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景娟娟:做群众满意的村官

2013年04月03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3月30日,见到泾川县汭丰乡纪委副书记景娟娟时,她刚上完课准备回宿舍。这几天,她参加市委党校举办的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给大脑“充电”。“参加这次培训,让我对干好农村工作信心更足”。

  回想起这几年的村官生涯,景娟娟这样说:“看到自己的付出让好多群众打心眼里高兴,我觉得选择对了,自己的努力值了。”

  手绘的村庄示意图

   2008年6月,景娟娟通过参加全省公开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的选拔考试,成为我市首批32名大学生村干部中的一员,被分配到泾川县高平镇胡家峪村任党总支书记助理。胡家峪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561户,2185口人,果品产业让全村大多数的人走上了富裕之路,但还有一部分群众仍徘徊在温饱线上,人均年纯收入仅有800元。

  到村任职的第一天,景娟娟就成了全村的“新闻人物”。在村民们眼中,她是女才子,有知识、有文化,是“能人”,但对于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不能干好村里的工作,大家都在暗暗掂量。怎样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景娟娟从熟悉村情入手。她奔走在田间地头,走访村民,记下全村所有农户的联系方式,还手绘了一张只有自己看得懂的村庄示意图,上面详细记载着每户村民的住址。

  整整2个月时间,鞋子磨破好几双,村里人看着这个年轻女娃东奔西走,跑瘦了,也晒黑了,但有啥话却都愿意给她说了。村民不再叫她“景助理”,改喊“小景”,年龄稍长的妇女都亲热地叫她“娟娟”。

   “还是大学生脑瓜子好”

  在走家串户的过程中,景娟娟发现,村里的年轻人多在外面打工挣钱,孩子基本由爷爷奶奶经管。好多娃娃都说:“课堂上有老师讲题,回家以后作业不会做了,爷爷奶奶又不识字。”就是这几句简单的话,引起了她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作为一名驻村大学生,我觉得自己有义务为这些孩子尽一份力量”。

  景娟娟积极与县妇联联系,筹建了“胡家峪村留守儿童之家”,自己当起老师,并于2009年3月8日正式上课。看到孩子们对英语的那份好奇和听课的认真劲儿,她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以我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大学生村官的价值”。

  北头组张学林是位退伍军人,在当兵时,腿受风寒,落下了残疾,妻子还是聋哑人,无儿无女。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景娟娟与村上多方衔接,帮助贷款1万元,利用原来的旧窑洞建起了简易猪舍。一有时间她就过去帮忙,请畜牧站的技术人员搞防疫,当年老两口卖出了8口猪,纯收入达5600元,老人逢人便说“还是大学生脑瓜子好”。

   “眼热”了才有致富动力

  胡家峪村是个果品大村,全村有果园面积3608亩,人均达到1.64亩。果品产业是这个村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的“钱袋子”。但由于群众认识不到位,管理跟不上,加之信息闭塞,果品销路不畅,村民赚的钱并不多。

  为了帮助村民增产、增收,让他们富裕起来,景娟娟决定发挥村上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让群众了解外面的世界,看别人的致富经。用她的话说就是让群众先“眼热”起来,改变村民落后的思想观念。

  通过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并组织果农参加县果业局举办的果园标准化管理培训,群众掌握了果园修剪、拉枝、施肥、疏花、套袋、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当年全村2272亩新建果园实现了规范化管理,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为了打开果品销路,景娟娟不断在网上了解果品销售信息。在她的提议下,胡家峪村成立了果品专业合作社,为农户解决了农资、农药等方面的质量和困难问题,也解决了卖果难的问题。2009年,胡家峪村果品销售收入达到380多万元,人均增收880元,群众逐步走上了依靠产业致富的道路。

   2011年,景娟娟参加了平凉市从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的考试,加入到公务员队伍。2012年6月她又参加了泾川县公开选拔副科级干部考试,被分配到汭丰乡担任纪委副书记,成为一名“80后”副科级女干部。

   “现在,我主要分管乡上的纪检监察和机关工作,参与全乡的村级财务清理,虽然业务都不是很熟悉,但我会用心去学,相信自己一定能干好。”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景娟娟一点儿也没有放松。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