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朱小军:依托文化遗产资源禀赋 推动泾川旅游产业发展

2013年05月02日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泾川县位于秦陇交界处,是丝绸古道北路西出长安第一门户,为甘肃东大门,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县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5.2万,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泾川历史悠久,60万年前的“大岭上”遗址为甘肃人类起源标志,商朝时境内建有阮国、共国,东汉以降就是泾州、安定郡、安定县的治所。泾川文化积淀深厚,古迹形胜众多,旅游资源富集,开发前景广阔。近年来,泾川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按照文旅共融互促的战略思路,努力挖掘优秀文化遗产资源,精心打造“王母故里·佛道胜地”旅游文化品牌,全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文化与旅游互促共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时代,文化与旅游紧密联手、互促共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既能充分展示文化的丰富内涵,又可全面打造旅游品牌新形象。文旅共融是特性所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两者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经历文化、体验文化、欣赏文化的过程。旅游是文化消费的重要形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文化能够赋予旅游魅力和活力,可以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既是一个以文化带旅游、旅游促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过程。文旅共融是现实所需。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和满足后,追求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现实之需。在诸种获取精神富足的途径中,旅游常常被许多人当作首选。然而,随着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单纯的度假休闲旅游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更高层次需求,人们的旅游方式日渐由观光型向参与型,由娱乐型向人文型转变,游客希望通过富有文化意蕴的旅游活动,进一步放松身心、开拓视野、增加阅历,使精神世界更加充沛丰盈。文旅共融是政策所向。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010年国家为甘肃量身定做的“国扶47条”强调要扶持壮大文化和旅游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再次对文化的重要功能与意义作了深刻阐释。2013年2月,国务院批复支持甘肃省着力打造以“一区三带十三板块”为载体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泾川区位优势独特,恰好处于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带上,属于陇东南文化历史基地板块,涵盖文物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等多个方面。诸多重大政策机遇的叠加,必将对泾川依托丰厚文化遗产资源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极好机会。

