立县高等小学堂。

  泾州生员,过去一直去平凉应试,同治9年(1870)署州牧邵杜,就东关行台基址拓建考院一所。从此,生员应试方便,不必远去平凉。

  五、儒学学田

  学田,属于儒学的田地。它以地租粮和纹银收入,作为祭祀孔子、教师薪俸和补助廪膳生员及贫寒学生的费用,也用于学官俸外补助。

  据《甘肃新通志》载:清初泾州直隶州实有学田87亩,岁缴租银3.5两。乾隆年间学田有所增加,玉都宁神道有30亩,城西十五里铺有42亩,城北门外有1亩,城东门外临河地有45亩(《泾州志》)。以上4处实有地107.65亩,每年收入租粮、银支使。据《泾州采访志》载:“实有学田346.7亩,应征学租银2.42两”。民国2年(1913),北洋政府内务部通令,以学田收入充小学经费,但一般多为地方乡绅所把持,用于学校的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废止。

  私塾概略—高其隆

  私塾是旧社会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单位。

  旧时,泾川各地均设有私塾。有的一村一个,有的数村一个。还有个别富豪人家办有家塾。私塾的教师大都是从秀才中聘请的,有时请不到秀才也请落第的童生当老师。私塾的教学条件一般都很简陋。地址多是利用无人居住的旧庄子或庙宇。桌凳全由学生自备。教师的食宿多数由附近的学生家庭轮流负担。

  教师的工资(当时叫“束修”),是按学生的年龄、学历长短、学业程度,由学生家长决定,教师则不争多论少。每年给教师端三、四次节,即端阳节、中秋节(或孔子诞辰节)、腊八节。有钱的家庭端钱,没钱的出粮。除端钱外还有酒肉、干鲜果等。由校董和学生中的“大学长”(班长)用盘子奉上,领着全体学生给先生叩头,并开有学生花名单,每人端节钱多少,共计多少,请先生点收。在国民党还没有发行纸币以前,除银元流通外,人们普遍用的是麻钱和铜元。学历长的大学生每节给先生端麻钱有一串的(1千枚),也有五、六百的。最小的学生也端一、二百。私塾里学生一般都很少,普遍20来人。一个私塾老师每年的工资收入一般略高于一个长工全年的工资。有些偏僻山区,因读书人少,要到外地去请老师,工资就多一些。

  私塾里的学生不分班级,多数是在一只窑或两只窑里上课。教师对大学生讲课不是在自己住的窑洞,便是在院子里。老师坐着讲,学生围着听。对初入学的小学生,一般先分配给大学生教认字。学生每天早晨都要把昨天指定的和已读过的课文一起背诵给老师听,老师对学生写仿(大楷字)、作文、对对子等作业抓得很紧。私塾里的教本,在清末科举制尚未废止前均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易》、《礼》、《春秋》)为主。到民国初年,为《共和国文》、《修身》、《女儿经》及《四书》。初入学的儿童则读《三字经》、《百家姓》等。私塾多在每年农历2月2日开学,除收麦、收秋外,至古腊月初八放学。

  泾川大部分乡镇的私塾停办于民国23年以后。在这以前,县城内和党原、王村、高平等乡镇均设立公办小学多年,但在距离乡镇小学较远的地区基本还以私塾为主。自国民党的保甲制度普遍实行以后,各保都设立有保国民初级小学。从此私塾才完全被废止。

  书院考略—何九如

  书院产生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代。成为我国古代独特的教育机构,在历史上起过相当大的作用。书院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自学与讲习相结合,教师的个别指导和学生的切己体察相结合的原则。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智能的开发,因而为国家培养过不少有用人才。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如宋代的“白鹿洞书院”,就是著名的学者、理学家朱熹主持的。明代著名的“东林书院”,就是东林党首领顾宪成主持的,当时到他那里读书是很不容易的。东林书院有一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除认真读书钻研学问外,还要关心国家大事。

  泾川书院的建立,约在明嘉靖年间。明分守关西道参政迟凤翔(山东人,嘉靖甲辰进士)执政时,于嘉靖37年(1558)在高峰山脚下,创建书院。因处高峰山麓,故曰“麓城书院”。规模不大,有堂屋3间,偏屋6间,也没建围墙,后胡松(嘉靖巳丑进士)接任参政后,始对书院修建了围墙,进行粉饰、维修。取《诗经》“高山仰止”之意,更名为“仰止书院”。他还写了“仰止书院记”,刻石立碑以记其事。现在碑石已下落不明,其碑文被收录在清乾隆时编印的《泾州志》中。在“仰止书院记”中,对其书院的位置说:“……麓城半在麓而麓又甚高,俯视城下观寺居民历历在足下……”,其原址在高峰寺靠北的山脚下,叫后城的地方。对书院周围的环境,有这样的描述:“……登麓,仰顾高峰,俯瞩泾汭,回中映带左右,而又鲜喧哗啾洳之逼。信学子讲道游艺之所也……”。其环境安静、幽美,是读书的好地方。

  到了清朝,将书院由后城迁至东门外,又更名为“阮陵书院”。同治初年,泾州遭了大年馑,加上匪乱兵灾,书院遂毁于战火。光绪9年(1883),知州胡韵兰(湖北籍举人)上任后,筹集资金另在南关修建书院(现土窝子小学),共建校舍40余间,规模可谓宏敞。在甘肃省使陆廷黻的参与下,研究定名为“镜清书院”。当时书院的负责人叫山长。教材不外乎“五经”、“四书”及八股文章。由山长主讲,按月还请知州作辅导讲课。每月由山长出题目,作八股文。按学生的学业成绩及作文的优劣等次,分别给予奖励。还逐月给学生酌发灯油费。书院经费很困难,原有课银基本金仅3千串钱。光绪年间,有个蒲城举人王建,包收泾州税款,他很热心教育事业,看到书院经费困难,即捐纹银百两。书院即将此银贷给商户生息,以补充经费不足。

  据零星资料记载,在“阮陵”、“镜清”书院先后担任山长的有贾葆业、赵其昌、杨国俊、闾佐武、许颖悟等人,他们都是德高望重,学富力强,勤守供职,深受群众拥戴的地方贤达。如许颖悟老先生(县城人,为光绪巳酉科拔贡),生性耿介不徇私情,工作尽职尽责,主讲镜清书院,管理经费20余年,款目公开,丝毫不苟。故督学使者给题赠“陶铸文教”的匾额,以奖励。又有职员任廉(光绪3年恩贡)督修镜清书院,管理财务账目20余年,廉洁奉公,点滴归公。督学使者以“其行能符其名”,题赠“文林模范”的匾额,以奖励。

  光绪末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仍把持朝政,但是“废科举、兴学校”的浪潮已波及全国。在此形势下,泾州知州张元森于光绪31年(1905),将“镜清书院”改为“泾州高等小学堂”。

  辛亥革命后,改“泾州高等小学堂”为“泾川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民国6年(1917)县劝学所成立,遂改高等小学堂为高等小学校。但在四十年代初,书院曾遭一段厄运,被三青团泾川分团部占驻达6年之久。他们只使用,不保护,不维修,到解放前夕,书院已是满身疮痍,破烂不堪。

  解放后,这个古老的书院焕发了青春,破旧的姿容被维修一新,建立了小学,为新中国又在培养人才。

  书院自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三种社会,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它是我县教育事业由废到兴的唯一见证者。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