  二、富集的文化遗产资源,为全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雄厚资本。厚重博大的佛道文化遗产是泾川最具特色、最具魅力、最具影响的表征,是泾川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和支撑。气势恢宏的大云寺:因佛教有见舍利如见佛的寓意,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以诏书分佛祖舍利14粒予泾州大兴国寺,敕建舍利塔及地宫以供养。公元690年,武则天敕令各州兴建大云寺供奉《大云经》,泾州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遂制铜匣、银椁、金棺与隋代石函、琉璃瓶五重套函供奉佛祖舍利,并在石函四周刻题铭文记载。明洪武年间,大云寺毁于洪水。1964年,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村群众在平田整地时发现了唐塔地宫遗址,五重套函盛装的佛祖舍利惊现于世,成为当年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71年9月, 郭沫若先生在甘肃省博物馆鉴定大云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套函为国宝级文物。此后,大云寺出土珍宝曾多次出国巡展,轰动世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评价大云寺塔基及出土的佛祖舍利套函,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重大变革,开创了佛舍利葬制中国化的先河,在佛教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了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泾川县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资、分期实施、分步推进”和“修旧如旧”的思路,在古泾州大云寺原址规划建设大云寺文化产业园,已建成95米高、全钢木结构、有中国仿唐第一塔之美誉的舍利塔以及钟鼓楼、东西碑亭、接待服务中心等,并完成了地宫内部精美装修以及安防等设施配套。2012年岁末,在大云寺遗址惊现大量珍贵佛像窖藏文物,再次印证了泾川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为此,甘肃省将大云寺佛教文化园确定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将给予重点规划和利用。借此重大机遇,大云寺文化将再次续写辉煌篇章,泾川旅游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开创先河的南石窟:俗称东方洞,位于泾川县城东泾河北岸下蒋家。北魏永平3年(公元510年),为征西大将军、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与庆阳北石窟合称为“陇东石窟双明珠”,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窟龛开凿在泾河北岸红砂岩上,现存5窟,1号东大窟为主窟,沿窟壁于东、北、西三面雕有高约7米的毗婆尸佛、释迦牟尼佛等七佛立像,南面窟有5米多高坐式交脚弥勒佛。这些大佛栩栩如生,神态慈祥而威严,使人感到宗教的肃穆庄严扑面而来,众生平等的佛法本旨霍然于胸。窟顶为覆斗式,布满诸如树下诞生、夜半逾城、舍身饲虎之类的佛传故事浮雕,手法简练概括,线条生动流畅。一窟之内雕7米高的七佛规制以南石窟为最早之一,它是生动表现佛教过去、现在、未来因果关系内涵的北魏经典石窟。绵延百里的石窟长廊:在泾河两岸山壁上,500多个石窟依山脉走势错落分布,延绵百余里,形成一条奇特的“百里石窟长廊”,规模宏大居全国之首。石窟群极具特色,凿在数米至20米高的悬崖上,靠栈道进入,以横石洞作通道,窟中通窟,窟中套窟,秘窟层叠,神妙莫测,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这些密布的石窟表明了泾川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见证了中国佛教在丝绸之路千余年的兴衰情景。文祖祠王母宫:位于县城以西1华里的回山之巅。相传周穆王、汉武帝曾西游到此拜谒西王母。西王母祖祠始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距今约2100多年。据县博物馆藏清代《回山王母宫旧图》载,回山原建有王母大殿、玉皇阁、周穆王祠、汉武帝祠等108座,规制严整,气势雄壮,惜于清同治年兵燹毁坏。20世纪90年代,应台湾同胞及海外华人寻根拜谒“中华民族的总先妣(闻一多语)”以及弘扬西王母文化之愿,再度复原主体建筑群。近年来,学界研究西王母的成果渐丰,普遍认为,西王母是西部古民族戎族的首领,是民俗偶像,是中华民族的母亲神、美神和人文始祖,泾川是西王母祖祠所在地,是西王母文化的发祥地。1999年,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授予泾川王母宫为“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泾川县城为“中国西王母文化名城”。2002年,中华世纪坛取土仪式上将泾川王母宫定名为“中华西王母祖祠”,“西王母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母宫山麓有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的石窟,也称大佛洞、千佛洞,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座西面东,现存清末依壁建造的三层凌云飞阁。洞窟窟顶中心塔柱四面和窟内三壁分三层雕有造像二百余尊,形成世所罕见的窟内“绕佛”之塔,是佛教经典“从地涌出”的珍贵物质文本。

  三、抓住关键,集中攻坚,全力推进全县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依托大云寺、西王母、南石窟等文化遗产资源,激活温泉、红色、生态等其他各类旅游项目,形成以佛道朝圣游、民俗文化游、遗迹探秘游为特色品牌的旅游经济增长极,着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是综合多方因素,精心编制旅游规划。按照“突出大特色、打造大景区、形成大容量、吸引大人流、构建大循环”的目标,紧紧围绕旅游业六大要素,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和资质单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全县旅游产业持续发展有章可循、有规可遵。着眼文旅互促我县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文化形态多样,文化特色鲜明,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着眼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佛道文化遗产以及红色、生态、温水、农耕等多样文化形态,真正做到以文兴旅。注重远近结合。鉴于财力比较困难的实际和发展的阶梯性特征,要按照“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思路进行,做到既有现阶段易于操作的近期规划,也有未来切实可行的蓝图愿景。突出景区配套。统筹考虑景区停车场、超市、宾馆等相关服务设施配套,注重景区人文环境营造,使景区服务功能完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为景区科学有序开发和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紧抓难题破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直以来,资金短缺是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通过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效破解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难题。优化招商思路。打破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参会招商的单一格局,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驻外办事机构等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提供信息、牵线搭桥的作用。积极利用招商中介机构,委托其稳妥便当地招来切合县情实际的好项目。增强“后招商”观念,加强对已有项目投资公司的联系和服务,宣传优良的投资环境,达到“以商引商”,实现滚动发展。通过媒体发布全县招商优惠政策、招商项目,最大限度发挥人脉资源,形成人人招商、跑项目的生动活泼局面。出台优惠政策。对来我县投资发展文化旅游的企业,实行“税费先征后奖”。对新引进投资主体来我县投资景区开发及旅游文化配套服务项目建设的中介人,按到位资金总量予以适当奖励。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可通过出让、租赁、拍卖、入股等有偿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对各类投资文化旅游开发的项目和企业实行项目审批服务全程代办行“一揽子”服务。探索融资方式。进一步健全政府投入机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多方搭建融资平台,积极鼓励客商采取TOT、BOT等融资方式进行项目建设和经营,调动各类投资主体进入旅游业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开发建设的格局。

  三是围绕资源转化,推进文化创意开发。我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将这些历史的、静态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包装,挖潜个性特色,引入现代元素,迎合时尚口味,给游客观众提供一种现代的、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实现聚集人气,增值扩张,推动旅游发展。策划出版精品力作。聘请专门机构和人才,利用现代动漫、声光影等先进科技手段积极开发《神奇泾川》剪纸、《吴焕先连环画》、《西王母动漫》、《石窟之碑拓片》等颇具泾川地方人文特色的艺术精品,进一步扩充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增加旅游收入附加值。推出特色演艺节目。运用市场机制,对已完成编排的《完颜风情》、《王母夜宴》、《酷情》、《乡村状元》等具有地方文化和民俗特色的演艺节目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大众审美取向修改提升、推陈出新,力争彰显泾川文化魅力,打造地方艺术精品,并策划组织在王母宫、大云寺、田家沟等重点景区演出,切实提高对游客的多方面吸引力。开发旅游纪念物品。全面推进旅游商品研发工作,提高旅游商品设计水平。积极开发大云寺佛塔模型、西王母面塑、农耕泥塑等便于携带、不同价位的旅游纪念品。精心开发包装以“泾川罐罐蒸馍”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声名远扬的地方名优小吃,使广大游客到泾川一游觉得有看点、有吃头、有念想,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四是强化智力支撑,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发展旅游业,关键靠人才,瓶颈在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努力打造一支“懂政策、通业务、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培养招揽人才。加强旅游一线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特别是要着力培养金牌讲解员,使他们能够根据不同游客的身份、职业有所侧重地进行讲解,紧紧抓住游客的关注点,有效激发游客的兴奋点,真正起到旅游形象代言人的作用。千方百计引进一批高层次旅游研究、规划、营销、纪念品设计等方面紧缺人才。完善人才机制。加强旅游人才开发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开发工作目标责任制,积极营造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建立旅游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推行“以岗定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设立旅游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旅游人才的培养、开发、奖励和引进。建立人才智库。根据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高端人才信息智库,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咨询顾问、建言献策等方面的智囊作用。

  五是注重多向施策,扩大对外宣传推介。着眼“广宣传、造大势、促发展”的思路,不断拓宽宣传维度,综合运用各类现代宣传手段,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取得良好宣传效果。拓展宣传的广度。积极衔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甘肃日报等中省高规格主流宣传媒体以及市县地方各类传媒,加大对泾川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努力扩大泾川“王母故里·佛道胜地”旅游文化品牌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县境内高速公路沿线以及即将通车的西平铁路旁侧等重要交通路段设立大型广告宣传牌,加大县内宾馆、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宣传,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全方位拓展宣传广度。瞄准宣传的角度。由政府牵头,搞市场化运作,大手笔策划、组织一些能够彰显特色、反响强烈的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尽可能形成大声势,吸引大人流,产生大效益。通过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参与“世博会”“广交会”、“西交会”等国内大型经贸、文化交流洽谈活动,借助良机,借势宣传,借船出海。挖掘宣传的深度。坚持举办高层次的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及大云寺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搭建交流对话平台,开展深层次、高水平学术文化交流研讨,发出对泾川文化旅游有见地、有影响的声音。多方邀请知名作家、摄影家、画家、音乐家等文艺工作者前来观光采风,创作反映泾川山水形胜、发展成就的精品力作,吸引外界广泛关注。

现代旅游业被喻为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内涵,推动文化发展大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泾川县将以十八大重要精神为指针,不断开拓进取,凝聚各方力量,挖掘优势资源,努力打造“王母故里·佛道胜地”旅游文化品牌,奋力加快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步伐。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